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香港企业家黎智英带着《苹果日报》(《Apple Daily》)进入当时已经饱和的台湾报业市场。其对于台湾当局氛围和社会形式准确的把握,在版面内容上大胆手法的运用及颠覆传统新闻内容的全新主张,成功地行销了台湾版《苹果日报》。在"报网联动"的大背景下,《苹果日报(台湾)》也随之推出新的传播形式以应对新的背景趋势。  相似文献   

2.
《苹果日报》于2003年4月在台湾创刊以来,对台湾报业和印刷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从《苹果日报》来看台湾报业的现况,是一个有趣的角度。  相似文献   

3.
香港媒体大亨黎智英属下的壹传媒集团证实,他将进军台湾有线电视业,并延揽了马英九前幕僚、前台北市副市长金溥聪担任电视筹划行政总裁。黎智英认为,金溥聪了解传媒,工作和管理能力强,会为台湾电视界带进新气象。中时电子报报道,壹传媒台湾主席叶一坚透露,壹传媒已与台湾多家电视台洽谈购买事宜,有些电视台  相似文献   

4.
吴瑛 《新闻采编》2007,(2):16-18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台湾报业解禁以来,诸多不同党派不同风格的报纸纷纷创刊复刊,带来了台湾报业的繁荣。其中,《联合报》、《中国时报》、《自由时报》三张大报统治了岛内主流舆论十几年,而随着2003年香港《苹果日报》登陆台湾,报业市场四雄逐鹿格局逐渐形成。而其他带有财经、教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报人、报业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并以香港在近五十多年来兴起的三份主要报纸作为研究个案。查良镛在1959年创办《明报》,当时香港报业以政党报及小报为主,香港社会仍颇落后。林行止在1973年成立《信报》,正值香港经济起飞,社会重视财经信息。黎智英在1995年创立《苹果日报》,打破了报业闷局,但其编采方针又惹来不少争议。此后,三份报纸的路向和发展各异,这均和香港社会不同时期的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6.
追访苹果日报在差不多一年前一周刊的黎智英先生宣告进军报界,出版苹果日报。行内人士纷纷误会一《苹果日报》是报道Apple电脑的发展,当然这个误会很快被否定了,但另一个今行内人士震惊和兴奋的消息传出一《苹果日报》的出版制作将以全电脑化进行。这个消息一经传...  相似文献   

7.
追访苹果日报在差不多一年前一周刊的黎智英先生宣报进军报界,出版苹果日报。行内人士纷纷论会一《苹果日报》是报道Apple电脑的发展,当然这个论会很快被否定了,但另一个令行内人士震惊和兴奋的消息传出一《苹果日报》的出版制作将以全电脑化进行。这个消息一经传...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比《苹果日报》与《自由时报》在台湾开拓市场初期的策略,总结出了适合在台湾开拓报业市场的策略,试图为新报纸进入市场提供行之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台湾在上个世纪80年代“报禁”解除后,集团办报、个人办报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在高度企业化下,台湾报刊显现出了极具本岛特色的编排个性和新闻风格。本文力图通过对2008年9月23目台湾《中国时报》、《联合报》、《自由时报》、《苹果日报》进行编码、分析,一览台湾四大报业巨子在高度企业化下的办报特色。  相似文献   

10.
庄传伟 《声屏世界》2012,(1):134-135
站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这一充满希望的时间节点上,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迎来了成立十周年的华诞。这不同反响的十年,是新华报业实现较大跨越的十年;是新华报业服务大局更加有力的十年;是新华报业服务江苏最为给力的十年;是新华报业服务民生最为显力的十年。  相似文献   

11.
当布什下令将巡弋飞弹射向萨达姆总统府,美伊两国战火划破暗夜之时,一份报头上印着一只大红苹果的报纸,也点燃了台湾40年来前所未有的报业战。2003年3月20日傍晚,台北出现了难得一见的报童,吆喝着“开战了!开战了!”售卖《苹果日报》创刊前的抢滩快报。这份新报纸以简短的标题、夸张的字号、短得像是图片说明的内文、仿佛电视画面的大幅照片别具一格。另外,街上抬头可见《苹果日报》的巨幅玻璃帷幕广告,一丝不挂的港星钟丽缇置身一堆苹果中。《苹果日报》首次面市或许还未如它的广告词所说让人“一咬上瘾”,但不可否认刚登台就已给台湾读者…  相似文献   

12.
肖景辉 《传媒》2007,(1):18-21
中国报业走过了不寻常而又耐人寻味的2006年. 这一年,传媒学界和业界中关于报业的悲观言论依旧不绝于耳,"拐点论"、"抛物线论"、"冰河期论"等各种学说此起彼伏.中国报业从业者和前一年度一样,依旧聆听着国际国内"纸质媒体经营整体下滑"的舆论;依旧承受着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给报业广告增长带来的经营压力;依旧感受着新兴媒体"兵临城下"的紧迫形势……  相似文献   

13.
刘佳琦  刘杰 《传媒》2018,(9):54-56
随着媒介融合步伐不断加快,近几年来,多家媒体充分运用电视媒体的优势,积极吸取当代新媒体动漫传播经验,开创了电视新闻节目运用动画模拟形式的新格局,并称之为"动新闻"."动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技术驱动的新闻叙事方式,目前已被诸多媒体广泛应用.从2009年台湾《苹果日报》的"动新闻事件",到2015年新华网新版上线并引入"动新闻"模式,这一变化过程无不体现了媒介融合时代新闻制作与传播形式的重要变革趋势.基于此,笔者通过对"动新闻"出现的社会必然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融媒时代"动新闻"实践的三种模式(《苹果日报》、新华社、《新京报》模式),以此凸显"动新闻"在新闻传播及时性、真实性、新闻道德伦理、新闻版权界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台湾《苹果日报》在其网站上推出的动新闻为研究对象,采用媒介生态学理论作为分析框架,通过对动新闻事件始末的梳理及对台湾媒介生态的考量,对动新闻的产生原因、管制困境和生存背景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台湾动新闻是台湾媒介生态失衡发展的产物,它的存在反映了台湾媒介生态的现状和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新闻导刊》2008,(2):56
日前,新华传媒收购了上海智高广告公司、上海嘉美信息广告公司、上海杨航文化传媒公司等3家专业广告代理公司。这3家广告公司分别是《新闻晨报》、《申江服务导报》与《新闻晚报》、《Ⅰ时代报》的媒体总代理。此前,自新华传媒向解放报业集团及中润解放广告定向增发之后,又以5000万元对新民传媒进行增资并成为控股股东。  相似文献   

16.
《传媒观察》2015,(3):64
《壹读》杂志近期宣布停止纸质印刷版发行。此举再次引发业界对纸媒前景的关注。《壹读》是壹读传媒旗下的一本新闻生活类杂志,于2012年8月6日创刊,截至目前已发行50余期。《壹读》以其轻松、幽默、趣味的风格颇得很多年轻人喜欢,在新媒体的种种开拓性尝试也为诸多媒体效仿,曾被誉为"当下最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杂志"。《壹读》方面表示,纸质杂志的大规模发行消耗了太多的精力,未来将会把这些精力用在更有效率的互联网产品上。除了杂志之外,《壹读》  相似文献   

17.
2009年底,台湾《苹果日报》推出的"动新闻"在新闻伦理方面受到了业界、学界的广泛谴责。然而,技术是中性的,跟随传播科技日新月异,在应对新媒体数字汇流的大潮时,报道者应该更多的思考如何将这种可视性强、报直观的技术手段与制播新闻相结合,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特别是21世纪以来,我国新闻报道事业进入全新的发展时代,以互联网、智能手机为载体的各类新闻如雨后春笋,受众对于新闻的需求量激增。本文主要使用文献分析法,结合笔者赴台交流学习的亲身体验,重点分析"动新闻"的发展空间和台湾地区给与大陆的借鉴。传媒机构应当在符合"新闻伦理"的前提下,规范"动新闻"的使用,使其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传播新闻正能量,为受众带来视觉新闻时代的新体验。  相似文献   

18.
台湾在上个世纪80年代"报禁"解口除后,集团办报,个人办报如雨后舂笋般兴起.在高度企业化下,台湾报刊显现出了极具本岛特色的编排个性和新闻风格.本文力图通过对2008年9月23日台湾<中国时报>,<联合报>、<自由时报>、<苹果日报>进行编码、分析,一览台湾四大报业巨子在高度企业化下的办报特色.  相似文献   

19.
<正>1995年1月1日,中国第一张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创刊,开启了中国报业"都市报时代"。2014年12月,华西都市报发布媒体融合"i"战略,明确提出站在传媒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再创业、再出发。20年,《华西都市报》从一张报纸发展为华西传媒集群。目前已经形成以《华西都市报》为主轴,拥有华西都市网、华西城市读本、华西社区报、8小时购物网等多个单元的全新媒体矩阵。华西传媒集群媒体融合"i"战略是系统地重构和创  相似文献   

20.
台湾报业在竞争激烈的媒介市场、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多元碰撞的文化背景中生长,独特的生态催生出鲜明的个性。本文以《联合报》、《中国时报》、《自由时报》、《苹果日报》四大报为样本,从视觉特色、文本特色、语体特色三个角度归纳台湾报纸的标题特点,并分析其所具备的文化特征和产生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