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涛  江陆艳 《视听界》2006,(6):31-34
聚焦爱的主题爱是情感的最高境界,爱可以让一切情感变得更和谐更美好。走过了几年情感之路的江苏卫视将首度推出的选秀活动《绝对唱响》聚焦于爱,从海选到总决赛,一路高唱着爱,渗透着爱。不论是选手演绎的或委婉或激情的情歌,还是选手间互相帮助和照顾、共同成长的深厚情谊,或是一路伴随唱响而发的感人肺腑的情感故事,都围绕着情感精耕细作。尤其是进入总决赛赛程后,“绝对唱响,爱的唱响”响亮登场,从海选一路积淀下来的情感点在一场场以爱为主题的决赛中盛情爆发。从五强赛开始,主题歌“唱响爱”的诞生又为爱的诠释丰满了羽翼。五进四决赛…  相似文献   

2.
时间和爱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四面环水的小岛,人类所有的情感都住在那里,其中有幸福、悲伤,还有知识和爱等等,他们都住在这个小岛上。有一天,这些情感听说这个小岛即将沉没,于是,情感们都纷纷建造小船,准备离开,除了爱。爱是唯一一个留下来的,因为爱想要坚持到最后一刻。  相似文献   

3.
赵阑 《兰台内外》2009,(2):64-64
遥远的海上有一个小岛,上面住着快乐、悲哀、知识和爱,还有其他各类情感。 有一天,情感们得知小岛快要沉没了,于是,大家都准备船只离开小岛。只有爱留了下来。她想坚持到最后一刻。  相似文献   

4.
随着多档情感观察类真人秀节目的热播,这类以多维视角"观察"生活的综艺模式成为中国综艺节目的新流行。此类节目以"情感"为载体,聚焦当下社会热点话题和情感关系,不仅满足了观众多元化的审美需求,也增加了综艺节目叙事模式的多样性。在这类节目当中,主持人的个性化语言表达更是影响着节目的趣味性和观赏性。本文将从语言表达视域出发,探讨情感观察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为该类综艺节目的发展路径提供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5.
谢清果  韦俊全 《现代传播》2024,(2):86-92+100
中国文化类综艺节目在文化主体性觉醒与影视新技术赋能的双重加持下,不断实现着自身审美之塑新与言说之飞跃。文化类综艺节目“大爆”与“出圈”,不仅得益于视听方式、文化内容的创新,更在于其通过表层视听展演触达到受众深层情感与心理,实现社会的情感同频共振。同时,共情传播标示着人类传播学从以往聚焦客观理性逐渐关注到人的情感本位。鉴于此,亟待从共情传播的视角,透过对文化类综艺节目共情传播现象及其内在机制的探析,深入去探讨文化类综艺何以披文入情、以情动人,以期思索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作与传播。  相似文献   

6.
师爱     
格绒益西  泽西拉姆 《大观周刊》2013,(12):I0001-I0001
师者,德为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只有德才兼备,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才能使学生乐意接受教育。而教师的情感分为多种,有教的情感、导的情感、爱的情感。爱的情感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动力和源泉,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合格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新闻客观性原则要求传播者以客观、冷静的专业姿态投入新闻报道,避免个人情感介入,从而干扰新闻的公正,客观.但新闻传播归根到底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而情感与理性一样,都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上,人的任何活动都难以摆脱情感的影响,这当然包括新闻传播活动.且与受众相比,传播者位于信息"一线",接触着更原生态、更大量的事实信息,其所受到的情感冲击势必更直接、更剧烈.所以,拒绝大众传播活动中传播者的情感介入既不现实,也是违背人性的.  相似文献   

8.
徐佳 《东南传播》2021,(4):98-102
Talmy认为路径作为事件框架中的重要因素,与运动主体由着密切联系.昆曲,我国最古老剧种之一,以曲词典雅,情感细腻著称.情感隐喻作为人类认知世界,抒发感情的常用工具,也大量存在于昆曲中.基于此,借助BFSU PowerConc 1.0语料库软件和MIP,文章从运动路径视角研究昆曲中人物随着相异路径的变化其情感隐喻的实现与表达.研究表明,在不同类型路径中,人物实现情感隐喻的表达方式存在差异,如,喜悦类情感隐喻偏重开放型路径视窗人物,部分爱慕类情感隐喻聚焦封闭类路径视窗等,进一步证实人类情感的表达是一次身心侵入式体验行为,具有动态性和连续性.同时该研究扩宽情感隐喻研究范畴,对保护和宣扬中华优秀古典文学巨作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生活情感类节目的批判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类节目的核心在于聚焦普通人的情感故事,弘扬人世间的真善美。它既满足了大众的情感需求,又弘扬了和谐社会的主旋律。然而,当前少数情感类节目在社会角色定位上出现偏差,"三俗"泛滥引起公众反感。"反三俗"成为社会强音。生活情感类节目应高扬起"反三俗"的旗帜,彰显节目所承载的积极意义,体现媒体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国际关系研究的理性主义框架、建构主义框架和情感研究框架出发,梳理了国际关系研究中与情感相关的几条学术线索: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敌意"态度研究、民族主义及其相关情感、大众情感动力与国际关系政策制定,认为:即使在理性主义和建构主义的框架下,国际关系中的"情感"研究依然占有一席之地,而新近兴起的情感研究框架则从大众情感的研究立场出发,关注大众情感动力,聚焦大众情绪过程、情绪转化等议题,为国际关系研究拓展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1.
牛利 《新闻世界》2013,(2):12-13
电视谈话类节目发展过程中,主持人情感因素对节目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多时候“不在于你说什么,而在于你怎么去说。”主持人能够恰到好处地运用情感,增加语言的穿透力、幽默感、影响力,比一味地“煽情、拍砖、流泪”更富有内在引力,节目才能更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2.
谈图书馆员的情感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 ,人类的感情制约着人的认识和行为。在工作中 ,我们并不都是时时依严格的逻辑思维进行 ,在很多场合下受着感情的支配 ,有时我们不免充当感情的俘虏 ,凭好恶来决定我们的工作态度 ,而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的情感 ,往往都会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图书馆工作作为一项服务性很强的工作 ,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 ,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对读者服务工作的影响是充分认识情感优化的意义 ,正确把握情感优化的途径 ,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一个图书馆员情感修养的最基本的要求。1 图书馆员情感优化的意义1 1 不同的情感会对工作造成不…  相似文献   

13.
孙爱娟 《大观周刊》2013,(10):271-271
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不管是讲概念还是原理,教师应都注意寓理于情,使抽象的理论闪耀出情感的色彩,以增强学生对政治课的浓厚兴趣。要做一个好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一颗对学生的爱心。“情”从“爱”来,有了浓厚的爱,才配当学生的良师益友;也只有情感教学为先,才能促使学生爱学、学会,用好思想政治课的知识。  相似文献   

14.
赵家琦 《新闻界》2023,(4):62-69
数字新闻研究迎来了“情感转向”。对新闻中情感的理解,不应满足于对文本实践的描摹,还应纳入对新闻公共性的考量。这需要我们从交往中介的角度理解新闻中的情感,认识到进入现代社会以来,新闻情感在公共交往中凝聚着社会的情感认同,建构起公共领域的情感规范。伴随着数字技术开辟新闻交往中的私人场景,私人情感进入新闻交往环节,数字新闻呈现规制式整合、承认式整合和体验式整合等“侧台”化表达,这既是新闻情感实践的创新,也可能因之诱发公共空间的情感失范。数字新闻参与者应建立起兼具凝聚性和联结性的情感规范,以维护公共空间良好的情感生态,彰显新闻一如既往的公共价值。  相似文献   

15.
论图书馆员职业情感的核心——"三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员的职业情感是图书馆员对图书馆职业的态度的体验。正确积极、深刻坚定而具有转化力的职业情感对馆员自身和图书馆职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馆员职业情感的核心内容主要表现为爱书、爱读者、爱工作,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成为图书馆职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  相似文献   

16.
有情,有爱,就有好照片。 情感是新闻摄影的催化剂,是"酶"。没有了这个"酶",照片就无"情"无"味",就无法打动自己,更无法打动读者。 一幅好的新闻摄影作品是怎样拍出来的?用相机拍,用脑子拍,更是用"情感"在拍!用相机拍照的人是浅层次的,有了头脑,如果没有情感投入,那么拍出来的东西也不会长久留在人们心中。  相似文献   

17.
周茂生 《大观周刊》2012,(47):286-286
一、把爱传递给每一位学生 爱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情感;师爱是爱的情感在教育的特定环境中发展形成的结果,是一种高尚的情操。首先,师爱具有职业性。这就要求教师热爱学生,否则教育就无法进行。与此同时,师爱是建立在教师职业基础之上的,是教师职业本身向教师提出的客观要求。难怪有人说,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实质上已经结束了。故人们常把教师的爱比作春雨,浇灌祖国花朵,让他们健康成长;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默默奉献从不叹息;比作吐丝的春蚕,只要活着就吐丝不断,将蚕丝献给人类;比作粉笔,散播着智慧的种子,把知识传给别人而渐渐磨损自己。  相似文献   

18.
卢绪玲  陈虹 《今传媒》2010,(12):78-79
伦理情感片在经过了90年代的热度之后似乎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不冷不热的状态。转到2010年,一系列伦理情感片的大汇聚似乎又昭示着新一轮的回暖。本文通过解读具体影片的方式,试图探究情感伦理片的情感诉求和社会性情感归位,并引发一个思考:伦理的回归是否代表人心的觉醒?  相似文献   

19.
黄永胜  万远迪 《视听》2024,(4):108-111
《我的温暖人间》是一次充满爱与希望的记录,也是一部聚焦于普通平民生活故事的人文纪录片。它以分集、分段的形式讲述了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人物故事,展现了不同人物每一阶段、每种情感之间存在的期冀与理想、责任与担当。作为一部影像书写的人文题材纪录片,《我的温暖人间》以生活的影像书写了观众与纪录片之间的共情与共鸣,以历史的影像书写了社会的变迁与发展,以记录影像的书写唤醒了观众的时代记忆。该片通过影像书写、社会变迁、时代记忆三者之间的联系,达成观众与纪录片之间的情感共识。  相似文献   

20.
新闻客观性原则要求传播者以客观、冷静的专业姿态投入新闻报道,避免个人情感介入,从而干扰新闻的公正、客观。但新闻传播归根到底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而情感与理性一样,都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上,人的任何活动都难以摆脱情感的影响,这当然包括新闻传播活动。且与受众相比,传播者位于信息“一线”,接触着更原生态、更大量的事实信息,其所受到的情感冲击势必更直接、更剧烈。所以,拒绝大众传播活动中传播者的情感介入既不现实,也是违背人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