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人类的活动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而人在文化中也塑造了自己的精神与情感,人与文化之间表现出的是一种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关系。艺术的可超越性使美术教育能够将形象陌生化,沿着一条创造性的道路走下去。对文化的认识不同,对艺术的认识也会不同。价值观念决定了审美取向,美术教育能够实现其自身的文化价值,正是因为它在人类文化创造与传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豫南民间舞蹈源远流长,展现原汁原味的豫南地区民情风俗,是特定历史下形成的独特文化,它作为探讨豫南民间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窗口,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如今,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的豫南民间舞蹈艺术不断受到现代多元文化的强烈冲击,面临生存的困境。因此,进行豫南民间传统舞蹈文化文本和口述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并进一步探讨豫南民间舞蹈的传承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民间舞蹈最先在人类劳动中产生,它由人民群众自由创作自由表演,它是一种表达了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生活习惯以及精神面貌的舞蹈活动,被认为是最原生态的舞蹈。民族民间舞蹈在高校当中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也是舞蹈专业主要的课程之一。在高校开设民族民间舞课程,不仅能使学生领略到多姿多彩的中国传统舞蹈艺术,还能有助于学生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然而,有的高校民间舞蹈教学开展并没有很好地将民间舞蹈的精髓以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教授给学生,教学方法存在众多缺陷,比较呆板单一。通过研究高校民间舞蹈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研究舞蹈教学过程中问题的相应对策,以此对理论提出相关建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民间舞蹈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生活和艺术表现的外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体现和重要载体。因此,我们在发展民间舞蹈艺术的同时更要保护民间舞蹈的原生态性。而新农村文化艺术建设具有创新的特点,如果从更为宏观的角度透视的话,当代新农村文化艺术建设是原生态民间舞蹈有可能失传的最根本原因所在。因此,就民间舞蹈文化保护与新农村文化艺术建设的协同发展作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民间舞蹈,不仅展现一个地方的文化,而且反映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山西的民间舞蹈发展历史悠久,古老的艺术之中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舞蹈体系,具有自己鲜明的艺术特色。舞剧《一把酸枣》从晋商文化出发,极富地域文化色彩,编排表演都给我们展现山西民间舞蹈的魅力。在舞剧辉煌的背后,我们不仅看到的是一个地方民间舞蹈的风格特色,还应该看到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民间舞蹈的“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舞蹈是我国舞蹈体系中一个重要范畴,是中华民族舞蹈艺术的根,也是最有民族性、群众性的舞蹈形式。近几年,舞蹈界不少人对民间舞蹈在理论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有的侧重于研究民间舞蹈的历史沿革及社会根源,有的侧重于研究其地位和价值,有的侧重于研究其动律和风格。一些人追求正统的民间舞蹈风格,另一些人则认为民间舞蹈与当代人的思想感情、审美观点距离较远。尽管两种态度截然不同,但都表现了对民间舞蹈前途的焦虑。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事物发展过程的完成结果开始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92页)马克思对思维的逆反规律的论述,揭示了我们长期以来对民间舞蹈的一些本质问题无法深入把握的关键。由于没有意识到这种认识事物途径的逆向性,至使长期以来对民间舞蹈的认识陷入一种盲目的错觉。民间舞蹈艺术形式本来是一个从外到内,再从内到外的复杂过程,即一个民族基于社会生活到内心观念、意向、情感外化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态的过程,而我们通常是从它的形成结果——外在形式入手的。人们往往误把所接触到的民间舞蹈的表层——外在形式当作其全部,因而一部分人陷入  相似文献   

7.
文化一词,包罗万象,众多学者也对文化这一概念给予了不同的阐释。其中最受推崇的是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提出的:“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它的能力和习惯。”从符号学角度来看,社会文化是由各种各样的符号体系所承载的,整个人类文化就是人类共同的经验通过符号的创造和使用而传授、习得、积累并交融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莽人是生活在中越边境的一个人口较少族群。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了承载其赖以信奉的核心精神文化的民间舞蹈。将莽人民间舞蹈纳入到更广泛的文化情景中,通过对其文化属性、艺术特征、社会功能等多方面的阐释,以求探寻其所蕴涵的深层文化特质,对于我们深入了解莽人历史以及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民间艺术是我国艺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民间舞蹈为主导的人体动态舞蹈更是我国艺术领域不可或缺的一笔重要财富,因为它不仅仅体现了民间的表层的娱乐活动,同时也反映了民间各个年代、时期的社会风俗、社会文化等.本文主要从文化人类学视野观对民间舞蹈文化结构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0.
我们研究文学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首先应阐明文学的一般含义及其特点.简言之即文学与其他事物和现象有何区别.文学,这个词来自于拉丁文,系指人们用文字所创造出来的东西.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书写和印刷的作品的总和,统称之为一般意义上的文学.俄文中对文学的解释有两个意思,即文学和一般文献.凡遇到艺术文学以外的著作时,一般都要译作“文献”从以上对文学这个词总的解释,我们可以这样说明,文学不是一个人创造的,也不是十个人或百个人创造的.而是全体人民,整个人类社会所创造的.因此,文学是全体人民,整个人类社会的财产,也可以说文学是一种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在无数优秀的璀璨文化中,舞蹈就是一颗闪亮的明珠.中国的舞蹈形式种类繁多,在众多的形式当中,中国民间舞蹈是最具典型性的一个,它是伴随着人类劳动而来,从混沌状态的原始艺术萌芽发展而来,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生活的反映.而民族舞蹈作为一种反映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一个民族个性化、人文化、民族化的综合体现.每个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生活方式所促成的民族舞蹈都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2.
“人是一种艺术的动物”,艺术在其概念的演绎中获得了它的意义,艺术是审美文化的一部分,处在整个文化的中心地带。艺术是人的自由创造本性的表现,系统结构的特点是认识的、评价的、创造的和符号—交际的结合。艺术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艺术创造者必须在传统中,又必须是个创新者。艺术参与了人类精神文明和社会模式的创造。  相似文献   

13.
维族舞蹈作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艺术宝库中重要财富.它拥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体现了维族人民的生活和历史文化特征,作为一名舞蹈工作者,应当对它有着深刻的了解,更应该拥有诠释它的能力.本文围绕着维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从舞蹈的形成历史和它独特的审美特点进行分析.并参考<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等著作而作.  相似文献   

14.
侗族主要居住在湘、黔、桂三省毗连地带。侗族是一个有丰厚文化积淀的民族,作为世界最早的稻作民族之一,侗族的文化主要是稻作文化。其民间文化事象都蕴含稻作文化内涵。从侗族民间舞蹈中体现的稻作生产、民间宗教信仰、稻作审美精神和民间舞蹈的时空意识,可以破解侗族稻作文化内蕴。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民间舞的内节律为切入点,从人身心节律的内在冲动和人文表达出发,论述了它对民间舞的源起以及延展性和艺术性,同时它有着民间舞蹈传统文化艺术基因的复制性,它触动了中国民间舞蹈艺术中枢的同时,有着传统文化的内在活力,而且在身心与艺术合一的内外节律中构成我国民间舞艺术的灵魂,对它的重视和研究将有助于我国民间舞蹈教学健康而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卡西尔的符号学美学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出发,把艺术看作是一种人类文化符号形式。并赋予人功能性的定义,认为人是创造文化符号的动物,宗教、神话、语言、艺术是人类符号活动结果,是文化的不同符号表现形式。其中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符号形式之一,有其独立自主的价值。它通过能动的直观,借助感性形式,将对象世界客观化,发现符号背后的深层意味。  相似文献   

17.
徐海泉 《快乐阅读》2011,(19):122-123
民间文化艺术是根植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之中的艺术创造活动,而地方民间文化艺术资源是在当地特定的历史、宗教和地理环境中形成的。它以独特的、稳定的形式存在,是当地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也是当地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精神支柱。地方民间文化艺术资  相似文献   

18.
缑静 《考试周刊》2011,(57):44-45
民间舞蹈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组成部分.是特殊的地域环境造就的文化产品。本文从符号学视角入手,以民间舞蹈的能指形式之一社火为研究对象,探讨民间舞蹈的起源、特性及文化特征,从而指出汉族民间舞蹈所指的实质是其祭祀性。  相似文献   

19.
朝鲜族人民具有悠久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朝鲜族民间舞蹈优美典雅、种类繁多。本文通过对朝鲜族民间舞蹈的动律特点、音乐节奏特点、表演形式和“ 呼吸”在朝鲜族民间舞蹈中的运用等方面的论述,分析朝鲜族民间舞蹈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20.
民间舞蹈来源于原始舞蹈,它是民众自行创作仍在流传的舞蹈,各民族的民间舞蹈都积淀着本民族不同程度的民族心理、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经济基础等文化现象。它具有“三性”原则,分别是代表性、系统性和训练性。专家们对它总结出六个方面的要点:基本体态、风格特点、基本动律、骨干动作、基本动作和组合特点。民间舞蹈是群体生命力的显现,是一个民族或地域群体跃动的形象,人们又常把它称作为“艺术舞蹈之母”,正因为这样,民间舞蹈跨越数千年流传至今,依然盛行不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