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27.宝盖头中点居中,左点开张,横钩犀利有力,钩宽以覆盖下部主体宽度为宜。"宝盖头"的高度视下部高度酌取。28.草字头左、右两枚下尖竖左右略斜,左、右两枚尖横呈"一"字分段排开。"草字头"高度视下部高度酌取。29.大字头横画有力、略短,撇与捺分张。撇、捺下部留空视下方部首酌取。  相似文献   

2.
写字大课堂     
这一期我们来学习长形左偏旁。“十”是这类偏旁最简单的字根。书写时注意,横画要短,竖画要长,有撇捺笔画时,撇要向左伸展,捺变为点紧靠在竖上。  相似文献   

3.
正在行楷中,木字旁做字底的时候,常把撇捺变化为左右点,这样显得活泼,同时也提高了书写速度。其他字中的撇捺,有的也做这样的变化。如:未、公。王羲之欧阳询行楷中的短横、短竖,常变化为点,便于连笔。  相似文献   

4.
三、人字头图17-6“合”字的人字头中,撇画左伸,捺画右展,如双翼轻舒,很好地履行了天盖的职责。其撇画线条凝练,刚柔相济,捺画介于方圆之间,厚重有力,使得全字非常稳健。  相似文献   

5.
(二)捺画的变化 1.曲头捺.《礼器碑》中有的捺画带曲头.如:图9-2、9-3、9-4“之”、“柉”、“意”字的捺画,书写时也由上向下写一短竖或短撇,然后再起笔写捺画,捺画的顶端带一曲头. 2.圆笔捺.如:图9-5、9-6、9-7“以”、“蒙”、“大”字的捺画,捺脚下缘圆匀,这是顿笔之后用手指和手腕的力量,以顺时针方向转动笔管,且行且转(边行边绞)写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朱小飞 《江苏教育》2022,(69):44-47
笔画是汉字最基本的部件,主要有“横、竖、撇、捺、点、钩、折、提”八种,古人归纳为“永字八法”。“撇”是八个基本笔画中变化较多的,它运笔先按后提,形似飘动的柳叶,依角度不同,可分为平撇、斜撇和竖撇;据长短,又可分为长撇和短撇。在汉字中,撇画常常与捺画对称出现,可起平衡作用。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与悬针竖比较异同后,可以让学生学习“撇”的写法,运用米字格、描红等学习辅助策略,在教师的示范引导下让学生学写范字,体会撇画的多变。同时,坚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有机渗透书法文化,领悟书法学习与做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正20.厂、广等部半包围结构的字,主笔多在外面部首。"厂、广"等偏旁的字,夸张撇画,向左下方向开张,以便为右下部首留出空间,有了充分余地,自然可以合理布白,调度有方。"广()"字出现两次,其一撇画作曲线,绵厚纡徐,其一撇画作直线,挺拔健峭;"废(废)"字撇画略直,左上紧收,右下捺画处疏朗;"康"字瘦长,疏密有致;"原"字略加变化,撇画自短横中间起笔,配合右下部首的欹侧,斜中取正,姿态横生。(图1)  相似文献   

8.
写字大课堂     
书写技法:短横右上斜,至右边顿笔转折向左下写撇,横短撇长,注意折角一定要成方折,不要圆转。 书写技法:由竖画和提画组成,也叫“右向钩”。竖长提短,竖可稍向右挺,提画顿笔有力。  相似文献   

9.
正姿:先露锋入纸,后快速移笔向上,再重顿笔向下部出锋完成点画,重笔藏锋后渐轻行笔挑出;接着写短撇,露锋转而以藏锋下笔,然后轻行笔弯弧度撇出,与提叠加收笔。在短撇的中部轻下笔,写短横,再转折后重下笔轻收笔,写另一个短撇。最后,写出短横反捺,完成字的上部结构。后重行笔写短撇折,收笔处稍回笔,或作空中回锋。  相似文献   

10.
一、"横竖撇点"四类汉字是由单笔画组成的,了解与分析汉字的基本笔画是汉字字形编码、排序与检索研究的基础。组成汉字的基本笔画有二十多种,如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捺(乀)、多种横折(乛乁乙)、多种竖折(亅  相似文献   

11.
正二十二、女字旁《乙瑛碑》中带女字旁的字极少。图42"如"字的女字旁写得收敛,笔笔结实,高矮宽窄与右边相匹配。二十三、木字旁图43-1"相"字中,木字旁的写法与通常写法不同。木字旁的竖画不是通到顶端,顶端变作短撇,作为木字旁的第一笔,然后再写第二笔横画,竖画作为木字旁的第三笔;图43-2"案"字的木字旁做字底,左出撇、右出捺,写得舒展,起到了很好的承托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家都知道:汉字是用笔一画一画写成的,所以叫做“笔画”。汉字的笔画,主要是有点(丶)横(hénɡ)(一)竖(shù)(丨)撇(piě)(丿)捺(nà)()提()钩(ɡōu)()折(zhé)()八种。透过这八种笔画巧妙的配(pèi)合,才形成了汉字独特的风格和形体。你曾经注意过汉字的形体吗?那重重叠(dié)叠的许多“横”,使某些字看起来特别“高瘦”,那中间一排的许多“竖”,使有些字显得格外“臃(yōnɡ)肿(zhǒnɡ)”,还有那撇撇点点、提捺弯钩,使汉字在“方块”的限制下,也显出生动活泼的线条。欣赏汉字,实在是一件既有趣又有意义的事情。比如:“矗”这个字,由上…  相似文献   

13.
正笔画明显为露锋者,如"引"字第一笔的入笔以及右边竖画的入笔皆锋芒外露,"座"字"广"部的横、撇起笔处皆为露锋。笔画为藏锋者,如"寺"字长横的起笔,"畔"字"田"旁第二笔横折的起笔。另有很多笔画我们不能简单地判断其原本的状态是藏锋还是露锋。比如"莫"字长横的起笔,"露"字第一笔短横的起笔,拓片上没有呈现出锋芒,而书丹时有可能是藏锋,也有可能是露锋。随  相似文献   

14.
横画是构成汉字最基本的笔画之一。但平时教学中.老师们常常更多地给学生强调竖画的挺直、撇捺的舒展、勾画的锋利、折画的劲力.而对于横,往往以一个“平”字一带而过。殊不知.水平的横画会使整个字的结构失调,失去汉字该有的精神气。  相似文献   

15.
作品点评     
正王铖悦同学的作品,书写流畅,提按得当,字形平正中见灵活,章法合理,其中"竹、夜、花"写得尤为漂亮。需要注意:1.左右结构的字,左右的大小和高低要得当。"解"应左低右高;"能"左右应等宽。2.半包围结构的字,内外要协调。"过"的横折折撇写小些,"寸"稍右移;"处"的捺画要舒展,包住里面。3.有些字的局部处理还需琢磨。如:"眠"的"目"横画间距不均匀;"鸟"的头部偏长;"觉、晓"的撇脚偏高了。  相似文献   

16.
正15.斤字旁斤字旁较为舒展,后撇竖置,竖画疏放、顶置于横画中部偏左处。16.力字旁力字旁较遒放,高度视左旁部首酌取。左旁略高时居中下安排,如"勒、勃"字;左旁略低时,全高度安排,如"功"字。撇画通常舒展至左旁部首右下部。  相似文献   

17.
正七、捺法作捺之法,一波三折,势宜开张。李溥光《雪庵八法》中说:"险横三过,而开揭其势力。"行笔宜抑扬顿挫,不徐不疾,从容不迫。收笔时,须提笔战行右出,意即写捺角时笔画满捺,已带侧势,须用腕法带动笔锋,逐步衄挫,边走边提,将锋提到离纸之时。唐太宗《笔法论》中说:"磔须战笔发外,得意徐乃出之。"所谓"得意",即收笔时能将笔锋收归画中。  相似文献   

18.
1.转就是在书写过程中不断旋转粉笔 ,使粉笔这种消耗性的笔头始终保持圆锥状 ,能够较均匀地接触黑板 ,这样书写出的线条清丽而不臃肿 ,同时也使字呈现出粗细变化之美。2.切切是起笔最常用的方法 ,就是沿着与笔画运行方向约成45°角的方向落笔 ,触板轻而快 ,使笔形方折 ,如刀切之状 ,多用于横、竖、撇画的起笔。3.顺即落笔方向与行笔方向一致 ,起笔处笔形尖细 ,落笔很轻 ,行笔时力量渐渐加大 ,相当于毛笔的顺锋起笔。如点、捺、左尖横的起笔都是如此。4.逆起笔法之一 ,就是将粉笔从行笔相反方向凌空迅速落下 ,使笔行圆润 ,长横、平捺可…  相似文献   

19.
写字大课堂     
书写技法:横略上斜,折角宜方,转笔左下行,再折笔向右,顿笔呈方角,再左下方行笔至底部出钩,应上紧下松。书写技法:起笔竖画略向左斜,然后折笔写横,横末顿笔左下撇出,横撇夹角约40度,注意重心。  相似文献   

20.
正六、撇画的写法撇画,是隶书的典型笔画。隶书的结体取左舒右展的横势,其左舒的任务主要由撇画来承担。撇画的写法,与钩画的写法大同小异。1.书写步骤如图18-1所示,撇画的写法可以分解为四个步骤:(1)向右上方逆入。(2)转锋向左下方行笔,行笔时将入笔处藏住。(3)轻顿之后转、送、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