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新疆的图书和中小学教材印装质量监督监测工作得到了加强和完善。通过对图书和中小学教材的印装质量检测,推动了自治区出版物印装质量水平的提高。尤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10万册新进图书的印装质量进行调查,分析了图书印装质量问题产生和形成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在现代信息条件下提高图书采访质量的具体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一部图书从书稿到成书,再拿到市场上销售,绝离不开技术编辑(含印制、校对等)加工这个重要环节。技术编辑的作用发挥得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图书的经营效益,从而也决定着出版社的整体利益。一、技术编辑对提高图书印装质量的作用图书质量的内涵包括内容、编校、装帧设计及印刷等四大方面,这几个方面做好了,才称得上是优质产品。最能直观反映质量好坏的,首先是印装。新闻出版署规定,凡参加国家和国际图书评奖的图书印刷质量,必须是优质产品并应附有新闻出版署质检中心的检测认定报告。图书印装质量之重要,由此可见一…  相似文献   

4.
印装质量是出版物整体质量的一部分,高水平的印装质量不但能增强出版物的"吸引力",而且也是印刷业的整体水平和良好形象的展示.新闻出版总署把中小学教材印装质量检查作为2007年"出版物质量管理年"打响的第一仗,就充分体现了出版者对印装质量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新视点     
新华书店应将为读者找书纳入服务领域南京大学出版社杨小民先生在《新闻出版报》第2593期撰文说:印装是图书出版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装帧设计思想能否得以完美实现的关键程序。设计家的创作理念将通过印装工艺成为作品。装帧设计是一门受到工艺制作限制的艺术,也是“遗憾的艺术”,他不能随心所欲地设计,受到材料和印装的制约。只有做到知己设计知彼印装,才能避免“遗憾”。一个优秀的装帧设计家应该精通印装工艺,做不到这一点,你的设计就很容易“脱轨”,当设计和印装产生矛盾时,就会出现“词不达意”或“无法实现”…  相似文献   

6.
《传媒》2000,(3)
四川省新闻出版局通过第二次全省期刊质量考评后,在内部资料《四川期刊审读通讯》中刊文指出:“应注意提高期刊的印装质量”。 文章指出:通过第二次全省期刊质量考评后发现,期刊印装质量存在着不少问题。在参评的279种期刊中,共有87种期刊因印装方面出现问题而扣分。主要表现在掉字、透印、宇迹不清、缺笔断画、图片模糊、野墨、脱页、装重等。问题的出现.主要责任在印刷厂。但各刊社对期刊印装质量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7.
2007年6月上甸,根据自治区出版物年度印装质量检测选送样书的要求,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对2006年1月至12月图书(期刊)彩色书芯2印张,单色书芯5印张以上,教材、教辅彩色书芯1.5印张,单色书芯3印张以上的出版物进行了印装质量检测。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图书印装质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新形势下图书印装质量应该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图书出版业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9.
帅红 《出版视野》2007,(2):28-29
为确保我市春季中小学教材的印装质量。重庆市新闻出版局从2007年1月初开始着手对中小学教材印装质量进行全面抽检。结合总署下发的《关于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期间开展中小学教材印装质量检查活动的通知》精神和1月24日总署座谈会精神,市局于1月28日召开了有3家出版社、新华书店集团和部分印刷企业参加的座谈会。传达了总署关于加强中小学教材印装质量管理的指示精神,成立了检查工作小组,对检查做了详细布置。  相似文献   

10.
向优质高效转移,核心是提高图书质量,包括图书内在价值、编校质量、印装质量。笔者以为,要提高图书质量,必须综合治理,即加强图书生产各个环节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图书既是精神产品又是物质产品.图书的精神产品属性集中表现在内容方面,而物质产品属性则主要反映在载体方面,两者间的关系实质上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形式一定要为内容服务,要便于内容的表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为内容增色.因而,作为图书质量的重要方面,图书印装质量应得到我们出版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印装质量是图书整体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和提高图书的印装质量,高等教育出版社不仅领导重视,而且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强质量管理,同时在严格的监管中注重服务,密切与厂家的合作,收到了突出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卓少锋 《出版科学》2007,15(6):23-25
图书成本的变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图书利润的变动,编辑需要加强成本控制意识.图书成本控制可以从四个方面着眼:精心策划选题,做好成本预算;建设高水平的作者队伍,控制稿酬成本;控制印装工价、纸张采购和营销费用;从图书制作的细节有效控制成本.  相似文献   

14.
《出版视野》2008,(3):28
2008年4月14日至18日.我局印刷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组织质检人员.对2007年图书及2008年春季中小学教材的印装质量进行了送样检测。参加本次质量检测认定的出版单位包括市内外的15家出版社和7家杂志社.共检测认定出版物印刷产品1247种.13301.3印张.其中被认定为重庆市优质印刷产品的有977种.10448.91印张.  相似文献   

15.
在出版行业中,编辑、校对、发行、财务都有其专门的称谓,他们各尽其职,履行着各自的职责和义务。专职出版则被称为“技术编辑”。长期以来,技术编辑一直是出版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其主要职能是对图书进行整体的装帧设计或版式设计、图稿设计,对图书的制作成本负责全程监控,以及后期的图书印制工作。曾经有人称之为是连接文字编辑与后期印装制作的桥梁。也就是说,技术编辑是图书制作的工艺设计师,是出版行业中不可空缺的岗位。然而,近几年来,技术编辑的职能却在不断地缩水。图书的前期制作已经完全交给了排版设计公司,后期制作又基本上由印…  相似文献   

16.
技术编辑是书刊出版工作中的专业技术人员,是文字编辑发稿后和付印前对出版物成本预算、材料采购、图书印装质量、生产周期等全过程工作的实施和管理者,是连接文字编辑与美术编辑的桥梁,对控制印制成本以及提高图书印制质量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协助文字编辑、美术编辑做好图书出版的整体设计工作书刊整体设计,是对书刊载体的艺术性、工艺性、包括书刊外部装帧设计和内文版式设计。书刊整体  相似文献   

17.
一读者的认可度是图书内容质量的试金石 图书质量包括内容、编校、设计、印刷4项,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图书质量管理规定>是我们判断一本书内容质量是否合格的依据,但不能是判断图书内容质量高低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万海刚 《出版科学》2007,15(4):44-47
图书外印背后是多方利益的互动.从外印价值主体方面看,图书外印主要存在两种价值链条.对比图书直供,图书外印既有利,也有弊.出版社要转变观念,建立以市场为中心的外印模式.  相似文献   

19.
当前,实施精品战略已成为市场经济下出版产业的发展走向与目标,它的前提是精品意识的培养与增强。对大学出版社来说也是如此。那么,如何界定大学出版的精品意识的内涵,从而牢固地树立大学出版的精品意识,则关系着大学出版是否既能完成自己的文化传承与创造的使命,又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精品意识是一种质量意识眼下出版机构对“无错不成书”的现象较为敏感,过多地注意纠正图书的文字与印装错误,而忽略了“质量”一词的深层涵义,因而会导致某种泛精品现象:凡印装精美、文字无错的书皆称精品,不注意把握图书内容…  相似文献   

20.
图书的排印装质量是整个图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图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各家出版社和排印装厂根据新闻出版署的要求,在加强图书排印装质量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为进一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打下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管理基础。但在图书排印装质量方面,当前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印刷中墨色不匀、透印、印花和错码等,装订中少装、错装、破页、破口、倒头等,排版中排校质量不稳定、版式不规范等问题仍较突出。社厂双方应携手合作,齐抓共管,尽快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