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届中国·邯郸"汉代赵国与邯郸文化国际论坛"于2014年10月19—22日在古都邯郸隆重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70余位专家学者云集邯郸,共同探讨汉代赵国与邯郸文化。会议期间,与会专家从军事、地理区域、历史人物、文化、碑刻、宗教、土地制度、编年等诸多领域对汉代赵国期间的文化进行了探讨。会议中各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得到了交流与讨论,不仅全面地展现了邯郸地域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而且推动了邯郸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邯郸成语典故文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邯郸有丰富的成语典故文化资源。有关赵文化的成语典故是邯郸成语典故的主体和核心,邯郸成语典故以其高度精练的语言浓缩了赵文化的各方面的历史信息。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有学者开始搜集成语典故,到20世纪80年代末逐渐提出了“成语典故之乡”的概念。收入邯郸成语典故的根本原则,应看其典故内涵与邯郸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历史)、地城或邯郸人物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  相似文献   

3.
成语典故文化是邯郸文化中具有鲜明特点的一个文化现象,在邯郸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全国也有者广泛的影响。因此,开展对于邯郸成语典故文化成因的分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里,笔者不揣浅陋,拟从政治、经济、文化、地域等方面对邯郸成语典故文化形成的原因进行概括性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唐诗与邯郸文化研究属于唐诗与地域文化研究的领域。虽有学者把唐诗作为史料进行历史研究,或者将有关邯郸文化的唐诗进行编选,但都未能在《全唐诗》的全部范围内,搜集整理有关邯郸的诗歌,进而深入考察分析。尝试从这一内容进行论述,以邯郸本土诗人及其创作和以邯郸历史文化作为核心的外来流寓诗人创作进行论述分析,希望填补《全唐诗》与邯郸文化研究领域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2014年10月19日至21日,由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参与主办的"汉代赵国与邯郸文化"国际论坛在河北省邯郸市隆重举行,来自中、日、韩、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从赵国历史人物及相关事件、汉代赵国政治经济、汉代赵国思想文化、邯郸历史文化等五个方面交流讨论了"汉代赵国与邯郸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对推动汉代赵国与邯郸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世界上保持历史文明和文化传统薪传不息的国家,对人类历史的进步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中国也以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赢得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赞赏。对此,每一位中国人都会感到骄傲和自豪。位于文明古国的腹心地带的邯郸,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荣,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系统、深入地研究邯郸地方史,探索其发展的规律性,考察它在整个中国历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反映邯郸劳动人民及其杰出的代表人物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发掘和弘扬燕赵文化,发扬和继承(晋冀鲁豫)边区文化,发展和创造适应改革开放的当代文化,编一部《邯郸历史大事编年》,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古城邯郸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邯郸文化是燕赵文化的主干部分与杰出代表.董海林研究员、李广教授主编的<邯郸文化脉系>一书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后深受学苑与社会各界好评.的确,这是一部内容翔实、视角新颖、涉猎广博、论证周严、思想丰赡的好书.  相似文献   

8.
文章围绕邯郸历史文化的十个方面内容,依据史实,在梳理中加以分析、总结,并提出关于历史文化资源利用方面的一些建议和观点。  相似文献   

9.
文章围绕邯郸历史文化的十个方面内容,依据史实,在梳理中加以分析、总结,并提出关于历史文化资源利用方面的一些建议和观点。  相似文献   

10.
深入开发利用邯郸历史文化的当代价值,对于激活邯郸旅游文化产业,推动邯郸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有重要意义。从“以重要人文景观为载体挖掘历史文化新亮点”和“以各种宣传活动为契机展示历史文化新亮点”两方面阐述了邯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内容、手段、方法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
浅释"邯郸"     
历史文献中最早记载"邯郸"二字的是<国语·鲁语>中的"与邯郸胜击齐之左"和<春秋·谷梁传>中的"织絇邯郸"."邯郸"地名的形成诸说并存.张晏认为"邯郸"是由"甘单"二字从邑而来.本文认为"邯郸"一名来源于"邯(丹阝)","邯(丹阝)"源于"甘丹","甘丹"是"甘"地与"丹"地之间的地域名.大约在商代武丁时期甲骨文中就已有"甘"地之名,最晚在春秋后期已有"甘丹"之称,并写作"邯(丹阝)",战国时期继续延用,约在战国晚期"邯(丹阝)"嬗变为"邯郸".其大致演变链条为甘丹-邯(丹阝)-邯郸."甘"地在今林州市,"丹"地在今高平市.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晋国和赵氏地域范围的不断发展扩大,造成了"甘丹"范围的演变,形成了后来的邯郸."丹"字演变为"单"的原因,可能是避讳赵王丹所致.  相似文献   

12.
今天研究赵文化,不仅在于认识赵国历史的特殊性和它的文化因素,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体现邯郸未来城市发展所反映的文化风貌.通过深入挖掘赵文化的深刻内涵,探索形成未来邯郸城市鲜明的特色,即具有"战汉遗韵"与生态环境较好的现代化都市.  相似文献   

13.
《邯郸记》这部戏剧一方面极力渲染了邯郸之地的人杰地灵,另一方面又通过卢生的波折命运,表现出赵文化中勇武任侠、放荡游冶的特点。因此,《邯郸记》不仅是黄粱梦故事的精华所在,同时也是一部彰显地域文化的杰作。  相似文献   

14.
我院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成语典故之都"——邯郸。邯郸是赵国、曹魏、北朝等朝代的都城,7300年的人类活动史,孕育了磁山文化、赵文化、磁州窑文化、太极文化等诸多文化形态。悠久厚重的历史积淀,丰富优秀的文化遗产,为学院将优秀地方文化与高职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营造"以文化人"的育人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邯郸是闻名全国,甚至在世界也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化历史名城,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但是邯郸市属于典型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市,旅游产业小市"。除了体制方面的原因,旅游纪念品缺乏特色,无法对国内外游客形成吸引力,也是邯郸旅游被制约发展的重要原因。通过分析邯郸文化资源、邯郸景区资源、工艺资源以及土特产品资源,提出邯郸旅游纪念品开发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成语典故文化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化现象之一,是与现代文化渊源关系十分密切的一种文化,同时也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文化体系。邯郸成语典故文化是这个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并以其丰富的内容、独有的特点成为中华民族成语典故文化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明珠。邯郸被称为"成语典故之都",很难再找到一个城市或地区的成语典故文化能与邯郸的这种文化相比拟。作为邯郸城市文化典型代表的邯郸成语典故文化有五大特征,研究和推广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邯郸成语典故的表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邯郸是中国成语典故之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邯郸的成语典故文化曾以多种形式展现于历史舞台上,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基于这种认识,本文拟从文献记载、戏曲传承、旅游开发、品牌打造几个方面予以阐述,以期对研究邯郸地方文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邢台学院学报》2014,(2):87-90
一个国家或政权都城的选址是在主要矛盾作用下权衡各方面综合因素的结果,而不是符合都城选址的所有原则。战国时期,赵国定都邯郸是因为这里具备作为都城的历史和经济基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军事优势,并适应了赵国向中原地区发展战略的需要。邯郸处于"四战之地"的地理位置又使其容易遭受外部威胁,带来都城沦陷的危险,赵国通过在信都建立陪都,在邯郸南部修筑长城等措施以弥补这一缺陷。  相似文献   

19.
2007年元月9日,邯郸文化资源与产品转化研讨会在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召开。来自我市有关部门和高校的领导、学者以及赵赐马酒业、上海秉宸投资公司、河北汉鼎文化公司等文化企业代表一起进行了研讨。院领导岳平、王志勇、郭文志出席了会议。会上还展示了《邯郸市新编地方志书总集(电子版)》和《赵文化论集》等成果。岳平在开幕致辞中强调,这次文化资源与产品转化研讨会的召开,对于我校更好地贯彻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的办学方针,提高创建全国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的水平,更好地发挥高职院校的功能,为邯郸乃至河北的…  相似文献   

20.
由邯郸市政府主办,邯郸市历史文化名城办公室、邯郸职业技术学院赵文化研究所、邯郸市博物馆承办的"2005(中国·邯郸)成语典故研讨会"12月16日至17日在古城邯郸召开.来自中国社科院、河北省社科院、河北省文联、北京大学、湖北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以及北京、山东、山西、河南和我省廊坊、邢台等城市的成语典故研究方面的专家、教授与我市成语典故研究方面的专家、爱好者共102位同志参加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邯郸市委宣传部、市委研究室、市文化强市推进办公室、市建设局、市文物局、市旅游局、市文联、市社科联等15个部门和河北工程学院、邯郸学院、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的负责同志.<邯郸日报>、<邯郸晚报>、邯郸电视台、邯郸广播电台、邯郸之窗等新闻媒体也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