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昕 《东南传播》2023,(1):89-93
马来西亚华人身份认同的构建与提升应该从这三点找寻重点和突破口,第一,民族认同是研究马来西亚华人身份认同的重要基点;第二,文化认同成为提升马来西亚华人的身份认同的突破口;第三,利用网络传播平台构建、提升马来西亚华人的身份认同。了解与运用马来西亚华人在中国文化上的兴趣点增强华人自身的文化认同,是对马来西亚华人身份认同进行重建与稳固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2017中国—马来西亚翻译、语言和文化研讨会上,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东方智慧丛书》与各专家学者见面.会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代表向马来西亚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木山利先生、马来西亚国家语文出版局前局长拿督阿旺·萨里杨教授、马来西亚翻译及创作协会负责人曾荣盛先生等七位嘉宾赠送已出版的《东方智慧丛书》马来语系列,同时,出版社还向与会各嘉宾赠送《东方智慧丛书》马来语宣传册.  相似文献   

3.
通过借助贸易结合度、显性比较优势、贸易互补性三项代表性评价指标,分析近年中美两国的双边图书贸易情况可知,中国是美国重要的图书贸易伙伴,中美两国之间的图书贸易关系极为密切,贸易互补性显著.中国要继续保持与美国之间良好的图书贸易关系,一方面应进一步改善贸易结构,优化政策环境,加强文化输出,优化贸易方式与版权保护机制;另一方面也应注重本国综合国力与文化软实力的整体提升,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全面推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4.
马来西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伙伴,也是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阵地."十三五"期间,中国与马来西亚在出版业务方面的合作交流发展势头良好,业务交往日益深入.本文以安徽教育出版社与马来西亚的国际出版合作业务为切入点,聚焦"十三五"期间中马出版走出去的合作背景、发展历程、现状与特点,以此总结经验,分析中马两国出版业合作与发展的路径、特点与成效,为出版同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1938年马来西亚广播电台开设粤语讲古节目算起,粤语广播在马来西亚已走过80余年。粤语广播是马来西亚中文电台中最主要的方言广播。文章分析了马来西亚粤语广播的基本情况,论述了粤语广播在创始阶段从粤语讲古到粤语新闻节目,从国营电台到丽的呼声的发展历程,解读了粤语广播成为马来西亚中文电台中方言广播一枝独秀的传播背景,阐释了粤语广播的受众特点。研究认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马来西亚粤语广播可与广东各大媒体合作,共同讲好中华故事,传播粤语文化,实现内容共享与优势互补的双赢,在传承方言与延续中华文化的过程中建构海外华人想象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马来西亚图书流通模式的不均衡造成了全国范围内图书分销商和书店网络分布的不规则。大批量的图书流动在马来西亚半岛上,其中大部分集中在首都吉隆坡。马来西亚图书贸易以其在全国范围内销售的图书的语言多样化而闻名。市民平常使用的语言主要有本地语,  相似文献   

7.
媒体脸谱     
《青年记者》2012,(27):2-3
新华社与马来西亚华媒共同设立的"新世华网"上线8月30日,由新华通讯社东盟编辑部和马来西亚世界华人媒体集团共同设立的新闻网站"新世华网"(www.newchinesenet.com)正式上线。新世华网由新华社东盟编辑部主编,立足于向广大海外华侨华人、特别是东盟国家的华侨华人提供资讯服务。  相似文献   

8.
一句话新闻     
潘璇 《大观周刊》2006,(23):27-27
据悉,中国云南昆明豪都精品家私商场,代表云南家具业与马来西亚人民信托局下辖全资公司——西亚家具工业技术中心代表马来西亚家具业,在马来西亚驻中国昆明领事馆联合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该备忘录用以促进马来西亚与云南家具及相关行业企业在招标项目、资源、设计、加工、制造、生产、销售、展览、物流及分销等方面的合作。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大家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国际的出版合作一直在积极展开,从零起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通过版权贸易等方式,引进外国优秀文化作品。同时,在开放过程中,也将中国一些有代表性的出版物推出国门,宣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引进来"与"走出去"一直是国际出版合作的主题。在国际化背景下,除了版权贸易,  相似文献   

10.
2012年4月24日,马来西亚洪礼璧院士新书《工程师成才之路》首发式暨《规划与创新在人生和事业历程中的重要性》演讲在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隆重举行。《工程师成才之路》一书由马来西亚洪礼璧院士创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原建设部总工程师许溶烈先生,马来西亚马中经济理事会主席、马来西亚首相对华特使丹斯里黄家定先生,马来西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2010-2016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地区)的出版物出口贸易面板数据,利用扩展引力模型分析出版物出口贸易影响因素,揭示出版物出口区位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贸易双方经济规模、地理距离和文化差异对出版物出口贸易有显著影响,且文化差异的影响明显大于地理距离影响.最后依据基于东道国经济规模和文化差异的出口引力系数对中国出版物出口贸易区位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2.
马来西亚国家语文出版局最近出版了中国著名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马来文译本。这是马来西亚国家语文出版局在两国文学交流工作中为本国读者所做的又一贡献。前此,马来西亚国家语文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来,中国出版界看到了东南亚华文图书市场的巨大潜力,以版权贸易、参加书展等方式加大了国内出版物对新加坡、马来西亚市场的开拓力度。虽然在图书外销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出版方面与新马同业的合作却成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内出版业对新马华文出版的本地化缺乏认识,国内图书在选题和形式上与当地华文出版物有相当的距离,出口至新马地区的图书不能充分适应当地华人的阅读口味,库存滞销较为严重。国内直接输出版权至新马的也很少。与国内出版业为打开新马市场的付出不成比例。因此,对新马华文出版业的发展轨迹进行研究,以探究国内出版业与新马华文出版业的最佳链接方式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王丹丹 《大观周刊》2006,(35):111-111
马来西亚,由马来半岛南部的马来亚和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的沙捞越、沙巴组成。马来西亚的阳光充足,气候宜人,拥有很多高质量的海滩、奇特的海岛、原始热带丛林、珍贵的动植物、千姿百态的洞穴、古老的民俗民风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遗迹。凡到过马来西亚的人多会感叹:不到马来西亚,不知何为享受!  相似文献   

15.
樊伟 《出版参考》2021,(7):29-33
本文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2016-2019年我国出版物进出口贸易统计数据为基础,分别从总量、结构和区域分布对各类出版物进出口贸易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为我国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着力讲好中国故事,塑造良好国家形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6.
石峰 《出版科学》2004,(5):4-1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并明确提出:要"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报告深入阐述了文化作为和经济、政治并列交融的独特范畴所具有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并指出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7.
在第14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安徽展团突出高端的互动对接,在开幕的第一天,安徽出版集团各出版社就与美国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英国培生教育出版集团、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马来西亚文化事业公司等十多家国际知名出版机构签订了版权贸易合同52项,创历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首日签约之最.  相似文献   

18.
中俄两国在出版领域的合作和贸易不仅有利于中俄两国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巩固,也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能够促进欧亚大陆区域的互联互通和文化发展.本文以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为依托,总结2010-2019年中国与俄罗斯出版产品贸易特征,并在借鉴国际贸易相关指数基础上,分析中国与俄罗斯出版产品的竞...  相似文献   

19.
清前期海南经济进步明显,与大陆、海外的贸易繁荣,逐渐成为大陆与日本、交趾、暹罗、新加坡、马来西亚经贸往来的桥梁和海上贸易的中转站。后期对外贸易虽一度衰落,但由华侨带动的华侨经济将海南的对外贸易推向了新高峰。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5月28日,黄河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与马来西亚国家图书发展基金会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签署图书翻译出版及文化项目合作协议。宁夏回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局长朱昌平、马来西亚国家图书发展基金会主席等出席了此次签约仪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