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在校大学生犯罪的案件屡有发生.学校在加强各方面管理的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在逐步深入展开。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一项专门的教育活动,更是渗透在所有教育活动中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态度。心理健康教育在预防大学生犯罪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情绪情感.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2.
周静  梁长安 《培训与研究》2007,24(10):96-97
据统计,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犯罪比率呈上升趋势,大学生犯罪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校大学生走上犯罪道路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详细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当前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原因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教育产业化加剧了大学生犯罪问题,给高校教育带来了很大的难题。我们应该从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改革大学生法制教育体制、建立相应的贫困生救济制度等几个方面着手,提高大学生道德和法律素质,弱化教育产业化给高校教育带来的弊端,构建和谐校园,实现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4.
论当代大学生的法制教育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据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康树华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1965年青少年犯罪在整个社会刑事犯罪中约占33%,其中大学生犯罪约1%;“文革”期间,青少年犯罪开始增多,占到了整个刑事犯罪的60%,其中大学生犯罪占2.5%;而近几年,青少年犯罪占到了社会刑事犯罪的70%至80%,其中大学生犯罪约为17%。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高等学校学生违法犯罪的人数占高校总人数的1.26%。  相似文献   

5.
雍莉莉 《考试周刊》2009,(42):216-217
大学生犯罪率的逐年上升.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为此,研究大学生犯罪的现状和特点,探索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寻求预防大学生犯罪的措施,是学校、家长、法律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历史使命。随着依法治国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确立和实施.客观上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法律素质。高校要采取各种措施教育学生,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犯罪呈现犯罪率逐年上升、犯罪类型多样化等特点。大学生犯罪主要是后天原因造成的,其中常见的原因有人生观错误、价值观扭曲,道德良知泯灭,法律意识淡薄等。预防大学生犯罪,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高校应通过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法制宣传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犯罪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当代大学生在犯罪手段上呈现智能化、专业化、极端化等特点,在犯罪类型上趋于多样化。大学生犯罪除了自身和家庭因素外,还有社会原因、教育、网络等因素。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不仅关系到高校的教学任务与成果,也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发展,更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本文通过对当代高校大学生犯罪类型、犯罪特点和犯罪原因的分析,提出预防和减少犯罪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8.
一、青少年犯罪的特点青少年犯罪率不仅逐年上升,而且在犯罪的性质、成员组成、组织形式等方面具有以下特点:其一,盗窃案件多。盗窃案件在青少年犯罪的案件中居首位。盗窃的物件从小到自行车零件,大至高档轿车的标牌、电脑、入室盗窃大额现金等无所不有。据长沙市的调查表明,2004年以来,盗窃犯罪中青少年占到了60%以上。盗窃的范围广、对象多、作案手段“高明”、技术“先进”、危害性也越来越大。其二,犯罪人员中闲散人员多。犯罪的青少年大多是社会闲散人员,这是与社会闲散人员本身所具有的无固定职业、缺乏严格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犯罪逐年增加,其原因包括人文教育滞后,大学生自我意识混乱,存在心理问题,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欠缺等.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网络犯罪的案件呈上升趋势,成为政府、社会、学校关注的重要问题.大学生网络犯罪主要具备智能型、多样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往往集中表现为危害网络安全、盗窃他人财产、开办淫秽网站及网络欺诈等违法行为.针对上述特点应以预防为主,从技术、管理、教育、法律等多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培育良好网络道德,以实现对大学生网络犯罪的有效预防,促其健康成长和成才.  相似文献   

11.
当前,大学生犯罪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这不仅表现在犯罪明数上,而且表现在犯罪黑数上。大学生犯罪黑数是审视高校法制教育实效性的反观镜: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而高校法制教育乏力是造成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直接原因。因此,提高高校法制教育的实效性是当前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盗窃行为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盗窃案件在大学生所犯的各种案件中所占比重较大。为了减少或预防当代大学生盗窃行为的发生,论述了大学生盗窃行为的主要特点,剖析了导致当代大学生盗窃行为自身和社会2个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了预防大学生盗窃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阐述大学生犯罪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犯罪增多的原因,进而提出了预防大学生犯罪的若干措施,主要是:加强品德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加强和改善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规范管理者的行为,建立约束机制;对大学生犯罪实行教育、感化和挽救的方针。  相似文献   

14.
一、我省大学生犯罪的类型分析当代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类型,是研究当代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特点、原因以及预防与控制对策的前提,意义十分重大。为此,我们课题组走访了我省有关部门,详细调查了我省1993~1997年大学生犯罪的情况(具体情况见下表)。我省大学生犯罪的表现形式复杂、种类繁多。大致有盗窃、抢劫、盗窃杀人、抢劫杀人、诈骗、赌博、强奸、奸淫幼女、流氓淫乱、恋爱杀人、恋爱伤害、嫉恨伤害、诽谤、放火、非法拘禁等。从违法犯罪的不同动机出发,可以把我省近几年的大学生犯罪分为财产型、性罪错型、报复型三大类。1.财产型违…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呈上升趋势,其重要原因是一些大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对此,高校可以通过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引导等措施预防大学生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作为网络生活的活跃分子,利用网络违法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成为高校教育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深入分析大学生网络犯罪的成因,并提出有效防范对策,对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一)团伙犯罪突出。近年来,未成年人拉帮结伙进行团伙犯罪的情况明显加剧,帮会色彩日趋浓厚。据某省高级人民法院统计,去年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中,共同犯罪的案件占犯罪总数的一半以上。而且现在的少年犯罪大多数是以侵害财产、人身伤害为主要犯罪动机和目的,以结伙抢劫、盗窃、绑架、敲诈为作案手段。有的团伙有自己的帮规、有会徽、有纪律有分工,已具有黑社会的性质。  相似文献   

18.
从大学生遭遇和参与计算机与网络犯罪的现状出发,联系现阶段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结合本课程教学开展信息安全教育的思路。介绍了计算机犯罪有关立法的现状,并进一步分析了目前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结合"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对入学新生开展信息安全的法制教育,以增强大学生信息安全的法制意识,加强自我保护并自觉抵制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9.
李军  明兰 《毕节学院学报》2011,29(3):125-128
当前大学生犯罪问题愈来愈受到社会与高校管理者的关注,预防大学生犯罪既是家庭和社会的任务,更是高校的任务。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第一线的高校辅导员,针对当前大学生犯罪成因,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途径,在预防大学生犯罪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优势,对有效预防大学生犯罪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改善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互联网是大学生获得知识、收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网络管理不当,导致大学生经常被侵害或犯罪,所以有必要对大学生开展法律教育,避免和减少大学生的互联网犯罪。提出培养互联网法律知识,培养互联网道德意识,培养互联网安全意识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