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要更全面、更深入地探讨心理素质对乒乓球运动员专业发展的影响,需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具有较高信度、效度的心理素质测试工具.在相关理论指导下,编制心理素质测评量表以作为对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研究的测评工具.从量表整个编制过程及其相关的量表质量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它较好地覆盖了心理素质的全域,通俗易懂,项目区分度较好,信度效度较高,符合测量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只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乒乓球运动是一种短兵相接的对抗性运动,要成为一名优秀运动员并且在比赛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高水平运动员必须在长期的训练和比赛中进行心理训练.本文对郑州大学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在参赛准备期的心理素质训练进行分析和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观察法,提出了注意力集中训练、意志品质训练和培养自信心的训练三种方法,旨在为提高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卿 《华章》2012,(25)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体育竞赛不仅是体能和技术的较量,而且还是心理素质的抗衡.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运动员技术动作,训练程度和身体素质越来越接近,但比赛成绩往往相差甚远,心理因素的差异是重要原因之一.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乒乓球运动员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身体训练、战术训练和技术训练一起,构成现代乒乓球运动训练的完整体系.在现代的乒乓球比赛中,特别是在大型的乒乓球比赛中,除了要求运动员拥有高超的技术水平和战术安排外还要求运动员必须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乒乓球运动员临场的心理素质会成为决定一场比赛胜负的关键.本文主要是对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进行探讨,通过心理训练来培养乒乓球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4.
浅议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乒乓球运动是一种短兵相接的对抗性运动,要成为一名优秀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运动员必须在长期的训练和比赛中进行心理训练。  相似文献   

5.
随着当今乒乓球技术的发展和提高,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尤为重要,本文就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与训练有关问题从运动心理学和训练实践的角度加以阐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压力来源与应对的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国家队顶尖乒乓球运动员进行了关于运动压力来源及其应对方式的单独半结构化访谈,通过对访谈的内容分析,结果发现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压力来源主要包括:竞赛、训练、社会期望与评价、同伴竞争和自我期望等五个方面,应对的策略包括社会支持、思想控制、专注于当下、赛前心理准备及加强人际沟通等五种方式,从而反映出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包括独立性、乐观性、变通性、合作性、稳定性和工作关注等6个方面,对陈静等人研究的结论提供了一定的佐证.  相似文献   

7.
乒乓球每局11分制的变革与实施,相对加大了胜负偶然因素的几率。这就要求一个优秀乒乓球运动员不仅要具备全面的技战术基础和克敌制胜的杀手锏,而且还需要坚韧的意志等心理素质。这就是说,北京奥运乒乓球赛制,无论怎样变化,而决定胜利的重要因素是是否具有雄厚的人力资源和强大的实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资料法与逻辑推理法,从乒乓球比赛的特点出发,针对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的心理紧张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出适宜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期间调整心理紧张的方法。随着运动心理学的发展,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方法越来越多,提高乒乓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效果的实施方案也越来越好,越来越完善。本文列举一些,为乒乓球教练员和运动员以及热爱乒乓球运动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乒乓球比赛对运动员心理素质要求极高,心理训练是乒乓球运动训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青少年成长阶段性出发,挖掘运动员比赛过程中不良的心理状态,并提出相应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敏 《考试周刊》2011,(74):142-143
乒乓球比赛对运动员心理素质要求极高,心理训练是乒乓球运动训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青少年成长阶段性出发。挖掘运动员比赛过程中不良的心理状态,并提出相应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1.
何磊 《华章》2011,(11)
体育竞赛不仅是体能和技术的较量,而且还是心理素质的抗衡.运动员不仅要有良好的技术动作和身体素质,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乒乓球运动心理训练因素对比赛的影响较大.我国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术战术训练和比赛成绩都有很高水平,但是少年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中的心理表现和心理水平还有待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运动员心理素质的优劣表现,在比赛关键的时候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对关键分和一局球的胜负影响很大,许多有潜质的运动员都是因为心理上的因素,影响了技战术水平的发挥,因此对乒乓球比赛的心理素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乒乓球比赛中要想获得成功,除了精良的球技外,还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我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说得好:"平时练的是战术,比赛比的是心理".特别是在双方实力差不多的情况下,比赛的胜负往往体现在心理素质方面.本文就从乒乓球比赛心理素质的背景,比赛前的心理素质状态,以及在实战中的心理素质,特别是在平时中如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了初探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从规则改革对乒乓球运动员发球、接发球、攻球、节奏控制、心理素质五个方面的影响来探讨,为新规则下的乒乓球训练比赛提供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乒乓球大国,乒乓球在我国的受欢迎程度高,各县市、学校间经常举行乒乓球比赛,针对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问题及心理训练问题,对校内初中生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的问题进行探究. 影响乒乓球心理素质的因素有很多,综合看来可以分为两类: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主观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专业知识的掌握、对待训练的态度、运动员智力水平等几个方面.客观方面有:训练的环境、训练的方法和方式等方面.同时在比赛过程中,相关的器材、时间、观众、场地等也都会影响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乒乓球竞赛作为一项隔网对抗类的运动项目,运动员的临场发挥需要高超的技术与强大的心理素质为基础。因此,加大对乒乓球运动员的竞赛心理训练,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基于此,本文结合乒乓球运动训练实际,就竞赛心理训练的重要性、竞赛心理训练的策略展开了研究。通过本研究以其为促进乒乓球心理训练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乒乓球运动员和乒乓球专选班大学生在噪音干扰下协调性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双手协调性在两种噪音情境下表现稳定,而乒乓球专选班大学生的双手协调性受到两种情境的干扰。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作者对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和乒乓球专选班大学生在应激情境下反应时的比较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教练员、体育教师指导运动员参加运动训练、运动竞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少儿乒乓球教练员的基本素质关系到运动员的成长和发展.从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专项素质、心理素质、管理素质5个方面阐述了少儿乒乓球教练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并提出了提高少儿乒乓球教练员基本素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我国优秀冰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训练现场的技术指标统计分析,研究发现,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是直接影响我国冰球运动员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研究对象半年多的现场实验研究提出了心理素质训练的模式,以及在运动员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中有效进行心理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