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鹏  魏婷婷 《新闻世界》2009,(10):158-159
白居易是“讽喻诗”概念的最早提出者,也是讽喻诗创作的积极践行者。他的讽喻诗中流露出的诗论主张与现当代的传播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传播功能看,白居易的讽喻诗强调诗歌的现实批判功能,这与当代新闻传播具有的社会监视功能相契合;从传播原则看,白居易讽喻诗强调的真实的审美取向与当代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原则相契合;从传播技巧看,白居易的讽喻诗所采用的表达方式与技巧同当代新闻传播对传播效果的要求相契合;从传播效果看,白居易具有自觉的传播意识,其讽喻诗上至宫廷,下至民间,均获得广泛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只要读过一些白居易诗的选本和文学史著作,就会知道白居易奉行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处世原则。他一生的思想和创作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以元和十年遭到打击污蔑贬江州司马为标志,前期“兼济”思想处于主导地位,后期“独善”思想占据上风。这已经是常识了。近来细读《白居易集》,对白居易的出处进退产生了一些想法。白居易趋向消极,政治上受到打击自然是主要原因,但恐怕还要从其家世寻找根源。白居易生长于寒族的小官僚家庭,祖父、父亲都是明经出身,祖父做过县令,父亲官至州别驾,父亲的几人兄弟也只做到…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全泰山诗》为中心,对泰山历代诗歌创作的兴衰、嬗变、演进作一考察,认为其创作重心经历了从崇山祀岳到范水模山、从怀古咏史到歌风纪俗、从借景喻道到精神揭示的三重演变.进而认为《全泰山诗》所展示的内容,其实也是用诗笔写就的“泰山思想史”或“泰山心灵史”.  相似文献   

4.
提起《唐宋诗醇》,人们并不生疏,它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敕编,选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苏武、陆游六家诗,共四十七卷。其内容,《辞海》云:“各家前有总评,各篇后亦常有编者评语。”《唐诗大辞典》云:“诗后均有评语,多引前朝名贤评语,亦颇多本朝人评语。”都说得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该书不是每首诗后均有评语,也不只是编者评语。实际情况是:各家前有总评,各篇后常有编者、前人、清人评语及史料等。人们迄今尚未发现《唐宋诗醇》有内府本(以及翻刻本)与四库全书本之不同。由于四库馆臣所撰的《唐宋诗醇》提要中避…  相似文献   

5.
关于“另类”一词,从字面上理解,大概是不同于大多数人的一小部分人,这小部分人因为不合于俗,不合于时,言行举止皆要显出一番与常人的区别。对年轻人,时下用“新人类”来概括,也算世人眼中的“另类”,系指一些涉世不深的少年在服饰及思想匕的若干标新立异。由于不合于俗,不合于时,“另类”便成为各个领域持与主流意见不同的少部分人。于是乎“思想的另类”,“行为的另类”,“服饰的另类”,伟比鳞次起来。在西方,“另类”却似乎更具哲学上的意义,译自美国当今畅销书列的“另类丛书”近期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分批出版。其中《格调…  相似文献   

6.
事物的发展往往是: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朝着与对立相反的方面转化。“雅”、“俗”文化也一样,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对立后,随着电视媒介文化的出现和发展,开始呈现出“雅文化”和“俗文化”相对统一的局面。当然,有些人还在乐此不疲地将二者放置于对立面,还有不少人对电视媒介中“俗文化”的传播提出种种质疑和责难。但笔者认为:只要我们细致地、负责任地进行探讨,电视媒介传播完全能走出一条“雅”、“俗”文化彼此兼容、和谐互动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都市报“俗”,有目共睹,大部分人认可这种“俗”,喜欢这种“俗”,也有人因其“俗”而颇有微词.其实“俗”与“不俗”并没有楚河汉界,都市报发行量和广告收入大幅度攀升,原因之一就是把握好了“俗”与“不俗”的辩证法.“俗”:通俗、庸俗和恶俗一个“俗”字,至少有三个等量级:通俗、庸俗和恶俗.追求通俗、避免庸俗、杜绝恶俗,是都市报“‘俗’字三字诀”,这是由都市报的性质和定位决定的.首先,都市报是“新闻纸”的一员,要面向社会不特定的大众,受“受众最大化”这一基本规律的制约.“通俗”的文章要做透做足.其次,都市报不是党和政府的机关报,是面向市民的大众性的报纸,市场规律要求报纸投市场所好.报业市场说到底是读者市场,都市报定位在市民,并非精英阶层,适度的俗的存在应该允许而且是必需的.否则,无异自断生命线.  相似文献   

8.
社会生活中,有好多看来是比较俗气的事,比较土气的事,俗得司空见惯,土得往下掉渣儿。但这种俗不是庸俗,不是没有任何意义,恰恰相反,它俗得有味,耐人琢磨。我们把这部分东西称为“大俗”,如果把它雕琢一番,完全可以登大雅之堂,就是说,“大俗”可以入“雅”,可以称为大雅。而大雅的东西又往往是最通俗的。即“大雅必俗”。当然这个俗是升华以后的俗,是雅俗共赏的俗。 俗,有老俗,传统之俗。凡在民间流传多少辈子之俗,我们有选择地进行报道,进行升华,受众就会感到很亲切,从中感受到昂扬向上的力量。比如在冀、鲁、豫等地广泛流传的山西省洪桐县移民的故事,它就俗得妇孺皆知。不光冀、鲁、豫,江苏、安徽、湖北、陕西、甘肃等广远地域,好多人都会就洪桐县大槐树老鸹窝等等,讲出些故事。但是要真正把这个东西说得明明白白的人不多,更不待说能讲出它的积极意义来。  相似文献   

9.
王重民先生《伯希和劫经录》著录伯3597卷云:"诗集。第一首题《白侍郎蒲桃架诗》,馀均无题及撰人,但末两首考知为自居易《柘枝妓》(乾符四年灵图寺僧写本)。"今考原卷共抄诗九首,卷首为一书札,残。后空约四行位置始抄诗。九首诗中有白居易《夜归》、《柘枝妓》二诗,又有《白侍郎蒲桃架诗》,今人也多认作白居易的作品。卷末有抄写者"乾符四年二月二十  相似文献   

10.
宋代僧人学诗者颇多,可是传世僧人诗集却并不多见。清代初年吕留良等人编刻《宋诗抄》,只选录道潜《参寥集》和惠洪《石门文字样》两种,并叙述说惠洪诗雄健振路,为宋俗之冠。道潜和惠洪都是北宋末人,在宋代诗增当中行年已晚。其实远在北宋初年,别有希昼。保退、文兆、行肇。简长、维民、宁昭、怀占、惠崇九位借人,不仅以能诗而闻名于当时,而且及至南宋末年,周精仍盛称他们构诗作“为是宋三百年诗俗之冠”。宋人刊行九僧合集,即以“九增诗”为名。只是《九僧诗》流布不广,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早已为寻觅不到此书而叹息。幸而六…  相似文献   

11.
近读陈如江先生所著之《古诗指瑕》,深深敬服。但对其“翻新入魔”一文扬钱谦益而贬白居易之诗评,实难苟同。因关涉诗人、诗作、艺术美的评价,故陈杂感于斯,请陈先生与读者赐教。 的确,“诗贵翻新”(袁枚《随园诗话》)。因若翻出新意,则可“清思自觉出新裁,又被前人道过来。却便借他翻转说,居  相似文献   

12.
沈周(1427—1509)是明代首屈一指的画家,在中国画坛上,与唐寅、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享有很高的声望,为时人所尊崇。他“博览群书,文学左氏,诗拟白居易、苏武、陆游,字仿黄庭坚”。(《明人传记资料索引》)为人耿介独立,隐居故里,终生不仕。 综观他的  相似文献   

13.
“古神话开篇呈异彩,诗三百集萃流芳泽”,“曹操观海遗名篇,曹植逃生展捷才”,“白居易垂泪湿青衫,刘禹锡拟诗刺权贵”……看到这样的章节标题,谁会想到这是一部写“文学史”的书。长期以来,文学史像“作家会员登记表”,纷繁复杂的社会背景,冷僻的籍贯地名,简化的生平经历,加  相似文献   

14.
知识与趣味     
唐诗是如何“发表的” 唐代那么多诗人的浩瀚诗篇,当时是如何“发表”的呢? 墙壁题诗:驿馆、驿亭、寺观等公众场合的墙壁和柱头,是唐代诗人习惯的诗歌“发表园地”。从白居易《蓝桥驿见元九题诗》中:“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里可见一斑。 即席赋咏:卢纶、韩翃、钱起等“大历十才子”,经常奔走于豪门权贵王公贵戚的宴席赋咏,朗诵自己的应制唱和之作,因此而声名大振。  相似文献   

15.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语出白居易的《与元九书》。《与元九书》是白居易与元稹论诗的信,也是白居易论诗的纲领,是他创作政治讽逾诗的经验总结。他在信中说:“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合:应当。时:现实生活。著:写作。白居易从文学同现实的关系着眼,认为文学不仅消极地反映社会生活,而且应当和当前的政治斗争相联系,积极干预生活。基于这样的认识,所以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明确结论,作为自己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原则。后世的现实主义作家,也多以此命题为准绳,遂成为众人熟知的创作箴言。  相似文献   

16.
白居易诗集中,“瑟瑟”一词凡十五见①。依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2月版)顺序,录诗题、诗句如下(后附其卷数、页数及校记):一、《庭松》(11/617)疏韵秋械械,凉荫夏凄凄。校:“械械”,马本此下注云:“止前切,陨落貌。”《英华》二字作“瑟瑟”。汪本、《全诗》俱注云:“一作‘瑟瑟’。”H、《琵琶引》(12/685)精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校:“瑟瑟”,宋本、那波本、《全诗》、卢校惧作‘索索’。何校:“‘索索’,兰雪同。”又马本“瑟瑟”下注云:“半红半白之貌。”三、《题遗爱寺前溪…  相似文献   

17.
小说、戏曲勃兴中国文学传统中,一向视小说、戏曲等为鄙野、淫邪之物,而有明一代,诗散、词殁,小说戏曲勃兴。王夫之曾叹言:“万历壬辰以后,文之俗陋,亘古未有。”时至今日,如何理解王夫之所言的“俗  相似文献   

18.
楚汉 《陕西档案》2013,(3):54-54
“诗堪入画方称妙,官到能贫乃是清。”这首不知出于何人手笔的民间俗传诗句,乃于乾隆皇帝晚年面对吏治不清、百官贪腐的时局中出现,道出了当时遭受贪官层层盘剥的人民的无奈心声与无限期望。更是对许多立志入仕当官的文人雅士的提醒。  相似文献   

19.
王海娟 《今传媒》2016,(6):151-152
时至今日,中国诗与中国画的友好关系依然相当突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评。这其中蕴藏着美学的价值,基于此而提出“诗画互补”,并对此作出一些尽可能深入的思考,以凸观诗画关系的重要性。破除长期以来建立在人们思想中诗与画之间的壁垒,达到诗、情、画、意并存,情气相宜,气韵相和。  相似文献   

20.
内容创新,俗不伤雅,避免节目“愚乐”低俗化 判别娱乐节目水准的高低,要看它能不能让人笑。特别是要看让听众怎么笑?笑什么?然而广播娱乐节目在诱发人笑的同时,首先要注意导向性和思想性。目前不少电台的娱乐节目内容浅薄轻浮.让人笑过以后没有回味,听过之后倍感无聊。这种缺乏思想、浅层次的感官刺激和享乐,只能算是“愚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