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倾听百姓话语、传递民意民声"是民生新闻的一个特征,它与党中央提倡的"以人为本"、新闻"三贴近"基本一致。正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南阳日报·社区新闻》版应运而生。在编辑《社区新闻》版的过程中,笔者深切地体会到,记者、编辑必须要有民生视角、民生意识、民生情怀,才能做好民生新闻,才能让民生新闻成为报纸的亮点。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升民生新闻的公信力、美誉度、引导力,<佛山日报>提出"社会新闻民生化,民生新闻互动化"的理念,开通民生热线"83808380",几乎每天都有4个民生版,从解决问题角度出发,在人文关怀中不断提升民生报道影响力,也使报纸在市民中赢得了口碑.  相似文献   

3.
从2006年1月9日开始,<河北日报>在第10版"社会·民生新闻"版刊登了"民生调查--我期待的2006"系列报道,截止到2006年2月28日,已有五则系列报道与读者见面.  相似文献   

4.
民生新闻解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民生新闻是我国新闻媒体近年来日趋重视的一个新闻品种。 如今在报纸上,把民生新闻作为版口、栏目或专题的比比皆是。如上海新崛起的《新闻晨报》开设民生新闻版,被誉为中国晚报四小龙之一的《武汉晚报》在要闻之后即是民生新闻,《辽宁日报》将社会新闻细分四类,其中之一就是民生新闻,《新华日报》也辟有民生新闻版。有的新办报纸还将民生新闻作为主打新闻,如深圳特区报业集团于2001年8月1日  相似文献   

5.
“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倾听百姓话语、传递民意民声”是民生新闻的一个特征,它与党中央提倡的“以人为本”、新闻“三贴近”基本一致。正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南阳日报·社区新闻》版应运而生。在编辑《社区新闻》版的过程中,笔者深切地体会到,记者、编辑必须要有民生视角、民生意识、民生情怀,才能做好民生新闻,才能让民生新闻成为报纸的亮...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新兴媒体的风生水起,传统纸质媒体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过去那种地方党报一家独享市场、衣食无忧的风光日子不再。面对众媒体全方位多层面的激烈竞争,民生新闻的地位和作用尤显突出,民生新闻已成打造报纸品牌、拓展报纸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在报纸的生存和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河南《焦作日报》坚持"三贴近"原则,把服务民生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开办了《都市新闻》版和《社情民意》版,在民生新闻报道方面进  相似文献   

7.
在地市级晚报的社区新闻实践中,因为记者人数有限,采写民生新闻的同时很难深入社区、顾及更多社区.另外,社区分散且功能不全,社区新闻与读者的接触面不够广,读者认可度不高,稿源缺乏,社区新闻版就成了"鸡肋"版面.地市级晚报的社区新闻版如何办才能赢得读者喜爱?  相似文献   

8.
姚娟 《新闻知识》2013,(2):23-24
"后民生新闻时代"、"公共新闻"、"大民生新闻"三个概念,是与电视民生新闻相关的三个关键词。"后民生新闻时代"似乎在宣告电视民生新闻的终结,"公共新闻"、"大民生新闻"则指出了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之路。无论电视民生新闻的前景如何,其民本取向的精神内核不能丢失。  相似文献   

9.
国际金融风暴袭来,金华只报综合新闻版围绕"日报中的晚报"版面定位,紧扣就业这一民生焦点问题,推出"贴近民生关注就业"系列报道,在政府与失业群体、企业之间搭起一个沟通互动的平台,就金融危机下的党报民生关怀作了一次有益的实践.  相似文献   

10.
改扩版后的湖北日报,民生关注版块包括新闻版:社会新闻、民意民声;专副刊:健康、网事聚焦、读者、夕阳无限、法治湖北、监督等。这些版面分属于不同部门,有不同的责任编辑,各有千秋,各具特色。根据分工,新闻版面由社会新闻中心承担,我的主要工作是与责任编辑李先宏一起做好民生新闻版的服务工作,同时也承担了一些新闻外采任务。今天主要汇报关于民生新闻的基本情况和思考。通过半年创新实践,本报的民生新闻版已初步形成大气爽朗的鲜明风格,以人为本的版面特性。我们较好地完成了编辑部交办的规定动作,如妇女儿童发展十年规划解读、"骂汉门"事件、学雷锋活动系列宣传专版等:推出了一批可读性强、服务性强的系列报道、深度报道和平民典型,如毕业季找工记、记者行走社区15分钟卫生服务圈、消防连着你我他、  相似文献   

11.
电视媒体过分追求收视率,加之民生新闻自身存在的局限,使得民生新闻走向"后民生时代"。从民生新闻的改革中,可以看出民生新闻的发展应当是朝着公共服务与人文关怀的方向,将民生新闻逐渐发展成为公共新闻。  相似文献   

12.
民生新闻:践行"三贴近"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武 《青年记者》2007,(15):9-12
民生新闻是多种标准共同作用的结果,提升民生新闻品质,实现由"小民生"理念向"大民生"理念的转变。民生新闻是阶段性的产物,在民生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之后,重点将转向公共新闻。  相似文献   

13.
搭建"民主促民生"的最佳传播平台,拓宽民生新闻的信息来源,提升民生新闻的报道品质是新闻媒体的责任.尤其是对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议题,要搭建民意平台,通过发扬民主特别是基层民主来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近两年来,杭州电视台<新闻60分>和<明珠新闻>等民生新闻栏目将"民主促民生"机制作为民生新闻提升的一个突破口,围绕民生议题,和政府部门建立合作机制;注重市民互动,丰富民生预设议题的表达形态;强化"媒介公民"意识,优化舆论引导,进一步提升了民生新闻的品质,扩大了民生新闻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张市级党报,承担民生报道重任的《阜新日报》专门设立了民生部,开辟了民生版,力图求新求变,走亲民路线,倾力打造读者必读的民生新闻。民生新闻的存在,拉近了报纸和百姓之间的距离,受到了百姓的青睐,使其公信力和号召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那么,怎么才能采写好民生新闻呢?  相似文献   

15.
"关注民生服务民生"是所有都市类报纸侧重的主题。民生的内容极其广泛,从何处入手,找什么角度,掌握怎样的尺度?做到既为百姓说话,推动解决问题,又要做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办报者绞尽脑汁的事。民生新闻在哪里?我们服务的平台怎么搭建?社区成为我们的首选。搭建为民服务的平台《葫芦岛晚报》开设了社区新闻版,抽调精兵强将组建社区新闻部。几年来,竭力践行"服务民生"的办报宗旨,意在报纸与社区居民之间形成良性互动。记者长年在社区中采访,一方面与社区干部和居民面对面,另一方  相似文献   

16.
民生新闻的平民性、广泛性决定了主持人对于民生新闻栏目独特的驾驭形式及稿件的处理方式。本文分析了受众需要的民生新闻的特征,民生新闻为何需要主持人"说"出来?同时归纳了各种"说"错了的表现,对如何说好民生新闻提出了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从严格意义上讲,民生新闻是社会新闻的一种创新,一种延伸。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虽有较多重合之处,但民生新闻无论从新闻内容、采写角度,还是表达方式等方面,都更凸显其"平民视角、服务为本"的"民生"理念。那么,民生新闻如何从普通百姓的视角,有效地发挥服务百姓的社会舆论监督、信息传播等功能?以下将作四个方面具体阐述。(1)从平民视角采写民生新闻民生新闻的报道内容基本是与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息  相似文献   

18.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报道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2010年11月起,温州都市报推出"都市新闻·民生"版,在版式、内容上大胆创新,在文章和标题处理上力求"接地气",体现了"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着重突出民生新闻的地域性、贴近性、人文性,创新了民生新闻的价值和品质。  相似文献   

19.
民生新闻是新闻宣传"三贴近"的具体实践.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在2004年创办了以民生新闻为主体的大型新闻资讯栏目"民生大参考".之所以称为"大型",是因为该栏目从规模到结构,从形态到语态都打破了以往新闻栏目的模式.新闻取舍标准紧紧围绕"五度"展开,创造了民生新闻比较鲜明的特色.时至今日该栏目仍然在发挥着重要影响,在本土观众中享有较高声誉."五度"标准也成为众多民生新闻栏目的标尺.  相似文献   

20.
正所谓"政务新闻",即党政领导人的活动、会议和职能部门出台的政策、法规等文件,这是不是新闻?里面有多少是新闻?日报的一般做法是多刊登让领导满意、让职能部门满意的政务新闻,晚报则把精力放在"社会新闻"上,放在为读者的生活服务上。随着媒体格局的变化,晚报也在更加重视政务报道,以期提升晚报的权威性和公信力。2013年1月起,《苍梧晚报》新一轮调版,尝试着将政务报道民生化操作,遵循新闻规律,及时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及职能部门的政务活动中,获取老百姓最关心、最关注的"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