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清朝尤其是自乾隆时期,清朝政府在治理西藏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诸如:扼制世俗势力,积极扶持达赖喇嘛,实行政教合一制度;进一步提高驻藏大臣的地位,加强对西藏地方事务的监督和管理;实行摄政制度,解决因达赖喇嘛圆寂出现的西藏地方权力真空问题;制定法律、法规,依法治理西藏地方事务,等等,从而使清王朝对西藏进行了全面的治理,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19世纪40年代,国内社会矛盾日趋激烈,尤其是鸦片战争的影响,致使清政府在西藏的影响力逐渐弱化。为了加强对西藏地方的治理,清朝政府决定七世班禅出任摄政职务,查办藏事,化解西藏地方矛盾,这对稳定西藏局势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步入近代,西藏遭到了俄国、英国等国的侵略。解放战争时期,英美两同和印度政府乘中国内战之机,阴谋策动西藏独立,分裂中国。噶厦(西藏地方政府)中以摄政达扎为首的亲帝国主义势力也在他们支持下进行“西藏独立”的分裂活动。  相似文献   

4.
北京民族出版社 1999年出版了苏发祥著的《清代治藏政策研究》一书。全书 2 0余万字 ,分为八章 ,比较全面地论述了清代近 30 0年间中央政府对治理西藏地方政府的一些政策。对我们清楚地认识清代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的关系有极大的帮助。全书主要内容涉及 :1 17世纪前期西藏的形势。和硕特蒙古首领固始汗帮助黄教寺院势力集团在拉萨建立了甘丹颇章政权 ,甘丹颇章地方政权对西藏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和清朝对藏政策的制定产生重大影响。 2 政教分离、以蒙治藏政策的确立及结束。清入关以后 ,比较顺利地继元明两代实现了对西藏地方的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5.
历史永远铭记着1959年3月28日。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布命令,解散西藏地方政府,责成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号召为建设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新西藏而努力奋斗。从此,百万农奴翻身做了历史的主人,农奴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相似文献   

6.
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产生条件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西藏的政教合一制度的产生与西藏社会的发展及西藏地方政权的政治状况密不可分,文章从与这两方面紧密相关的经济基础、教育制度、政治动因等几个方面说明了这一制度产生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对整个社会所产生的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摄政是一种病态的王位继承制度。春秋初年,(鲁)隐公摄政就是(鲁)桓公年幼、鲁国外患重重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畸形产物。(鲁)隐公作为一位有为君主,在摄政期间采取了一系列和平外交政策,使鲁国摆脱了外患的威胁。但是由于摄政这一制度为宗法制度所不容,隐公摄政最终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8.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49年下半年,当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江南国民党残敌之时,以摄政势力达扎为代表的西藏地方政府噶厦中的少数亲帝分子,与印度驻拉萨总领事理查逊暗中勾结,企图乘我解放大军尚未入藏,和国民党政权面临垮台之际,策划“西藏独立”,以阻止我解放大军进军西藏,完成统一祖国大业。  相似文献   

9.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原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以下简称《十七条协议》),正式宣告西藏和平解放。这是西藏走向现代文明的伟大转折,是西藏各族人民获得新生的历史起点,也是帝国主义势力在西藏的历史终结点。  相似文献   

10.
3月28日是一个让每一个中国人特别是广大西藏人民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五十一年前的这一天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央政府宣布解散原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在西藏正式开启民主改革,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使百万农奴和奴隶获得了人身自由。从此,西藏历史发生了根本性转折,百万翻身农奴成为了自己命运和社会的主人,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