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海瑞(1514—1587年)字汝贤,其“平生为学,以刚为主,因自号刚峰”,故世称他为刚峰先生。一般认为海瑞属回族,广东琼山人,是我国明代杰出的地主阶级的改革家和实干家。嘉靖四十一年十二月(1564年1月)出任江西兴国知县,因政绩卓著,于嘉靖四十三年十月(1564年11月)破格提为户部主事。海瑞在兴国任职期间,致力改革,使兴国百废俱兴。  相似文献   

2.
海瑞(1514——1587年)是我国明代回族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自幼“生长于琼”,后又在民族杂居的地区任官,对苗、黎等少数民族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他颇知各族人民的疾苦,同情各族人民的斗争,反对明朝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实行“岁岁鵰剿”的屠杀政策,积极主张发展民族地区的交通、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这些,都集中地体现了海瑞较为进步的民族思想。现从五个方面进行述测,请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3.
论海瑞     
海瑞作为一个历史人物,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他进行研究,开展讨论,各抒己见,发表不同的看法,本来是极其正常的事情。但是,反动文痞姚文元及其同伙关锋、戚本禹、林杰之流为了否定历史上清官的存在,在全盘否定海瑞的同时,又竭力把海瑞的研究和政治问题拉在一起,借海瑞在历史研究领域实行文化专制。于是,海瑞成了历史研究的“禁区”。多少年来,再没有人敢谈海瑞,更没有人再敢写海瑞了。  相似文献   

4.
有关海瑞的著述,最早可以追溯到海瑞在世时期,然直至20世纪上半叶,国内有关海瑞的研究仍缓慢地进行着。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海瑞精神的提倡以及《海瑞罢官》相关辩论的展开,海瑞研究虽束缚于政治的镣铐下,仍得以迅速发展。80年代之后,学科的综合以及研究领域的拓宽等,使得海瑞研究逐步走向纵化、深化,无论在数量,抑或质量上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明代国家教化力度的加强,一批士人通过科举脱颖而出,使得海南从早期的文化输入地,开始对中华文化进行反哺。“初民社会”的海南,“耿介”“清廉”成为海南文化独特个性。海瑞是其中极为杰出的代表,并因之而名留青史。在母体文化与海瑞的关系中,本土文化是海瑞的智慧源泉。与此同时,海瑞对地方文化的发展、推介等方面作出努力,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自五十年代以来,学术界研究海瑞的论文涉及了他的政治思想、社会思想、哲学思想和经济思想,但海瑞的法理学思想至今尚未有人作专门的探讨。我们知道,海瑞的一生是斗争的一生,刚正不阿,执法如山,不畏权势,“不怕死,不要钱,真是铮铮一汉子”(明·何良峻《四友斋丛说》序),研究海瑞的法理学思想,有助于海瑞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7.
海瑞是明代以刚正不阿闻名全国的大清官,也是我国封建社会中讲求现实不可多得的一位政治家.他的作为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得到了当时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拥护,也为后世人民所歌颂和怀念.尽管“四人帮”煞费苦心强令全国,要以“无产阶级的革命性、战斗性”对海瑞“慎重地加以分析”,可是,海瑞的故事至今仍然是有口皆碑,老幼皆知.随着彭德怀、吴晗同志的不白之冤得到平反昭雪,海瑞这个历史人物也终于从“禁区”中解放出来了.今天,我们深入探讨海瑞的治黎政策的进步性和正确地评价海瑞,是有一定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编辑导语这篇读后感能够在"读后感的武林排行榜"中名列前茅,其"武功"绝学在于,紧握时代脉搏,由古论今。抬棺直谏真君子,大明清官唯海瑞。他是大明王朝官场上独一无二的胆大特例,读懂了他,就读懂了中国官场的浩然正气。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有过许许多多清正廉洁、勤政爱民的典范人物,海瑞就是其中一个。海瑞为人清廉、正直,敢于同比自己地位高的人斗智斗勇,当地百姓都称他是"青天"。《海瑞当知县》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海瑞在当上浙江淳安的知县  相似文献   

9.
海瑞的一生是改革的一生。其改革涉及朝政革新、吏治整顿、土地清丈、赋役征收以及力求司法公正等十几个领域。海瑞改革具有主攻方向突出正确、办事作风深入扎实、各项规定明晰公开、推行态度坚决彻底、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为国为民之崇高信念作强力支撑等六大优点和亮点。海瑞改革在当时和海瑞逝世后约四百年间,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历史作用。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其成功经验及不完美之处都值得借鉴,将之与当代的改革进行对比,有利于加深对当代改革的认识,从而增强必胜信心。  相似文献   

10.
亨利在一家钟表店上班。一天,他的邻居海瑞来到店里。海瑞是个小气鬼,这点让亨利很恼火。他对海瑞说:"你打算什么时候买钟表?"  相似文献   

11.
关于《海瑞罢官》的批判是建国后的一场重要历史事件,这场批判运动演变成为一场政治批判运动,最终导致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海瑞罢官》的创作有深刻的社会背景,源于毛泽东提倡刚正不阿的海瑞精神,在当时全国各地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海瑞热"。为响应领袖的号召,紧跟当时社会潮流,明史专家吴晗对海瑞进行集中研究,开始创作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12.
回族舞蹈对于回族的民俗、民风有着良好的体现,凝聚着回族人民的精神意志,舞蹈的动态是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本文对回族舞蹈的动态是如何进行数字媒体艺术融入的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希望对于回族舞蹈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帮助回族舞蹈能够紧跟时代步伐,进一步得到传承。  相似文献   

13.
海瑞是明朝有名的清言。海瑞忠诚刚直、不避权势,勤俭自奉、两袖清风在诬陷排挤、几经颠踣中度过一生。《海瑞传》作者以朴实无华的史笔,摭其与主题有关的事实,按时间顺序平铺直叙,不加臧否;但另一方面却从海瑞的所作所为,从奸佞邪恶者对他的百般陷害,从人民对他的由衷爱戴等错综复杂的情节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树立起他的形象。因此,可以说反衬、烘托是本文的主要写作特点。本文共分两大部分。从开头至“十五年,卒宫”为第一部分。这一部分是主体,写的是海瑞的平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是关于1949年以来中共党史的权威著作.本书也是中学历史教师讲解中共党史的必备参考书之一。该书下册第530页,记录了1959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七中全会上的讲话。“他(指毛泽东)赞扬海瑞批评嘉靖皇帝的勇气,海瑞写给皇帝的那份信,那么尖锐,非常不客气。海瑞比包文正公不知高明多少”。  相似文献   

15.
我听了一位語文教师的《海瑞傳》教学。教师为了突出海瑞的为人,于教材之外,搜集了許多瑣屑的史料,在課堂教学中,占用大量时間,态意闡发,甚至不惜添油加醋,极尽共渲染夸張之能事。說什么海瑞之所以可貴,在于他能勇于冲破阶級藩籬,彻底背叛本阶級,公开地站在貧苦农民的立場上;海瑞之可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是老年人生活质量好坏的关键。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292名回族老年人进行了调查,对城市回族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整体状况进行了初步了解。研究发现:1)城市回族老年人总体上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感到很满意;2)城市回族老年人在婚姻状况、受教育水平上无显著差异,而在性别、职业和身体健康状况上则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回族老年女性比城市回族老年男性的主观幸福感程度高;职业是阿訇的城市回族老年人之间的主观幸福感高于职业是工人和干部的城市回族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7.
海瑞断案     
海瑞是明代清官,善断疑案。一次,一个入户抢劫的贼在行窃完毕逃走的路上,被一个过路人抓住了,但窃贼反咬一口,诬过路人是贼,而户主因深夜天黑无法断定。三个人上堂禀明情由。海瑞闭目沉思了一会儿,让过路人与窃贼从官府开始赛跑,看谁先出城门。待他们又回到官府后,海瑞一拍惊堂木,对后到城门的人说:“大胆狂徒,还不从实招来!”窃贼心惊胆战,供认不讳。【小迷糊提问】为什么海瑞认定后到城门者为窃贼呢?【小侦探回答】如果捉贼的不如贼跑得快,那肯定追不上,抓不住贼。因此,跑得慢的一定是贼。海瑞断案@艾克  相似文献   

18.
西北地区是少数民族尤其是回族聚居的地区,回族口头传统是回族民众活态的生活文化,是回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保护对于保存回族的文化基因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开发校本课程是保护回族口头传统的最佳途径,不仅能够彰显回族文化的魅力,而且有助于形成有特色的学校课程文化。  相似文献   

19.
据《海刚峰先生文集》记载,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海瑞受泉州抗倭名将俞大猷的影响,以一篇《治黎策》的文章中了乡举。这篇策论中提供了解决海南岛黎族问题的一些建议。当时的主考官为泉州府晋江池店村埕头人林宗和,后为海瑞的老师,海瑞曾为他的老师池店林氏祠堂题匾。匾额匾面红底金凸字,左上署“嘉靖乙亥春月”,中书“林氏祠堂”四个大字,右下落款“海瑞书”,并有一印章。  相似文献   

20.
民俗旅游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一种对游客有强烈吸引力的、具有明显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民俗旅游业已成为当代旅游发展的一大趋势。回族的风俗文化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具有极为典型的伊斯兰文化特征,作为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其开发潜力巨大。在回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对内容进行精选。一是要重视回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与其他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差异性,突出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增强回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吸引力。二是充分体现并尊重回族的民俗习惯,防止将回族民俗文化庸俗化、伤害回族民族情感的猎奇行为。三是注重回族民俗文化内涵的挖掘,增强回族民俗旅游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民族文化特色。回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关键是寻找回族民俗文化与文化旅游的契合点,重点围绕回族清真饮食、回族节庆、回族服饰、回族艺术、回族民俗观赏等方面内容来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