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修养是艺术家在思想、道德和知识技能等方面通过主观的努力,经过长期的修炼和培养所达到的一定水平和境界。思想修养、生活修养、文化修养、艺术修养对于每个艺术家都是必需的。画家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更需要进行修养才能成为真正的画家。20世纪中国画大师们十分注重修养,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成为新时期中国画坛学习的楷模、典范。  相似文献   

2.
什么样的人称之为艺术家?艺术家又应具备着怎样的修养?艺术工作者们怎样才能使之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3.
生活是作家的创作源泉,观察力则是艺术思维的触角,有成就的作家、艺术家都善于从观察入手,了解现实,反映社会。法国名作家福楼拜在谈到作家的修养时,是非常重视艺术观察力的锻炼的。他指出真正艺术家必须“首先是一个观察者,而观察的第一个特质,就是要有一双好眼睛”。这就是说,世界是千变万化,奥妙无穷的,艺术家能否发现生活的美,捕捉到生活中美妙动人的形象,关键要善于观察,具有深邃敏锐  相似文献   

4.
苏允波 《文教资料》2008,(24):50-51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传统功力、文化底蕴、精神修养及人格品性的映照与折射,凝聚着艺术家无限真挚的情思感受,一件优秀艺术作品的诞生正是诸多方面合力的结果,而其中,艺术家的自身修养与气质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不是艺术的,正犹如同是一块顽石,这个人能把它雕成一座伟大的雕像,而另一个人却不能使它"成器",分别全在性情与修养。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6.
艺术家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作品的艺术质量,因而要求艺术家要有深厚的思想修养和艺术修养。笔者概括提出了艺术家的素质结构。艺术家的素质由五个方面构成———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理想、深厚的文化素养、丰富的生活积累、超常的艺术思维活动能力,精湛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才能。  相似文献   

7.
一个复仇题材的作品应怎样表现才能具有人文及美学价值?这是复仇类题材创作的基本问题。它十分考验一个艺术家的美学修养及人文素质。在陈凯歌导演的《赵氏孤儿》中,庄姬的临终托孤之言象征该片虽已升到美学之堂,但整个影片的表现却最终没有进入美学之室、抵达一种人文精神的灵境,这是非常令人可惜的。  相似文献   

8.
文学艺术家搞创作,需要多方面的修养:深厚的生活积累,渊博的知识,当然是首先的也是最基本的修养;而精熟的艺术技巧,进步的思想,高尚的人格,更是缺一不可。那么,艺术技巧、思想和人格三者之间,其关系到底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9.
工笔人物画具有"写实"性,但同时具有"写意"性的艺术特征。其主要表现在将笔墨,自然与人格修养融合统一,艺术家将自然与情感融合在一起,以便在作品中表现一种自由灵活不受空间时间限制,能体现中国美学内涵的沉静、深邃、抒情之艺术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0.
论绘画语言及美的形态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个人的心灵都积存各种感受,或雄健或温柔或粗野或激荡或狂乱或感伤或静谧或流畅或苦涩,但一般人不会把它们变成某种美。这些感受在人的心中朦胧杂乱混在一起,而艺术家做的正是——从个人的修养、气质出发,把某一种感受提出来,并着意强化,夸张的表现出来,凝聚为一种美。当它变为某种美,就富于魅力、感染力,美就是艺术家对生活  相似文献   

11.
正确的观察方法是艺术家的思想修养、艺术修养、艺术实践经验和熟练技巧融合的结果,是生活对画家的启发,是画家对艺术的思考所形成的理论。在教学中要努力使学生明白,不能就方法问题去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艺术总是离不开生活的,犹如各种绚丽多姿的鲜花离不开肥沃的土壤一样,否则,花就根本不可能生长,这是常识,也是真理,由此,也足见艺术家深入生活的必要性。可是,这里又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同一块土壤,却会出现各种不同的花呢?有的是雍容华贵的牡丹,有的却是质朴素雅的兰花呢?……为什么有的土壤却又是什么花都长不出来的。原因不是别的,而是因为艺术不仅需要生活,还需要心灵,它不仅是生活之花,而且更是生命之花。艺术家不是工匠,艺术创作也不是凭借自己的技艺对生活进行刻板的模仿。艺术创作是一种生命活动。在作品中,总是渗透着艺术家的血  相似文献   

13.
庄子是先秦时期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在他及其后学著作《庄子》中,庄子以自己切身的艺术体验对文学、艺术作了深刻的论述,特别是关于艺术家修养的思想(如艺术家的人格理想、艺术家的真性情等),论述更是独到精辟。发掘和探讨这一思想对更好地理解庄子的文艺思想和对当前的文艺创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象征艺术愈来愈受到文学艺术家的重视了,这是文学艺术的创作方法趋向诗化与多样化的一种表现;是艺术表现能力与水平要求提高,以便更好地反映丰富多采的社会生活的一种显示;是作品追求寓意感、暗示性、哲理味的一种反映。其实,象征艺术也是文学艺术家艺术地把握世界(包括自然、社会与精神对象)的一种主要手段与方式。它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以表明与之相近似的某一抽象的概念或思想;它常被用来暗示  相似文献   

15.
张大千是一个性格豪爽、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他的生活充满了传奇色彩,其具有多方面的修养,人物、山水、花鸟都有极高的造诣,尤其是创泼墨、泼彩法,在山水画表现方法上作了重要的开拓。  相似文献   

16.
宗炳是虔诚的佛教信徒,具有深厚的佛学修养,也是一位卓越的艺术家,对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特质、规范颇有建树。宗炳的绘画理论和佛教理论印证了其艺术家与佛教信徒双重身份之间关系密切,对其作品艺术风格的形成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7.
昆曲是一种雅化的戏曲,是一门包含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元化艺术元素的综合艺术,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昆曲演员要想演好昆曲,必须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一个演员最后能不能在台上站得住,能不能成为艺术家,最后拼的就是这种文化修养。一方面要多读书,夯实文学功底,打好文化的基础;另一方面,要广泛学习其他艺术,触类旁通。提高文化修养的途径是潜心读书,以学养戏;不囿门户,虚心求教;博采众长,转益多师。  相似文献   

18.
任何一个艺术家的艺术风格,都与其生平、思想息息相关.正是不同的社会生活,历史环境,个人性格特点以及其无可逃避的生活历程,造就了不同的艺术家,给了他们不言而喻的丰富内涵.作为明末清初的著名书法家,傅山历经明朝衰亡之痛苦和归顺清朝之无奈,在其书风中明显表现出了一种从理想化的圆转流丽到“法乎自然”的凝朴磅砣的风格变化.  相似文献   

19.
易学宗师黄寿祺教授,以学术成就之博大精深而著名,同时他的书法艺术别具特色,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六庵先生以学者的身份而为书法艺术家之风雅,故观仰其墨宝,即可感受那字里行间流露着的学者修养与气度。  相似文献   

20.
艺术家的人生体验与艺术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创作归根到底都要表现艺术家感受和体验过的人生,而且须有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的映照;真切的生活及生命体验,是形成创作冲动及艺术生命的重要依据和前提。艺术家在不同人生遭际中生命体验的差异,对不同审美追求、创作风格的形成,产生很大作用;艺术家人生体验的深切独到与浮泛从俗之别,在艺术创作中有差异分明的体现。艺术作品的高质量,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则是创作者投入了高“成本”,那就是注入其真切的生活、生命体验,以及因此而生成对自然、人生独特的领悟与理解。这应该成为目前出现的某些艺术创作中的浮躁现象的一种启迪或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