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趣味识字法”充分利用了汉字独有的特点,重视从汉字本身挖掘趣味性,使学生在识字时不是望而生畏,而是学而有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有效地巩固识字效果。这里,结合教学实践,介绍几种“趣味识字法”。 1.儿歌识字法。根据汉字的音、形、义编成儿歌,其字要在儿歌中出现。如给“蚕”字编为:“天下有益虫,‘蚕’儿留美名。吐丝织成锦,为人御寒冷。”给“帆”字编为:“巾字在一旁,几中一点藏;‘帆’船有了它,乘风又破浪。” 2.谜语识字法。根据小学生好奇、喜猜的特征,将汉字编为浅显易懂的儿歌式字谜,让学生在猜想  相似文献   

2.
闫芳芳 《农村教育》2005,(7):128-12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新课标》在识字教学方面强调“识写分开”,“多识少写”。面对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识字任务重的现状,我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枯燥的识字方法,努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识字、主动识字、体验识字过程的乐趣,感悟汉字本身的人文性、艺术性,并尝试用多种的识字方法,促进学生知识的感知和内化,陶冶情操,开启智慧。让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我会学”,“我乐学”。  相似文献   

3.
趣味识字“九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趣味识字法”充分利用了汉字独有的特点 ,重视从汉字本身挖掘趣味性 ,使学生在识字时不是望而生畏 ,而是学之有趣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有效地巩固识字效果。这里结合教学实践 ,介绍几种“趣味识字法”。儿歌识字法。 即根据汉字的音、形、义编成儿歌 ,其字要在儿歌中出现。如“尚” :“一条扁担竖着放 ,一边一只小竹筐 ,下边一个三堵墙 ,三堵墙里小口张。要问这是什么字 ?高“尚”的风格人赞扬。”“误”字 :“口大竟欺天 ,身旁有人言如此错‘误’大 ,牢记在心间。”“蚕”字 :“天下造福虫 ,‘蚕’儿留人间。吐丝织布帛 ,为人御…  相似文献   

4.
郭艳梅 《教师》2020,(8):23-24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文章就县域内低年级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推进的实施途径,总结出编儿歌字谜、重视书写、作业巩固等教学汉字的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熟练掌握所学汉字,兴趣高涨,达到“我要学”“我爱学”的目的,从而为读书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汉字难学、难记。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形象思维能力强、抽象思维能力差的特点,采用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把识字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能提高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使识字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1.形象识字法就是结合汉字的结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教学的重点,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对小学阶段识字写字的总体要求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会写”。而低年级就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800个左右,其中1200个会写,识字量占六年识字总量的60%,平均每学期学会500个左右。可以说,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起点,是语文启蒙教育的开端。语文教学必须从识字入手,只有积累一定的识字量,才能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活动的质量。因此,我们要从学生角度出发,积极探索实用的识字教学方法,夯实学生识字基础,调动学生识字积极性,促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使学生能做到爱学、乐学、轻松学,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课标提出的识字任务。因此,必须注重研究识字教学方法,提升学生识字乐趣,提高识字教学效果。以下是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归纳总结的几种识字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大”对“囚”说:凭啥将我关进牢房?“大”对“尖”说:“小”什么时候爬到我的头上去了?……翻开一张报纸,一则趣味盎然的“汉字趣味对话”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我灵机一动:如果让学生学一学这样的例子,再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己编一编这样的“汉字趣味对话”,岂不更能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并在生动活泼的创新性的语言实践中巩固汉字?于是,一次别开生面的“汉字王国里的趣味对话”创新设计比赛在班级里闪亮登场了!我提供了几组汉字,让学生围绕提供的汉字进行创作。我欣喜于学生思维的宽广。不妨看看学生们围绕“平——苹”这组汉字设计的…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将低年级识字"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为第一教学目标。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学习兴趣持续时间短。因此,要实现上述目标,在识字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方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充分引导学生识字。教师要采用不同方式进行识字教学,使识字教学活起来。这样,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培养对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生自觉识字的好习惯和能力。  相似文献   

9.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根,汉字承载着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正因如此,“课标”中把识字与写字的教学作为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学生掌握了大量的汉字,为今后的阅读和表达夯实了基础。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更加清楚地感受到低年级识字应该多认少写,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一、拓宽识字途径,让学生“乐”学针对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的特点,要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学资源,激发学  相似文献   

10.
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对于抽象的汉字,需要我们遵循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化抽象为形象,激发识字兴趣,拓宽识字渠道,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达到有效识字。  相似文献   

11.
<正>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生"喜欢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等要求,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化难为易,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小学低年级进行字理识字教学的问题。本文通过与其他识字教学法的比较,突出了字理识字教学法遵循汉字的组构规律,具有实效性,适应各种教学条  相似文献   

12.
周玉梅 《教学随笔》2008,(3):32-32,19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学生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发展。如何引导学生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获得生字学习的主动权和高效率?在教学中,我采取了如下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识字是学习文化的起点,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段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在课堂上,小学语文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乐学”“会学”。  相似文献   

14.
小学低、中年级处于学习的“扶床学步”阶段,识字任务相当繁重,虽有注音助识字,由于识记量逐步加重,学生学得仍很辛苦。如果在识字教学中,运用愉快教育的思想,将“快乐因子”——游戏、拆字等融于识字教学中,注意挖掘汉字的趣味因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得学之“乐”,而又耐学之“苦”。  相似文献   

15.
滕守义 《山东教育》2005,(23):99-99
幼儿在识字的基础上,要学写字,可顺势而为,但一定要适时得法。我的小孙子元元在二至三岁期间,按照我推出的“幼儿随时看物识字法”,已认识了五百多个汉字j在此基础上,元元四岁时自己开始练习写字,我根据他的生理和智能的发育状况,把握了三个基本问题,让其学写字。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识字情境,注重教给识字方法,拓展识字范围,丰富识字途径,坚持识写结合、识用结合,努力做到让学生们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学习独立识字.在写好端正汉字的同时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识字教学漫谈(二)刘得斗四、识字教学的基本方法汉字是“智能型”文字,其量多形繁,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学”,“非下苦功不可”。识字教学方法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析形解义、因义记形,建立音义形的牢固联系(此法主要适用于单个汉字的教学);联想类聚、按律...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低年级要注重“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我想,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就得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汉字的美及汉字的奥秘。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们的识字能力才能真正地得到提高,他们才真实地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相似文献   

19.
袁艳 《林区教学》2009,(12):34-34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识字交流的平台,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让他们介绍自己识字的经验和识字的方法,体会识字的乐趣和享受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快乐地进行识字,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孙棠洁 《考试周刊》2013,(87):43-43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真正喜欢学汉字写汉字,在尝试自主识写中提高识字写字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