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作文要做到一贵新,让人看了长精神,二贵奇,让人看了着了迷,三贵精,删增下功夫。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新、奇、精”呢?必须从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入手。  相似文献   

2.
一、“度与金针”法有两句古诗这样说:“鸳鸯绣取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于人,”说的是只让人看结果,而不教给具体“绣”的方法。在作文批改这个环节上,教师不能像那个刺绣女一样只让学生被动地看结果,而应该将批改的方法这根“金针”“度与”学生,让学生学会用教师“度与”他们的“金针”批改自己或同学的作文,这就是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观点。学生只要掌握了这根“金针”的用法,将会终生受益。1.明确批改的要求。要教学生批改作文,首先要让他们知道批改哪些项目。一般地说,一篇作文主要可从下几个方面批改:①字、词…  相似文献   

3.
自主互动认真互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使作文教学有吸引力,有活力,有出路?笔者的做法是:每次作文之后,教师并不急于修改评价,而是先放手让学生互评作文,让他们在互评中真正互动起来,互相鼓励,互相激发情趣,进而乐于写作,大幅度提高作文水平。对于作文写得好特别是评得好的,不妨给他个高分甚至满分,以燃起学生追求成功追求喜悦的火把,从此乐于作文,乐于语文学习。这一招还真灵,放手让学生互评作文、周记不过一两个学期,笔者就看到了学生的成果:作文、周记内容充实、真实,叙述、描写生动,且乐于写作。请看学生互评作文:难忘那份情齐思斯人生有许多难忘的…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多来,我们进行了作文教学方面的研究和尝试,把一些好的传统教法和现实情况结合起来。具体做法是:一、从观察入手,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作文素材。从我校学生写作水平看,差的学生多数缺乏观察能力,这部分学生,对  相似文献   

5.
李有姝 《学苑教育》2012,(15):81-81
一、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让学生爱作文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愿意看作文、写作文,喜欢上作文,逐步做到有感而发,文由心生。1.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创建个人作文展、班级文学社。不断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从而逐步提高了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在作文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命题,学生“奉命作文”,作完“交差”,敷衍了事.教师把一大摞作文收来,花费许多的时间和精力,把学生作文斟词酌句修改成“满篇红”,大多数学生拿到作文只看一下评语和分数,很少去探究老师为什么这样修改自己的作文,结果是老师费尽心思竟然是前功尽弃。能不能把古老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老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不就能养成自己改的习惯了吗?这是终身受用的。叶圣陶先生的这些话击中了传统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培…  相似文献   

7.
面批作文是个好办法。教师批改作文的目的是让学生看,从中明白自己的作文好在何处,为什么;毛病在哪里,如何改。这样才能使学生举一反三,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但长期以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的顽症由来已久。一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很多教师无明确的作文教学计划,对学生的作文训练缺乏系统性。从高一到高三,各个阶段到底要教给学生哪些作文知识,让他们进行哪些作文训练,心中无数。新教材中的写作训练,与阅读的课文是两张皮,也让许多教师无所适从。平时作文教学随心所欲,看什么题好就写什么,紧跟“信息”走,训练缺乏梯度。  相似文献   

9.
不做假文     
因为曾长期做语文老师的缘故,看学生作文,在我从来都是一种享受。好的文章让我感动、感叹,进而钦佩。 最近连续几次评判大赛作文,在惊喜于不少同学才华横溢的同时,也看到不少作文虽文笔颇佳,只是所叙之事、所记之人,让人看了感到不是滋味,不合常理,既不是生活的真实,也不是文学创作中那种典型和艺术化了的真实。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改革是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传统的作文教学一般都是由教师先命题,再让学生根据老师的具体指导作文,最后由教师批改和讲评学生的作文。从整个教学过程看,完全是以教师为中心,而学生的习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结果造成学生的作文质量不高,为了提高作文教学质量,首先要研究作文,使之促进作文训练。下面谈谈我们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祝绘涛 《今日教育》2007,(9S):61-61
为了取得作文高分,学生们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五花八门的作文.直让老师们眼花缭乱。然而仔细一看.真正有内涵有真情的作文却很少。  相似文献   

12.
按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已经非常重视作文了,但是我们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学生们作文仍旧是件不轻松的事情。一到作文课学生们一脸哭相者大有人在,咬笔杆无从下笔者不乏其人,应付了事胡编乱造者前赴后继。是什么原因让作文教学高投入少产出呢?我看以下两个原因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13.
一、重视作文反馈心态,引爆学生作文激情  发放作文本时,学生首先看得分,然后看评语,再接着便表现出或欣喜、或满足、或叹息、或怨愤、或跃跃欲试、或心灰意冷……这种种心理表现,我们称之为“作文反馈心态”。而引发种种作文反馈心态的关键是作文批改及评语。  因此,在批改作文时,要换位思考,考虑到“作文反馈心态”,力争使多数学生的反馈心态呈正值,发挥其激励作用。  首先,应该通过作文批改,让学生明确作文训练目标,用目标召唤他们获得成功。作文训练应该强化“序”的科学性,努力避免主观随意性。根据训练序列,每次…  相似文献   

14.
无意中发现一学生写的顺口溜:“每逢作文让人愁,东拉西扯把数凑.老师累得白了头,学生掉了二两肉.“看罢,不禁哑然失笑.的确,从当前的教育现状看,作文也真是让学生们犯难.……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难点。因为每每让学生写作文,就会听到学生的“嘘……”“唉……”一片唉声叹气、苦头苦脸的模样,看罢真令人心酸。令人头疼,亦令人苦恼。交上来的作文,要么文不对题,一看就知是应景之作,成色稍佳些的作文,读罢。抄袭成份过多;至于那些妙语如珠的新作,真是难得一见。这种教学,不仅教师教得苦。而且学生亦学得累。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在平时写作时存在两种现象,有些学生写完作文之后,不管写得如何,交上去,让老师去批,有些学生写完作文之后,草草看两遍,划几笔就算修改了,交上去,让老师去改。于是中学生中便流行这样一句话:写自己的文章,让别人批去吧。很多学生的写作,在现实中演义成了写作文——交作文——看批语三步曲。这样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很难提高了。  相似文献   

17.
马明霞 《辅导员》2009,(12):39-39
鲁迅先生曾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为了增加学生的生活和语言上的积累,我创设了“小练笔”形式,作为作文教学的补充,让学生通过平时的练笔去捕捉生活中的作文素材,呈现出个性的魅力,切实地提高了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当堂评讲学生作文草稿是于老师作文教学的一大亮点。他不但在瞬问能辨析出学生作文中的语病并予以纠正,而且善于发现作文中的优点,予以放大和点评。对学生作文中的优点于老师采取的是“加分”政策。“加分”是对学生作文中的优点的肯定和激励,又是对其他同学的引导——让学生从实例中知道如何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请看于老师评改作文的一个片断:  相似文献   

19.
农村有美丽的大自然,有丰厚的人文底蕴,这些为农村的小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那么,我们如何发挥、利用这一资源,帮助学生寻找到作文的活水,进而达到既作文又育人之目的呢? 1.引导学生领略家乡风光,抒发自然之美。农村的小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大自然就是他们的摇篮。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看绿树红花,听百鸟争鸣,春之绿、冬之雪,夏之泳,秋之游。让学生深深地体验到大自然之美!  相似文献   

20.
丁家洲 《小学生》2010,(1):47-48
学生不会写作文,写不出好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怎样教会学生写作文,怎样教会学生写好作文,怎样让学生爱上写作文,就成了小学语文研究的永久课题。多年来,我一直潜心研究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努力寻找一条适合我国小学生的作文教学模式,努力地让学生爱写作文,让学生写出好作文。下面我就怎样让学生爱写作文,怎样让学生写好作文,谈谈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