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教育机会平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机会平等的涵义至少应包括发展机会起点的平等、教育机会实现过程本身的平等、承认并尊重社会成员在发展潜力方面的“自然”差异及由此所带来的教育机会拥有方面的某些“不平等”。通过分析教育机会平等的理念依据和现实依据,阐述政府在义务教育领域和非义务教育领域方面所应承担的责任是本文的主旨。  相似文献   

2.
应注重教育活动中教育公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公平不仅包括教育权利与机会的平等,而且应包括教育活动中的公平,当前,教育活动公平的研究应主要侧重在“课程设置的公平,教学活动的公平、教育评价的公平和教育环境的公平”等几个方面,只有树立科学的教育公平观,才能在实现受教育者获得机会和权利平等的同时,也获得成功机会的平等。  相似文献   

3.
促进教育机会平等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课题。本文重.点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我国教育机会平等应遵循的若干基本原则,同时提出了促进我国《育机会平等的内在过程,即“协调机制”、“法制机制”、“参与机制”和“优化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谭细龙 《教育科学》2001,17(4):4-6,50
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是法律规定每个公民都享有的基本权利。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公民接受义务教育的平等机会尚未完全实现。本文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入学机会、受教育条件和受教育过程三个方面分析了受教育机会不平等产生的原因,并从教育投入、师资配置和师生关系等方面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指出,教育机会平等是机会平等的基本要求和逻辑起点,推进教育机会平等是政府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责,应在全社会范围增强教育机会平等的理念、创新教育机会平等制度和教育腐败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6.
教育机会平等不同于平均主义的统计意义上的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机会平等的涵义至少应该包括教育机会起点的平等、教育机会实现过程的平等以及作为公平意义上的教育结果的平等。“作为公平意义上的平等”是文章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意在与平均主义的“绝对平等”相区分,并赋予平等以新的内涵。正确理解教育机会平等问题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理念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笔者从教育机会平等问题的理论缘起出发,尝试从理论上对机会平等的概念进行再思考,并尝试提出一些解决我国当前教育机会平等领域内存在的实际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谈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机会均等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张伟“教育平等”已成为许多国家致力于教育民主化的核心问题。“教育平等”就其含义来说,包括教育权利的平等和教育机会的均等两个方面。前者的基础在于社会的政治制度,它从质上规定了是否有可能受教育;后者的基础在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8.
公正是一个古老而现实的问题。机会平等是社会正义研究的重要内容,可分为形式上的机会平等和事实上的机会平等。对所有人开放的地位和职务的竞争机会的获得,关键取决于发展潜力机会的获得。而发展潜力机会的获得取决于教育。因此,教育公正是实现机会平等原则的核心内容。我国目前在地区、城乡、校际、性别和群体阶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教育不公现象,并从宏观的国家基本制度安排和政策制定角度来看,实现教育公正应遵循:基本受教育权利的完全平等、非基本受教育权利的比例平等、利益补偿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9.
教育机会是社会赋予的权利,但如果教育机会仅仅是权利,那它还只是一种抽象的、难以实现的权利。本文首先对教育机会平等的内涵进行了多元分析,然后对政府在教育机会平等上定位的五个方面给予阐述,说明了政府行为对教育机会平等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教育机会平等的涵义包括起点上的平等、教育机会实现过程本身的平等及教育效果的平等。在社会变革过程中,教育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其作用和地位日益突显。而且成为社会结构的主导;但在其发展过程中突显的问题越来越多,教育机会平等作为其中之一,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着重从国家、地方投入、城乡投入、家庭教育投入方面探讨教育投入差异投入与造成教育机会不平等的现象的关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