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苏州评弹是一种曲艺说唱艺术,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统称。苏州评话(俗称大书)只说不唱,内容多为金戈铁马的历史演义和叱咤风云的侠义豪杰故事。苏州弹词(俗称小书)又说又唱,内容多为儿女情长的传奇小说和民间故事。苏州评话和弹词均用苏州方言表演,江南地区广泛流行。台湾著名国学大师俞大纲称赞苏州评弹是"中国最美的声音"、"天籁之音"。2006年,苏州评弹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虽然国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积极予以扶持,但苏州评弹的发展环境日益恶化,如  相似文献   

2.
杨乃珍     
《档案与建设》2007,(9):30-31
评弹表演艺术家杨乃珍,生于1937年11月,江苏苏州人。先后在苏州人民评弹团、江苏省歌舞团、江苏省曲艺团、江苏地方戏曲剧院评弹团工作。  相似文献   

3.
陈云是上海青浦人,从小就对流行于江浙沪的传统艺术——苏州评弹情有独钟。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陈云更是与评弹界人士有了持续30多年的交往,并长期对振兴评弹进行调查研究、发表意见。1981年4月5日,他就评弹作了"出人、出书、走正路"的指示,成为评弹艺术及整个戏曲曲艺界乃至文化艺术界发展的指引方针。值此纪念陈云同志诞生110周年之际,原上海评弹团团长、91岁的吴宗锡先生回忆了他所亲历的陈云与评弹界的交往。  相似文献   

4.
社会史《弦边婴宛:晚清以来江南女弹词研究》,周巍,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书台上下:晚清以来评弹书场与苏州社会》,吴琛瑜,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雅韵留痕:评弹与都市》,申浩,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评弹1949:大变局下的上海说书艺人研究》,张盛满,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伴评弹而行》,周良,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相似文献   

5.
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中波1080千赫苏州综合广播,是一个和新中国同时诞生的地方媒体。六十多年来,频率的整体架构、节目的形式和内容、编辑记者人员的配置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一档以传播苏州优秀地方传统文化"苏州评弹"为内容的节目——《广播书场》却一直坚守至今,和听众一起"品味弹唱艺术,感受评弹魅力"。  相似文献   

6.
2000年1月8日,第13届全国 电视文艺“星光奖”颁奖暨研讨会在北京首都大酒店隆重举行。苏州电视台选送的音乐电视《月之枫桥》获得“星光奖”三等奖,这是我们苏州电视台1982年建台以来首次获此殊荣。在此之前,1999年苏州电视台选送全国的五部(件)电视文艺作品全部获奖:音乐电视《月之枫桥》、评弹MTV《莺莺操琴》获得中国广播电视学会金奖;评弹戏歌《小巷情思》、音乐电视《水乡寻梦》获银奖;电视散文《父亲与车》获铜奖。 许多朋友问我:“一个小小的苏州电视台,为什么能在全国获得这么多奖项?”我的回答是:…  相似文献   

7.
苏州评弹是吴语地区一种以说为主、说唱结合的舞台曲艺形式。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大体可分为三种演出方式,即一人的单挡,两人的双挡,三人的三个挡。评话和弹词均以说唱细腻见长,演出中常穿插一些笑料,妙趣横生。弹词用北吴语太湖片的苏州方言演唱。声似涓涓溪流,韵如丝绸绵柔,悦耳动听,富有弹性,令人心旷神怡。上世纪60年代根据评弹曲调编配的《蝶恋花?答李淑一》,通过余红仙的经典演唱风靡一时,红遍大江南北。当时无论会不会吴侬软语,或能记住几句唱词,人们都能跟着广播哼唱几声“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足以说明评弹艺术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  相似文献   

8.
1998年5月,联合同新闻委员会正式提出,网络是"第四媒体",标志网络作为新闻的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在信息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JC)最近几次的统计报告,网络新闻在中国网民对网络信息需求中始终位列前几位.网络新闻正以其更快的时效性对受众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而作为新闻写作活动中的人,网络新闻写作主体与受体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变化也日益暴露出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童媒概念与童媒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飞 《传媒》2004,(5):28-29
"童媒"--儿童传播媒介的简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时代社会的发展,儿童传播媒介正在成为全球传媒界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迅速崛起."童媒崛起",是21世纪初传媒界一道新的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0.
1、音乐传播媒介的宏观解读 西方音乐传播思想认为,音乐作品实现的核心为音乐表演,而音乐表演的核心渠道则为音乐表演空间.在该思想中,音乐表演空间作为音乐作品实现的平台,是一种非符号、非乐谱的传播媒介,为音乐传播中比较特殊的空间.随着音乐的不断发展,这种空间媒介也不断充实,并以戏台剧场音乐厅方式继承.同时因为空间媒介的存在,通过反复的出现使得其形态风格也得到保存.  相似文献   

11.
口语传播是人类最基本的传播形态,从传播媒介的发展脉络来看,传播学者把基于不同的传播媒介而构建起来的文化进行了区分,把文字诞生前的文化称为原生口语文化,把印刷术诞生后的文化称为书面文化或印刷文化,而把电子时代的文化称为次生口语文化。在新媒体传播时代,尤其是随着微信的发展,口语传播又得到了新发展,笔者对此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一、电视新闻节目加强节奏感的必要性1.目前新闻栏目的竞争压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而网络对于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介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传统的信息传播中,电视、报纸占据了主要的市场,并且电视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全球传播媒介发展入手,总体分析了世界传媒发展的基本路径.文章认为,产业化是世界主要国际传播媒介发展的重要经验,中国国际传播在发展过程中,在保证根本职能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应充分重视国际传播的产业发展路径.这一路径是中国国际传播媒介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知识窗     
什么是受众‘受众’是一个外来名词,是近代随着广播、电视等电子传播媒介的逐步发展而新创造的一个集合概念,是包含报纸读者、广播节目听众、电视节目观众的一个统称。受众,又称受传者,是相对新闻传播者而言的。在广播、电视等电子传播媒介发展、普及以前,新闻的传播主要靠报纸,新闻受传者可以‘读者’一词代之。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起来后,电子传播媒介逐步取代印刷传播媒介,新闻受传者中,听众、观众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再用‘读  相似文献   

15.
陆文夫《美食家》品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文夫先生(1928-2005年,江苏泰兴人),不是苏州人,却被美称为“陆苏州”。他自少年时到苏州求学,在这方土地上生活了整整60年,从水道到小巷,从评弹到吴语,从饮食到民风……他凭着一颗对苏州的赤子之心,一支不知停歇的笔,写录了苏州的点点滴滴。小说《美食家》是他的巅峰之作,自1983年获全国第三届中篇小说奖以来,被译成英、法、日等语言,畅销海外。如此妙文,长久以来却未寻得单行本,直到2005年,方见有苏州古吴轩出版社全力打造的插图本《美食家》。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毛泽东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选入小学课本,这一时代的学生基本都会背诵.后来,经苏州评弹如诉如泣的弹唱,更是传遍神州大地.“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这首毛泽东1957年写给湖南长沙第十中学语文教员李淑一的诗词,寄托了毛泽东对夫人杨开慧烈士和亲密战友柳直荀烈士的无限深情以及对革命先烈的深切悼念和崇高敬意.词中涉及的“杨”“柳”两人,其中杨开慧几乎家喻户晓,而李淑一的丈夫柳直荀则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与社会经济的迅猛腾飞,互联网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更是丰富了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和信息化,与传统意义上的传播方式相比,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与竞争优势.本文就网络媒介的发展与传播特点展开论述,对网络传播媒介的基本职能和传播特性,做出相关的分析阐明.  相似文献   

18.
就像上海人喜欢越剧,苏州人喜欢评弹一样,凡是上了年纪的北京人,对曲剧都有一种特殊的爱好。 谈到北京曲剧,就不能不谈魏喜奎。魏喜奎,女,1926年8月19日生在天津市蓟县的一个穷苦艺人家庭,逝世于1996年3月23日,是我国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  相似文献   

19.
石明芳 《图书馆学刊》2006,28(6):62-63,68
各地到苏州来从事工商业的外地人往往以同乡为纽带结成商帮,徽商就是其最具有代表性的。徽人融于苏州的生活,有的数代相聚相传成为望族。徽籍藏书世家随着苏州私家藏书的出现而逐渐形成,并随着苏州私家藏书的盛行而发展,是真正的书香门第,是吴地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60年代初是评弹艺术家徐丽仙创作的旺盛时期.那时候,几乎她的每一新作都成了 上海评弹团的保留节目,她的"丽调"到处风靡,戏曲界、音乐界、电影界有不少丽调爱好者,其中有不少是知名的艺术家.歌唱家喻宜萱就曾写信向徐丽仙表示自己的倾慕.有一个时期,江苏省歌舞团的资料室借出最多的是徐丽仙的唱片.评弹女艺人和票友们竞相摹学丽调新腔运用于自己的演唱之中.丽调成为了评弹界演唱最为普遍的女声流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