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的汉语第三声听辨测试的结果分析 ,认为调型对声调听辨影响较大 ;母语有无声调对误听走向有明显影响 ;无论母语有无声调 ,外国学生双音节中的第三声误听率大大高于单音节第三声的误听率 ,且大多误听成第二声 ;良好的汉语发音定势在听辨中显示出较强的正确判断优势。在此调查分析基础上 ,对第三声的听力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回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声调是汉语语音最重要的外显特征。汉语声调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经验丰富,成果丰硕,但同时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文章指出,今后汉语声调偏误描写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对外汉语声调教学和语调教学将和谐发展,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的跨学科性将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7,(59):73-74
声调是汉语比较显著的一大特点,因此,在对外汉语的教学中,对于无声调的印欧语系学习者来说,声调教学就成了教学过程中的一大难点。本文从这一难点出发,探索了汉语声调和音乐之间的密切关系,努力寻求汉语声调教学与音乐教学之间的契合点,力求利用音乐中的五线谱和声调的五度标调进行唱调教学,以音乐来带动对外汉语声调教学,促进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汉语是声调语言,声调变化起着区别语意的重要作用。声调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四声调的掌握不仅关乎留学生所说的汉语是否地道,而且决定了交际能否顺利进行。本文对2015年之前发表在语言类期刊上的关于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的文章进行了回顾和整理,归纳了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的难点和当前的教学策略,并指出了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语音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语学习者学好汉语的基础,而声调教学又是语音教学的基础。本文以综述的形式就留学生习得汉语声调的问题展开研究,主要总结了不同国家汉语学习者的声调偏误类型,以及造成这种偏误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偏误类型和原因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通过对近年来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的研究进行总结整理,对外汉语教师可以预见在声调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从而可以更好地处理这些问题,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汉语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6.
声调对于大多数留学生来说是非常陌生的,同时也是他们在学习汉语语音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因此,汉语声调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一直是重难点。本文重点分析了母语为声调语言和非声调语言的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时出现的偏误类型,并归纳总结了留学生声调偏误的主要原因。最后针对声调偏误,提出了设计合理的教学顺序、声带控制练习、运用合适的教学技巧三种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音节定调法     
在多年汉语拼音教学中,教学生读出音节的声调,我总结出三种方法: 一、音节数调法:先将声母与韵母按第一声(阴平)相拼,然后依次与第二声(阳平)、第三声(上声)、第四声(去志)相拼,并读出这个音节的声调。例如拼dà(大):d→α→dā、dá、dǎ、dà、dà,逐渐过渡到能直接读出声调。d→α→dà(大)。二、韵母定调法:先读声母,然后拼上已带声调的韵母。例如bǎ(把):b→ǎ→bǎ(把)。  相似文献   

8.
张晶 《学周刊C版》2010,(2):189-190
本文从普通话两字组连调研究与对外汉语声调教学两字组连调研究两个方面.对以往两字组连调研究进行梳理.期望找出以往研究的重点及不足.为对外汉语声调教学两字组连调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材料,并提出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9.
近三十年来有关对外汉语声调偏误的研究从研究对象到选题内容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文章总结了我国学者近三十年对外汉语声调偏误声调教学研究和研究成果,并指出当前对外汉语声调偏误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汪红艳 《学语文》2013,(5):61-62
上声,因其调值调型变化都明显大于其他声调,成为公认的四声中最难的一个调,也是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时最难把握的一个调。由于受学生母语的影响.多数学生缩小上声调域。把214读成212、213或313,或者改变上声调型.变成只升不降或只降不升的调子。汉语上声的复杂性,也给教学带来困难。表现在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两个方面。包括声调和声韵的编排顺序、四声的编排顺序、变调的标识:四声的教学顺序、汉语调域和变调的教学等。本文拟从这些方面来探讨对外汉语的上声教学。  相似文献   

11.
单字声调是研究汉语声调的基础,借助实验语音学方法采集语音样本,对中亚留学生汉语单字声调进行系统的声学描写和分析,运用石锋的声调格局理论与北京话声调格局进行比较,考察留学生声调与北京话声调的差异,得出中亚留学生的声调偏误及声调习得倾向,提出对外汉语声调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2.
对外汉语教学中声调是语音学习的难点和重点,以往的研究都是采取固定的样本来测试和分析留学生汉语.声调情况,而且都是从调值的角度得出相关结论及对策。但我们在教学中发现,留学生已经掌握的比较好的声调在实际语流中还会出现新的问题,除了调值等问题之外,调类错误也大量存在,而关于这个问题,很少有文章论及。本文试图以观察留学生语流中声调发音情况,从而从不同的角度对外汉语声调放学提出必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13.
声调一直以来是汉语学习的难点和重点,本文回顾前人对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声调教学和习得的,总结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时候所存在的困难,了解造成这些困难的原因,如受母语的负迁移作用的影响,加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一系列教学问题等。根据总结的原因,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声调是绝大多数汉语学习者掌握汉语语音的最大障碍。母语为声调语言的汉语学习者的声调偏误受其母语声调负迁移的影响表现不尽相同;母语为非声调语言的汉语学习者的声调偏误类型则大同小异。针对偏误和成因,本文还探讨了在对外汉语声调教学中纠正声调偏误的六种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声调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语音方面的一个重大难题,无法正确、自然地在交际语流中使用汉语普通话的四声已经成为各国留学生习得汉语普通话过程中的一大顽症.除了留学生自身习得声调习得困难之外,更多的是对外汉语教学方法的不当造成了留学生在使用汉语普通话方面的诸多偏误.文章将结合近几十年有关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和自己的留学生语音音调实验调查谈谈自己对留学生汉语普通话教学对策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声调是汉语区别于其他语言的标志之一,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公认的重点和难点,变调更是难点中的难点。声调的重要性并不仅仅体现在语言输出上,在语言输入中也非常重要。文章分析了听力练习中影响学生辨别声调的因素,提出了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中变调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认为变调在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中应采用分阶段教学法:初级阶段应以记忆和在不同教学模式和语言环境下反复模仿练习为主,同时辅之于对比辨析练习;中高级阶段则应在培养了一定语感的基础上结合词汇意义辨别,使学生从理性认识上把握变调。  相似文献   

17.
董宁 《现代语文》2013,(7):106-108,161
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师和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声调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反思,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但目前来看,声调教学效果仍不理想,存在研究和应用相脱节的现象。本文试图从语言认知的角度分析学习者习得汉语声调时可能使用的认知模式,提出"淡化声调教学"的新设想。  相似文献   

18.
问题解答     
问:有些教师在汉语拼音教学中,常将去声字的声母加上调,如:“骂”字拼读为mǎ-à,这样对吗? (拱君如) 答:这个问题牵扯到天津人如何读准普通话的四种声调问题。普通话有四种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这四种声调也可称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和第四声)。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声调的读法,把字音的高度按“五度标记法”分成“低、半低、中、半高和高”(如图)。普通话阴平的读法是高而平,不升不降,是高平调。如,“中”zhǒng。阳平  相似文献   

19.
声调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韩语没有声调,很多韩国学生在说汉语时没有抑扬顿挫,显得"阴阳怪气"。目前关于中韩两国教学方面的资料较多,但针对韩国汉语学习者语音教学方面的对策相对匮乏。笔者立足韩国本土,从韩国小学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出发,根据学生反馈总结出针对韩国小学汉语声调教学的方法,希望能对韩国小学汉语声调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语音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中级班俄罗斯留学生在已经具备一定程度汉语水平的前提下,语音中的元音、辅音及声调仍会因母语影响而出现偏误。目前,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应该针对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找出解决的方法,语音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薄弱环节,应得到更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