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重点分析了信息不对称与信用风险的关系、农业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来源,分析表明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产生的根源在于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从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构建信用风险预警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农业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2.
供应链金融中信用风险的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应链金融作为金融创新业务在国内外发展迅速,但信用问题影响着其发展与进步.本文通过分析影响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各种因素,并根据3C理论,选择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评价指标,构建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评价体系,同时,运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评价.通过对供应链金融中信用风险体系多级指标的分解,设定一套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帮助银行降低供应链金融中的信用风险,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供应链金融风险、供应链信用奉献的识别方式以及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控制与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我国供应链信用风险的配套措施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供应链金融审计风险研究是基于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和金融企业贷款风险较大的背景下。提出的具有探索意义的审计运用的新型研究。在供应链审计风险模式的理论基础、框架思路和当前审计准则指导下,供应链金融审计不同主体可以从供应链信息提供、运行流程和执行规范方面在博弈过程中采取各自的策喀。加强审计师对供应链金融企业的合理监控。关注不同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契约安排,重视从供应链内部控制入手,提高审计方法的可靠性,建立健全执行程序有利于降低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5.
供应链融资,现已成为解决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之一。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是供应链融资中应当识别的首要风险,其评估对于供应链融资在我国的发展具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供应链融资的概念,分析了影响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的因素,根据其逻辑关系构建出相关指标体系,并最终通过引用AHP层次分析法说明评价该类信用风险的方法,为供应链融资模式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防范提供了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6.
供应链融资,现已成为解决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之一。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是供应链融资中应当识别的首要风险,其评估对于供应链融资在我国的发展具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供应链融资的概念,分析了影响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的因素,根据其逻辑关系构建出相关指标体系,并最终通过引用AHP层次分析法说明评价该类信用风险的方法,为供应链融资模式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防范提供了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7.
本文把国际经济学界对于信用风险转移影响金融稳定性的研究整理综述为三类观点:信用风险转移对金融稳定性具有双重影响的研究;从社会成本和机构成本比较视角而认为信用风险转移增强金融稳定性的研究;信用风险转移损害金融稳定性的理论研究.论文同时概述了金融监管当局以及国际金融机构从市场交易技术层面对于内部风险转移影响金融稳定性的评估,并对未来研究进行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8.
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制约安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商业银行信贷活动,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通过对安徽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的分析,指出供应链金融是一种能缓解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实现银行、核心企业、中小企业共赢的新型融资渠道,探讨了实施供应链金融融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但其发展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问题,如信息不对称和风险问题等,所以区块链和其他技术逐渐应用于供应链金融领域。通过分析区块链技术对供应链金融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区块链技术在信息传递及信任等单面的优势对解决供应链金融面临的痛点具有很强的优越性,但其在供应链金融应用场景的进一步发展仍需不断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张宜萍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39-41,116
供应链金融不仅为供应链条中融资能力薄弱的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也为银行的业务拓展找到一片蓝海。近几年,国内各家商业银行纷纷推出供应链融资方案,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诸如风险控制相对薄弱、技术手段落后等等问题,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完善其供应链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1.
供应链是现代资本运作和金融市场产业结构的核心之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升级导致供应链正逐渐向电子化发展,成为新的电子供应链,对金融供应链管理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此,基于大数据技术对电子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进行研究,首先详细分析了大数据时代下电子供应链的金融特性,明确电子供应链与供应链金融的内在关系,最后提出大数据时代下电子供应链金融管理创新设计方法,从行政命令、道德舆论、区块链三个方面,提出风险管理策略,旨在为电子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提出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供应链金融上升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加快供应链金融发展步伐,探索区域供应链金融发展对策,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改进金融供给质量和结构的重要抓手。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总结分析区域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经验与障碍,在此基础上揭示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示范区的内涵要义,为区域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示范区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评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的金融与经济活动中,信用缺失已成为困扰和制约金融机构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信用关系的扭曲和信用体系的混乱使商业银行面临着极大的信用风险.本文从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影响出发,分析中国的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供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管理之借鉴.  相似文献   

14.
供应链金融是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服务的重要途径,科技金融背景下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科技金融的迅速发展,大数据、区块链数据平台等的建设为供应链金融提供了重要支撑,但在资金用途、债权转让、贸易真实性等方面面临着风险。供应链上企业要秉持利他和跨界思维,金融科技公司积极搭建数字化平台,发展区块链技术应用,监管部门制定监管政策,加强风控体系的建设和风险管理,引导供应链金融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来自于信用风险.针对我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了金融工程的发展对我国银行信用管理的影响,同时提出了利用金融工程解决我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我国供应链金融研究发展趋势及前沿热点,基于CiteSpace软件及统计方法,选取中国知网2004-2020年间核心期刊的1011篇文献为样本,从文献发表数量、关键词、作者和机构来源的可视化图谱等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研究表明,我国供应链金融经历了以供应链和金融为导向阶段、以网络平台化为导向阶段、以金融科技为导向阶段三个阶段;供应链金融研究内容包括供应链融资模式,风险评估与管理,供应链金融协调发展,新技术与供应链金融等。供应链金融关键词及其演进图谱显示,未来研究热点主要是"数字化转型""金融供给侧改革";供应链金融突变词显示,"供应链""担保费用"等词热度持续未减,未来将逐渐向"在线供应链金融""互联网金融"和"大数据"等方向拓展。  相似文献   

17.
供应链金融服务可以为企业提供信贷,解决企业抵押担保的不足,缓解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但供应链金融服务存在着很大的道德风险和隐患.文章阐述了供应链金融的相关知识,分析了供应链金融服务存在风险和隐患的原因,为供应链金融的道德风险防范提供策略.  相似文献   

18.
融资难是当前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而供应链金融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途径。文章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结合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从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银行和政府政策等四个层面分析了制约供应链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认为政府应继续加大对供应链金融的支持力度,金融机构应加强供应链金融人才队伍建设、业务创新和推广力度。提出了通过制度创新,鼓励各主体积极参与,引入、搭建更多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选择典型核心企业,以点带面,逐步扩大供应链金融覆盖范围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创新型金融产品,互联网金融一经产生即在我国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应。一方面,互联网金融能够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提高金融效率;另一方面,其无序竞争增加了金融业的众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如何进行适当的监管以保障互联网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成为监管部门及学界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互联网金融具有技术风险、信用风险以及法律风险等综合性风险,对其监管应当遵循金融效率原则、金融消费者保护原则、金融安全原则,采用综合性的监管路径。最终构筑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技术安全体系,防范技术风险;实现大数据和国家征信体系的全面对接,减少信用风险;完善互联网金融市场准入法律机制,降低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20.
数字金融的发展,对于小微企业供应链融资产生了很大地影响。新形势下,小微企业为了实现更好的发展,在融资方面需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文章分析了数字金融对小微企业供应链融资的影响,进而探讨数字金融下小微企业供应链融资存在的问题并分析背后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对策,拓展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