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民政府为实现民族同化,而重视边疆教育。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了许多法令,制定计划大纲,专门成立了教育部蒙藏教育委员会、蒙藏教育司,负责边疆教育事项,并在边疆各省建立了各级边疆学校。边疆地方政府也兴办了大量的边疆学校,培养边疆人才。民国时期的边疆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也包括社会教育。  相似文献   

2.
唐朝在总结历代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因时,因地制宜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有别于内地的一种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羁縻州府制度,较好地处理了中央和边疆少数民族地方的关系,既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巩固了边防,又照顾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利益,加强了各民族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团结。  相似文献   

3.
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要为振兴地方经济服务吉林工学院贾玉霞吉林省要建成发达的边疆近海省,经济要腾飞很重要一条就是人才问题。作为吉林省的地方工科院校,应该成为地方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建设中重要的人才源,成为传播现代科学技术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辐射源,成为对...  相似文献   

4.
边疆地方高校的对外汉语专业面临严峻的竞争,只有准确定位,发挥优势,才能求生存,图发展。本文以玉溪师范学院为个案,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探讨其对边疆地方高校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边疆地方高校的对外汉语专业面临严峻的竞争,只有准确定位,发挥优势,才能求生存,图发展。本文以玉溪师范学院为个案,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探讨其对边疆地方高校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族群共同生存与发展的多元文化区域,历代中央政权一直努力建构一种中央与地方、主体族群与边疆各族群能够和谐发展的结构体系,这种关系结构正是现代国家认同意识的建构过程。这种国家认同意识的形成,是中国历代中央政权边疆政策带来的结果,其成果和模式就是中国的土司制度。土司制度不仅仅是一种边疆行政政策,它所呈现出的中国政治的智慧,中国的文化兼容以及边疆族群对中央政府的政策回应和文化回应,即大一统之下的国家认同与地方族群认同有机结合的二元模式,它保障了一个相对和谐的中央与边疆地方的关系和情感连接。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的军事、政治和文化的多重攻击下依然保持一个完整的国家形态,土司制度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7.
孙丽婷 《教书育人》2012,(33):19-21
随着全国各地"十二五"规划的发展,为满足地方基础教育的需求,加之地方政策的扶持,边疆师范院校有了很大的发展,无论规模还是质量都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如何培养适应当地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合格师资,并能较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是边疆师范院校不断追求和完善的目标。但相比较全国重点师范院校来说,边疆地方师范院校,特别是一些专科层次的师范院校在校园文化个性和文化特色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发展。而校园文化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又来源于各个基本组成单位——班级文化的凝聚和升华。由此,班级文  相似文献   

8.
国民政府时期,随着马鸿逵入主宁夏,宁夏边疆教育事业也随之展开。除教育部在宁夏兴办示范边疆学校外,宁夏地方积极争取中央政府边疆教育经费,同时通过云亭教育基金等机构广泛向社会筹集经费,创办了一批回民学校,推动了宁夏地方教育事业的进步。宁夏边疆教育事业,是宁夏现代化过程的一个缩影,对深化宁夏地方史的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代边疆教育包括边疆民族教育、边政教育及面向国民的边疆常识教育等三个层面.学术界以往的相关研究大多从区域教育或民族教育的角度进行考察,虽然各有特点,但也各有不足,似乎很难涵盖近代边疆教育的丰富历史内涵.而通过教育现代转型、近代国家构建以及中央-地方互动等三个维度进行考察,则大体符合近代国人对边疆教育的理解,也有可能接近百年来边疆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0.
以龙州县城东伏波庙为例,探析了在中法战争结束以后,广西边疆安全与伏波信仰的互动模式:即当广西出现边疆危机时,伏波信仰在中央对地方秩序重建中的作用是以守边为主;而当边疆危机消失后,伏波信仰对地方秩序重建中的表现形式则以敬神为主。  相似文献   

11.
论彭桂萼     
云南缅宁县(今临沧市临翔区)人彭桂萼集边疆教育实践家、诗人、学者三重身份于一身。作为边疆教育实践家,其献身边疆教育,满园桃李,是边疆教育界的一座丰碑;作为诗人,其诗歌以民族解放为主题,具有澎湃的热情和独具魅力的地方特色,在云南抗战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学者,其地方民族研究论著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是云南重要的地方文献之一。  相似文献   

12.
20多年前,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一代大学毕业生的理想选择。现在,到国外去,到外资或中外合资企业去,到挣钱多的地方去,成了一些大学生的主流选择。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总结蒙自师专少数民族预科班地理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边疆地方实际,探讨了对边疆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进行国土教育的意义,初步设想了预科地理教育的针对性及地方教育实践的基本方向,提出了应用地理教育体系建设的地方教育方向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改革和发展民族教育为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服务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锡林郭勒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以畜牧业为基础经济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096公里;全盟辖九旗二市一县,面积20.3万平方公里,其中可利用草场1...  相似文献   

15.
清末,广西新式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实业教育、军政教育渐次发展,培养了一批近代人才,推动广西边疆经济发展与政治变革,引领地方社会的近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1658年,清政府扫灭南明势力后,为开发贵州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扫除割剧势力,建立和完善省内各级地方行政建制。2.实施改土归流,开辟苗疆六厅。3.垦荒辟田、兴修水利、开矿、开路浚河、发展交通促进城镇工商业发展。以上一系列措施对稳定西南边疆,发展贵州社会经济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由于其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和经济基础的薄弱性,决定了在"三农"新农村建设中任务的艰巨性和重要性,如何结合边疆实际,探寻一条"兴边富农"之路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当务之急;而集政府指导、龙头企业扶持、基层组织参与、兴边富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新型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不仅有效地解决了"三农"问题,加速了边疆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发展了现代农业,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还培育了地方龙头企业,巩固了边疆农村基层组织,稳定了边疆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8.
近二十年鸦片战争时期中国边疆史地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二十年来,鸦片战争时期边疆史地学研究取得的了丰硕成果,其主要特征和成就有:边疆史地学学科性质的研究;从嘉道社会与世界的变动中论说边疆史地学的产生与特点;注意将鸦片战争时期边疆史地学研究放在中国史学发展的过程中加以考察;边疆史地学研究的主题以及边疆史地学研究成果显示出方法论具有重要的意义等。但从整体上看,就史学史角度而言,总体研究尚显薄弱,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19.
1938年10月创办的《西南边疆》是抗战时期有影响的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刊物,在出版的18期刊物里,彭桂萼发表的5篇论文,均是在调查研究获取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撰写的,阐述真实客观,分析深刻入理,对研究云南地方历史、经济、民族教育、布朗族文化和傣族文化等提供了难得的资料,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为中华民族的神圣抗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篮球专项教师的状况决定着一个地方学校篮球的发展水平.本文作者对文山边疆经济欠发达地区篮球专项体育教师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以期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