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蚕怎么了     
一大早,学生李飞手捧一条蚕,急冲冲地来找我:“老师,我的蚕是怎么了?”我一看,这条蚕通体发亮,到了吐蚕丝的时候,可是头部比其他蚕要粗,像水肿了一般,并有力地左右摆动着,好像非常痛苦。李飞焦急地说:“前天有一条这样的蚕,我把它扔了,今天又出现了这样的一条,它是怎么了?”  相似文献   

2.
名人自喻     
曹操自喻为“老马”。他的诗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关汉卿自喻为“铜豌豆”。他如是说:“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锤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自喻“磨刀石。”他这样说:“我不如起个磨刀石的作用,能使钢刀锋利,虽然它自己切不动什么。”恩格斯自喻为“山泉”。他如此说:“一股汹涌的泉流,呼啸着独自奔出山谷。枯树在它面前轰然倒下。它就这样给自己冲开一条大道。我也将和这股山泉一样,给自己开辟一条道路。”居里夫人自喻为“蚕”。她说:“那些蚕细心地工作着、不懈不…  相似文献   

3.
1、蚕是一种小小的青虫,胖胖的身体,嫩绿的腰肢,整天埋头吃着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2、然而过了一个月,蚕都销声匿迹了。蚕肚里的丝在吐完之前,它们化成了一个蛹,并且吐出丝,一层一层地把自己包绕起来,筑成了一个圆形房屋——茧,蛹则藏匿其中。3、于是古人说它  相似文献   

4.
老牛和蜗牛     
清晨,太阳刚从天边升起,老牛就开始耕田了。由于它干得很卖力,汗水一滴一滴地滴在了田间。忽然,传来“哎呀”一声,“怎么下雨了?真讨厌!”老牛闻声低下头一看,一只蜗牛正打着哈欠,还没好气地说:“你这老东西,干吗弄醒我的好梦?”老牛淡淡地说:“对不起,我在耕田。”蜗牛骄傲地说:“哼!你以为你的力气有多大?看!我能背起我这‘房子’呢!”老牛不以为然地说:“我的力气为他人服务,而你呢?只是为了自己。”蜗牛听了老牛的话,红着脸背着自己的“房子”灰溜溜地走了。老牛和蜗牛$江西师大附属小学三(3)班@王家嵘  相似文献   

5.
一天中午,我到表哥家,看见表哥养了好多蚕,就跟他要了几条。表哥说:“给你可以,但我们要比一比谁的蚕先生卵。”我答应了。回到家里,我把蚕放在一个盒子里,摘来一些桑叶,擦得干干净净,剪得又细又匀,均匀地撒在盒子里,每天换一次,非常小心地照料着它们。就这样,蚕一天天地长大了。一天,我看见一条蚕躺着一动也不动,以为它准是死了,就把它扔了。又过了几个星期,蚕开始结茧了,有白的,有黄的,我高兴极了,把所有的桑叶都拿出来,再把蚕茧轻轻地放下去。几天过去了,蚕茧里钻出一只只小“蝴蝶”,我诧异极了,怎么蚕全变成蝴蝶了?是不是表哥给我的蚕有…  相似文献   

6.
剥蚕豆     
放学回家,我就看见了爸爸今天买回来的菜,它们都是蚕豆的绿房子——豆荚。许多看不见的蚕豆们还在绿房子里面睡觉呢。爸爸见我对豆荚产生了兴趣,就说:“喜欢不喜欢吃?”我说:“喜欢。”没有想到就上了爸爸的当,爸爸指着一堆“蚕豆的房子”说:“喜欢的话就给我把它们剥了。”爸爸还给我示范了一下,他就去忙其他的事了。  相似文献   

7.
识字激趣     
在组织学生学习生字的时候,我常常鼓励他们自己想一些办法记住那些自己一时难于记住的生字。学生们真会动脑筋,他们的一些新奇想法常常感动了老师。例如学“寺”,他们会说,寺庙很小,建在一寸土这么大的地方。记“遍”字时,他们会说,在一条船上有一座很高很高的房子。记“归”字时,就有人说,一把剑把太阳的一条手臂砍断了。  相似文献   

8.
一天,孙子用积木摆了一座如图1所示的“房子”。我问他:“积木是什么样子的呀?它们有几个?”他说:“方形的,三个;三角形的一个呀!”接着他告诉我,老师只问了他们每个积木的颜色和软硬。  相似文献   

9.
春蚕     
一天,妈妈买回两条乳白色的小东西——春蚕。看着春蚕,我不禁想起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蚕,这个小生灵,为什么值得人们如此称颂呢?两条蚕在大口大口地吃桑叶,发出诗一般的声音。我的心快要按捺不住了,想早点儿看看它们怎么吐丝。每次观察蚕,我发现它都在吃桑叶,难道这就是它的工作吗?这样的工作未免太枯燥了吧!我不由疑惑起来:“这么好吃懒做的东西,值得人们称颂吗?”几个月后,蚕终于吐丝了。奶奶用麦秸秆扎成一座“山”,蚕上“山”了,慢慢地吐丝,最后把自己包在丝里,变成了茧。我仔细地观察着蚕茧。时间过得太慢了…  相似文献   

10.
驴子的围墙     
水牛、驴子、白马是邻居,他们的房子靠得很近.房子前面是一条清澈的小河。 驴子运来许多砖.砌起了围墙.把自己的房子圈在中间。水牛和白马来到驴子的围墙边,看着围墙直摇头。驴子看了一眼水牛和白马,说:“你们为什么摇头,难道我砌的围墙不牢固、不漂亮?”  相似文献   

11.
《中学理科》2009,(10):10-10
小时候曾经流行过养蚕。在校门口拐角的角落处,几个小贩提着一笼子幼虫和嫩叶,兜售着一个个破蛹成蝶的理想。我缠着母亲买了十来只,搁在家里养着。我是多么想看到它们破蛹的双翼,可惜顽皮的我怎么懂得养蚕的艰辛。不久,它们都死了。母亲说:“你们这些孩子,也只是闹着玩儿。”那一晚,我失眠了,想着那破蛹的双翼。  相似文献   

12.
“破”茧     
我养了十二条幼蚕,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后来,蚕吐出洁白的细丝把自己包裹住,像是给自己修了一座坚固的城堡。过了一天又一天,它们躲在里面就是不出来。这可把我给急坏了,该怎么办呢?第二天下午,我放学回家,拿起一个仔细观察了一会儿,心想:"啍,都怪你个  相似文献   

13.
养蚕记     
去年的一个春日,我在三表哥的房间里看见7笸箩蠕动着的白色小生灵。我摸不准是什么东西,就问三表哥:“强,笸箩里是什么呀?”“蚕呗!”他回答。“能给我几条,让我也养一养吗?”我又问。“可以,随便拿吧!不过要记住,蚕要吃桑叶,还要有暖和的阳光。”表哥很仔细地叮嘱着。“记住了!”我信心十足,挑出几只小蚕放进塑料袋,带回了家。我把小蚕小心翼翼地放在爸爸的大鞋盒里,并把强给我的桑叶喂给它们吃。它们吃得  相似文献   

14.
养蚕     
四月的一天,我和外婆去买菜。看见一个老奶奶正在卖一些爬在绿叶上的小虫子,我问老奶奶:“这是什么?”老奶奶说:“这是蚕呀!”我立刻想起了《蚕妇》这首古诗。于是,对这些小蚕有了兴趣。便想买些亲自喂养。外婆同意了我的想法。我们选了十条蚕买下了,老奶奶还给我一大堆  相似文献   

15.
奇妙的根     
一、设计意图有一次,我带幼儿去秋游。孩子们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看见了高高低低的房子,房子的墙脚下铺满了一根一根奇形怪状的木头,大家被这些木头深深地吸引了,有的说:“这根木头像一条蛇”,有的说: “这根木头像一根拐杖”,还有的说:“这根木头像一只狮子”。我  相似文献   

16.
采桑     
那天正上课,一个同学偷偷塞给我一张纸。翻过纸的背面,竟是一片密密的小“芝麻”。同学说这是桑蚕,比篦麻蚕还要好呢。”那之前我见过篦麻蚕,专吃篦(bì)麻叶,蚕身长得也不好看,可小朋友用两本画书才换了两条。这些小“芝麻”粒,会不会变成一条条白白的活物呢?同学说,等吧,春雷响的时候,它们就被震醒了。于是我就天天有了一个秘密的盼望。终于在一天夜晚,远远传来一阵沉闷的声响。起初还疑惑,再听,可不就是雷声?赶忙光脚下床取小盒子来看,小盒子里的纸片片却没有任何迹象。那雷声更大了起来,雨也淅淅沥沥地响在了窗外。第二天早起再看,仍然…  相似文献   

17.
心愿 某一监狱的牢房中关了数名重刑犯。有一天夜晚,大伙在一块聊天,互相说着自己最想送给母亲的礼物是什么。其中一名犯人看着满天的繁星感叹地说:“我母亲如果有像星星这般亮丽的首饰一定会很高兴。”有一个犯人不屑地说道:“我的母亲如果有一间宽敞明亮的房子该多好啊。”  相似文献   

18.
收茧趣事     
钟诚 《科学课》2009,(5):27-27
我和孩子们在收获蚕茧的一周中,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让我受益匪浅。 1.“提前降临”的蚕茧 通常,蚕的一生要经过四次蜕皮,到五龄蚕后,便会吐丝结茧了。我们在养蚕过程中,却只观察到蚕的两次蜕皮,后面的蜕皮持续了近一周的时间。正当我纳闷这些肥胖能吃的“宝贝”怎么还不见“眠”的迹象时,有学生来向我报告:“有两条蚕吐丝了!”  相似文献   

19.
收茧趣事     
我和孩子们在收获蚕茧的一周中,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让我受益匪浅。 1.“提前降临”的蚕茧 通常,蚕的一生要经过四次蜕皮,到五龄蚕后,便会吐丝结茧了。我们在养蚕过程中,却只观察到蚕的两次蜕皮,后面的蜕皮持续了近一周的时间。正当我纳闷这些肥胖能吃的“宝贝”怎么还不见“眠”的迹象时,有学生来向我报告:“有两条蚕吐丝了!”  相似文献   

20.
蚕儿·我     
妈说生我的那年村里开始养蚕,家里开始养蚕,也开始养我。我说我是一条蚕吧,只有这样才能解释我为什么如此的眷恋着那大片大片的桑林,沉醉她那泛着清新的翠叶,迷恋那折掉桑叶后的股股汁液。妈说她多么希望我像一条蚕,因为蚕儿是如此的洁净,妈说她想让我永远“洁净”,我说我会的。“我不吃油腻的东西,这样可以保持我身体的清洁,我不做不可及的梦,这样可以使我的睡眠安恬……”三毛如此娓娓道来。我喜欢三毛,也许她有点像蚕吧。妈说蚕是见不得脏的,见了,便会死去。每到喂蚕时,村里到处弥漫着消毒液的气味,淡淡的,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温馨。蚕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