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媒体时代下,高校必须重视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学生今后出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做好思想方面的准备工作。但是,如何在全媒体时代下展开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以互联网来切实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学的"第三课堂"成了当下各大高校思想政治教师所学要思考的难题。由此,本文则展开了对于全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研究,分析了全媒体的内涵,以及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然后针对现有的教学问题,提出与之对应的创新措施,力求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陈岩 《华章》2012,(15)
21世纪的头十年,我国高校影视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有800余所高校开设了影视教育方面的课程,70余所高校开办了影视的专业或系科.在影视消费和创作逐渐平民化的时代中,高校影视教育应当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为影视人才培养和大学生整体的影视审美提升做出贡献,将认知教育与审美教育作为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的核心工作.  相似文献   

3.
管志涛 《中国高校科技》2019,(11):I0014-I0014
在“流量为王”的文化传播时代背景下,改进高校传播艺术整合教学模式、契合“媒介融合”传播规律,对于新时期我国高校影视教育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走向融媒时代的影视教育》(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年7月版)一书由刘迅、李城著写,作者以高校广播影视专业教育践行者与创新者的身份,对于如何运用融媒体思维改进我国高校传播艺术整合教学模式进行了全面且系统的探究。  相似文献   

4.
在影视媒介迅速发展且影响力与日俱增,以及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高校影视表演教育事业作用越来越突出,影视表演专业人才培养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但不能否认的是,随着数字网络等科学技术的兴起、融媒的发展,影视表演学科体系建设、师资队伍配置、教学资源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越发突出,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影视表演人才的培养、影视行业的发展.由刘迅、李城著写,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走向融媒时代的影视教育》(2018年3月版)一书,立足影视艺术学科,结合教育教学和媒介融合的理念,努力探索切实可行的影视人才培养模式,对当前我国影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引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互联网+时代也随之到来。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思考的时代课题。本文以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对象,在对于相关概念的梳理下和对相关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策略,希望本文的成文可以有效促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工作与相关的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仲呈祥是我国著名影视文艺理论家.他坚持哲学对影视文艺理论与实践的统摄作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和历史的"品评标准考察文艺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提出"文化化人,艺术养心;重在引领,贵在自觉"的理论主张,并将历史经验与时下现象深度融合,对当下影视文艺现象进行冷峻思考,对理论界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如"市场检验"论、"迎合观众"论、"三性统一"论、"躲避崇高"论、"文化革命"论作了系统辨析.他的影视美学思考对于丰富我国影视艺术理论、引领影视艺术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方高等院校影视艺术教育的发展,受到当下“双一流”战略与影视行业巨变的深刻影响。新时代影视人才需求走向“复合”与“专业”,影视教育人才培养与之产生一定矛盾。本文将重点探讨如何从“分化”的角度,创新地方高校影视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影视媒体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高校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程教学呈现出诸多问题。对于影视教育者而言,只有在当下蓬勃兴起的影视艺术专业教育中探索史论类基础课教学的基本规律,从教学改革入手开创影视艺术教学的新格局,完善史论类基础课的教学研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影视进入高等教育,对影视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我国影视教育在高校逐步普及和发展,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在发展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影视教育的发展,综合性大学在开设影视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影视教育的变革三方面入手,对当前高校影视教育进行初步总结,旨在进一步确立高校影视教育的学科地位,加大学科建设投入,建构起高校影视艺术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0.
1993年美国政府主导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的实施,经过20余年的快速发展已为世界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铸就了新媒体时代的演变形成。加强与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通过分析新媒体等传播技术的特征及其在高校青年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影响,提出当前形势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通识教育近几年是我国高校课程改革中的一个教育思潮,影视文学作为一门新兴科学,于本世纪初在全国各大高校纷纷出现并发展迅速,为了适应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视觉艺术的冲击,各大高校相继开设影视文学通识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更好地协调大学教育与社会人才需求的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12.
随着创客文化在我国的兴起与发展,探讨创客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创新创业,对助推我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宏观战略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创客时代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大学生缺乏正确创新创业理念指导、创新创业教育与地方实际有效结合不足、评价系统改革滞后等问题,需实行产学研合作、推进创客空间建设、融合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建设新型创新创业导师队伍,以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创客时代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下,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而且是中国治国安邦的原则,为此,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极大提升与发展空间。改善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水准,使其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不仅可以打破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瓶颈,也可以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高校培养的高等教育人才更好、更全面发展。本文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构建原则、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表征、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途径着手,进行"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研究,分别对"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随着影像时代与网络时代的到来,文学作品影视化为文学教育提供了新的形式和内容。本文试以剧版《红楼梦》为例,分析文学作品影视化对文学教育产生的积极影响,并进一步思考,如何在文学名著影视化的过程中建构双向良性的互动影响机制,探索我国文学教育多元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媒介技术的变革与迭代,智能化将成为未来传播模式创新的核心逻辑,而与此同时,协同"人—技"和谐共处成为了当下的普遍难题。媒介技术大爆发前夜,重提美育的价值,以现代媒介工具作为新的美育手段就成为一个越来越引发学界、业界关注与思考的重要问题。智媒体与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出现审美能力不足、审美趣味不高等现象问题,加强与改进高校审美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移动美育成为当前我国高校美育实践创新发展的新手段、新方向,其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内容、方式为切入点,探讨高校美育发展之路,探讨以学生为导向的、指向真实生活体验的美育模式、样态,从而使高校美育落到实处且更加高效。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时代大背景下,高校学风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在互联网的冲击下,高校需要主动调整和改变,适应互联网背景下教育发展要求;另一方面,"易班"作为互联网时代学风建设的全新平台,独具特点和优势,为高校风学风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利用"易班"提升和优化高校学风建设是一项新课题,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在互联网时代的主动探索,"易班"对于当下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互联网+"的智慧教育已成为具有时代普适意义的教育范畴和前沿性思考,教育信息化融合实践开始向支持教学系统重构方向迁移,教学主体急切呼唤与之对应的教学形态出现。为此,以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O2O"价值论为理据来探讨高校教学"互联网+"智慧教育的变革,即教学系统的重构,从而促进我国智慧教育实践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在对"互联网+"概念进行阐述和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当下高校体育的实际教学管理情况,对"互联网+"时代下的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的特点进行深入剖析,并通过研究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可以实施的有效策略,期望可以为今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校影视教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依据自己多年从事影视课教学的体会 ,在回顾我国高校影视教育历史的基础上 ,分析了我国普通高校影视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0.
影视艺术教育是当代中国高等艺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中国高校教育与时俱进的一个侧面和缩影.随着高校专业社会化、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影视艺术专业在全国各高校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综观中国影视艺术教育的现状,其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伴随着"火热"的影视艺术教育也越来越凸显,本文结合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影视表演专业学生进行的联合实训情况,对影视艺术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