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计菊仙 《江西教育》2000,(10):44-45
小学生学习应用题首先接触的是一步计算的,由于它的结果可以直接求得,比较简单。接着学习两步计算的复合应用题,它的结果就不能直接一步求出了。也就是说不能依据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立即求出问题的答案。在解题过程中首先感到困惑的就是应用题的条件与问题之间存在着“分离”现象。如“小红上午看书8页,下午比上午多看2页。这一天她一共看了多少页?”题目中给出的两个条件“上午看书8页”和“下午比上午多看2页”,只能求出下午看书的页数,而这正是题目中没直接告诉我们的那个“条件”,有了这个条件才能最后求得问题的解答,但对于这…  相似文献   

2.
一、抓好两步应用题教学解答两步应用题.必须揭示陷蔽在题中的中间条件,这是解复合应用题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在思维方式、方法和技巧等方面,两步应用题教学也直接影响学生对复合应用题的学习。因此,两步应用题教学是复合应用题教学的关键,搞好两步应用题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在“一步”向“两步”的过渡中感知中间问题。如果说学生解答一步应用题到解答两步应用题在认识上有一个质的飞跃的话,那么连续两问应用题则是它们之间由量变到质变的桥梁。在学两步应用题*瓤,通过一题两间(连续提问)的方式,习以帮助学生…  相似文献   

3.
季月芝 《河北教育》2002,(12):26-27
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小学生学习应用题首先接触的是一步计算的应用题,由于它的结果可以直接求得,比较简单。接着学习两步计算的复合应用题,它的结果就不能直接一步求出了,也就是说不能依据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立即求出问题的答案。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首先感到困惑的就是应用题的条件与问题之间存在着“分离”现象,不能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找准中间问题。这种困惑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1.习惯于学习一步计算应用题时形成的思维定势。在学习一步计算的应用题中,…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教材中两步应用题设置的量占有重要的比重。众多的应用题以不同表现形式贯穿在教材的始末,成为数学教学中的难点、重点。低年级学生分析能力和解应用题的能力较低。两步应用题教学在小学应用题教学阶段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如果学生对两步应用题学得扎实,解题技巧熟练,以后学习复合应用题就有了良好的基础。围绕重点,引进新课。两步应用题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找出“中间问题”。每一道两步应用题都是由两道相关联的一步应用题组成的,根据两步应用题和一步应用题的互相联系,教学时,我围绕教学重点,采用“拼题法”把两道一步…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与教材简析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材第6~8页),是在学生初步学习了“连续两问”的应用题之后进行教学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由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复合成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过程,了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本结构;知道有些不能通过一步计算直接求得结果的应用题,可以先求出“中间问题”的答案,用两步计算求得结果;初步学会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相似文献   

6.
两步应用题的教学在整个小学应用题教学中处于承上启下功地位。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在已学一步应用题的基础上,了解两步应用题的基本特点,理解数量之间的复合关系,掌握分析思考的方法,形成相应的认知结构,那么,继续学习三至四步的复合应用题也就不会感到困难了。因此,搞好两步应用题的教学,历来受到教师们的重视。 解答两步应用题,需要提出一个中间问题,即明确“先算什么”。对小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难点,也是解题思维的一个质的飞跃。为了给教学两步应用题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一步应用题教学的后期,应当有计划地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一系  相似文献   

7.
“应用题”总复习建议师桂清解答应用题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六年级复习的主要目的。应用题复习内容有:简单应用题;两步应用题;复合应用题;列方程解应用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和比例应用题...  相似文献   

8.
复合应用题是要通过两步或两步以上计算才能解答的应用题,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应用题复合而成的。学生必须在全面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才能找到解题方法。为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答复合应用题的能力,教师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一、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复合应用题中最简单的是两步计算应用题。在教两步计算应用题之前,应进行简单应用题的综合复习。复习时,举出每一种数量关系的例题,要求学生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以及怎样计算,使学生对简单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等有一个全面而又比较清楚的认识。并且注意抓好分析与综合训练[如分析训练:要求两班人  相似文献   

9.
两步计算应用题是一步应用题的发展,是多步计算的复合应用题的基础。打好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知识基础,对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解次实际问题的能力起着积极的作用。下面以六年制义务教材第五册第四单元“两步应用题(80一99页)”为例,谈点个人的教学浅见,供  相似文献   

10.
分析应用题要多问“为什么”有些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不去教给学生分析方法,而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类型。这样,学生就打下了机械分析应用题的烙印,当遇到条件和问题有变化的题目时,就会出现错误。特别是两步应用题,不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他们就不能正确解答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两步应用题的教学要重视结构训练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朱滇生所谓应用题的“结构”,指的是条件与条件间的联系、条件与问题间的联系。一步应用题的结构特点是条件与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只有直接的联系;两步应用题的结构特点是条件与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既有直...  相似文献   

12.
一、实验目的 1.复合应用题是应用题教学中的难点,两步应用题又是复合应用题教学的重点。两步应用题学好了,多步应用题就可迎刃而解。研究寻求教学两步应用题的最佳方法,对提高小学阶段应用题的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统编教材在编排两步应用题时,大多是采用“教一例,练一类”的方法,习题题型变化不多,学生套题解题的现象十分严重,灵活解题的能  相似文献   

13.
从解答简单应用题到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有一个质的飞跃 ,两步应用题同简单应用题比较 ,不仅条件的数量增加了 ,而且已知条件及已知条件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复杂了。特别是已知条件与问题不像简单应用题那样明显对应着 ,学生要根据题里的已知条件 ,找出中间问题 ,才能解答。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怎样使学生顺利地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下面谈一下具体作法和浅见。一、加强基础训练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可以让学生循着一步应用题的思路 ,通过议论进一步分析数量关系 ,找出中间问题 ,由于这种分析不是全新的 ,只是在分…  相似文献   

14.
简单应用题是复合应用题的基础。简单应用题的结构十分简单,它通常由“两个条件”(已知的数量情况和相应改变数量的情况)和“一个问题”(在两个条件下的设问)组成。解答一道复合应用题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依次解答若干个简单应用题的过程。这就是说,学生掌握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学习复合应用题的前提,掌握分析简单应用题的方法是学习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必要条件。小学低年级简单应用题教学质量的高低必将直接影响到中、高年级复合应用题教学的质量,也关系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提高小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四单元第2节“两步应用题”,是在学生学习了一些简单的两步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下面就本节教材的教学谈几点建议。一.注重基础训练两步应用题是由两道一步应用题复合而成的,一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是学习两步应用题的基础。教学中要注意复习一步应用题,可结合新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应用题教学中,“抓问题,找条件”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好办法。思维是由问题引起的,有了问题,就产生为解决问题寻找条件而开展的思维活动。如何“抓问题,找条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例如:赵桥化肥厂7天共生产化肥1575吨。照这样计算,八月份(31天)能生产化肥多少吨? 这是一个两步计算的复合应用题。复合应用题有一个“中间问题”,中间问题不解决,思路就通不过,应用题也就解答不了。如何解决呢?教师不能单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法,而是要根据认识事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在用分析法或综合法解复合应用题时,教师经常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要解决这一个问题,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知道了这两个相关的条件,就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如果学生能够正确地回答上述问题,复合应用题就能化“复合”为“简单”,化“难解”为“易解”。反之,如果学生不能正确地回答上述问题,那末解答复合应用题就会发生困难。正确回答上述问题的能力在什么时候进行培养呢?根据老师们的经验,这种能力如果放到解答复合  相似文献   

18.
工程问题是特殊结构的分数应用题,是典型应用题之一。不能误认为凡涉及“工程”事理的应用题即为工程应用题。更不能按数的种类。错误地划分出“整数工程问题”、“分数工程问题”。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不是固定不变的;工程问题的解题的思路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个别应用题。新教材中大量引入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知识,并不能使“工程问题”失去其典型性。  相似文献   

19.
要提高学生解答复合应用题的能力,必须使学生搞清复合应用题的发展结构。让学生在练中领悟到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关键。以下着重谈谈如何围绕着复合应用题发展结构设计练习的几点做法:一、根据算式的发展,进行编题练习应用题编题的目的,在于进一步让学生掌握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的关系,明确题型特征,提高解题能力。根据算式编题可以先采取从一步到两步,再到三步……的相关连续编题的方法。比如教师在教学时先出示算式“4.8×5”,学生很快地就会编出许多乘法应用题,这时教师就抓住其中的一道:“某人每小时  相似文献   

20.
加、减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是复合应用题的开始,学好了两步应用题就可以利用迁移规律顺利地学好复合应用题。在加、减两步应用题的教学中,我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