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代的辨伪是中国考据学的源头,对以后各个朝代的考据学尤其是清代的朴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对汉代的辨伪作较为系统、综合的探讨。重点有四个方面。一是描述了汉代造伪的情况,揭示作伪的主客观因素及作伪者的目的;二是简要地阐述了汉代辨伪学的发展过程,揭示东、西两汉辨伪的特点;三是专门讨论辨伪学家刘向、刘欲的贡献;四是对汉代辨伪学的影响作大略的叙述。辨伪大体分“辨伪书”与“辨伪事”两种,本文的讨论范围限于汉代“辨伪书”方面。  相似文献   

2.
方北辰先生在文章中提到 :“武帝四科着重在考察官员的品质、学问、法律知识和行政能力 ,其具体内容虽与孔门的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四科不同 ,考察的方面却大体相近。可以说 ,武帝四科是孔门四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运用和发展。”方先生的见解是很精到的 ,但可惜的是 ,他没有对这一观点加以证明。本文认为 ,汉代四科的确与孔门四科有渊源关系 ,现证明如下 :(一 )孔门四科与汉代四科考查方面是一致的。《论语·先进》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 ,孔门四科是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汉代四科 :一是德行高妙、志节清白 ;二是学通行修 ,…  相似文献   

3.
生活于南宋中期的永嘉四灵,有鉴于江西诗派之流弊,转而学晚唐体,宗姚合、贾岛,专攻五律,凭着一股苦吟的精神,他们的诗歌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得到了时人的推崇,在当时出现了众多的追随着,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然而后人对他们的诗歌却往往贬褒不一,当代学者更是贬多于褒,对四灵诗基本主持否定态度。而诸家的指责又首先集中于“四灵”诗“取径太狭”的问题上,鉴于此,本文拟对“四灵”诗的艺术渊源作重新探讨,以求教于学者方家。前人批评“四灵”诗,多指责其“取径太狭”,如:永嘉四灵学晚唐,宗贾岛、姚合,凡岛、合同时渐染者,皆…  相似文献   

4.
道教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在汉代已流传于贵州境内,尽管史料匮乏,然从贵州汉墓出土的摇钱树、朱砂、“四灵”图案等文物都可以看到道教文化在汉代贵州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道教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在汉代已流传于贵州境内,尽管史料匮乏,然从贵州汉墓出土的摇钱树、朱砂、"四灵"图案等文物都可以看到道教文化在汉代贵州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汉代出现了文学家庭,汉代文学家庭的成就代表了汉代文学的成就。汉代文学家庭有父子,祖孙,夫妻、兄弟四种类型;有的诗歌突出,有的辞赋显著,有的散文辉煌;有的延续百年,有的隔代相传;有的一代胜过一代,有的一代不如一代。帝王和官僚具备从事文学的优越条件,文学家庭都出自帝王和官僚家庭。帝王的鼓励,掀起一阵阵文学热潮,造成一个个文学家庭。  相似文献   

7.
李霞 《宁夏教育》2013,(2):61-61
四元钱,这个在大城市不能引起人们注意的数字;四元钱,这个在中高档家庭中所谓的零钱;四元钱,这个在大老板眼里不用找零的数字,今天却落实在了我和学生的碗里。人们常说:“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是的,党的惠民政策实现了这一说法。自2012年春季学期农村营养改善计划政策实施以来,作为教师,我和学生有着说不尽的高兴。  相似文献   

8.
公民行使权利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必须以法律为武器,讲究方式方法。人们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因势所采取的应对策略,从上到下可分为四类:事前预防,避免伤害,是上上策;事中制止,停滞侵害,是上策;事后维权,制裁侵害,是中策;失时维权,宽饶侵害,是下策。  相似文献   

9.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兴修水利带来了土壤的改良和耕地面积的扩大,直接促进了农业的迅速发展。汉代河北地区的人民为了战胜干旱和水害曾动员大批人力物力。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汉代河北水利灌溉工程有以下四个显著特征:东汉河北地区开挖的新渠多用于漕运,具有军事目的;井灌在河北普遍存在,井灌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北方盐碱地区水田化;水稻种植面积扩大。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通俗的文笔、流畅的语言,针对初学者或高中生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和误解,笔者在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要求人们,要想学好、理解并掌握哲学,关键须掌握四个方面:①掌握系统论;②掌握三段式法则;③掌握对子;④掌握关系。只要能在四个掌握上狠下工夫,刻苦学习、认真思考,就一定能全面、完整、系统、科学地学好哲学,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成为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相似文献   

11.
南宋后期诗坛,在永嘉学派钜子叶适的扶持下,“永嘉四灵”占有一席之地,影响深远。所谓“永嘉四灵”,是指当时的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等四位诗人。明代学者徐学聚的《两浙名贤录》说,自乾道、淳熙以来,道学盛行,诗坛冷落,永嘉诗人潘柽创制晚唐体,“而师秀与徐照、翁卷、徐玑寻绎遗绪,日锻月炼,一字不苟下,由是唐体盛行、”“永嘉四灵”应运而生。 徐照,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有《芳兰轩集》,诗259首。徐玑,字文渊,号灵渊,有《二薇亭集》,诗164首。翁卷,字灵舒,有《苇碧轩集》,诗138首。赵师秀,字紫芝,号灵秀,有《清苑斋集》,诗141首。四人生活遭遇相似,创作主张一致,旨趣相投,诗风相近;字号中均含“灵”字,又都是永嘉(今温州市)人,故称“永嘉四灵”。其中赵师秀是宋太祖八世孙,南渡时徙永嘉。“四灵诗,赵紫芝为冠”。①  相似文献   

12.
永嘉四灵处在南宋偏安的环境,在诗歌创作上走着一条不同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的道路。他们追求冲淡和平、清闲孤高的诗意,以“清”、“野”、“寒”、“瘦”为美,虽然在诗歌创奇、炼句上有过一番努力,但总的说成就不高,给人们留下的是反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在汉代,司马迁、扬雄、班固、王逸四家先后对屈原及其作品作了富有个性的评价,他们或褒扬,或同情,或批评,态度,观点不一,这场出骚之辨对于屈原及楚辞的学功绩及学史地位的确立具有重大意义,也标志着这一时期学批评中自主意识的加强,审神论独特的审美思想和个性化的人生经历,不难明晓汉代屈骚之辩形成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4.
汉代的"四科取士"在严格意义上是公府辟召的标准,但在某种引申意义上却可视为汉代的总体选官标准。它包含着儒法两家不同的政治理念,以德取人和以能取人的不同入仕标准以及儒生与文吏的斗争和融合。  相似文献   

15.
外国学者谈第四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因农业技术应用于自然界而兴起的;第二次浪潮的起因是在制造和原材料提炼中采用机械技术;而第三次浪潮是因将电子技术应用于人力资本而产生的;第四次浪潮将由于把思维应用于电子技术或将电子技术应用于思维而展现出来。人们已经首次公...  相似文献   

16.
2000年高考第8题要求赏析一首古诗《约客》,它的作者是南宋诗人赵师秀。赵师秀为“永嘉四灵”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两汉荒政不但缓和了社会矛盾,恢复和发展了生产,稳定了封建统治;而且对整个汉代的社会文化乃至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则是丰富和完备了汉代的礼乐文化,有利于封建统治秩序的道德化、规范化;促进了汉代思想文化的发达,使天人感应和阴阳灾异说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实用性;而在科技文化方面,荒政既有利于汉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又影响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由此,对汉代荒政的评价,不能简单地视为迷信、欺骗。  相似文献   

18.
南宋“永嘉四灵”在诗歌创作上,步武晚唐贾岛,姚合,时时以“清诗”自誉,表现其不合世俗的思想情趣。本文针对“四灵”所谓“清诗”,分析其中的风格及内涵,指出“四灵”诗歌的创作特点,并分析地理、文化等因素对“四灵”诗风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四始”是传统诗经学的重要概念,最早也最有代表性的“四始”论见于《史记·孔子世家》.《史记》“四始”论的渊源和根本依据当于周代礼典用诗和先秦儒家《诗》学中求索.从周代重要礼仪用诗所寄寓的政治内涵,到先秦儒家通过论述这些诗篇所阐发的政治思想,再到汉代经学以“四始”总结提升这些诗篇的政治义理,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史记》“四始”论作为汉代诗经学的纲领性理论,是对周代仪式乐歌政治用意和先秦儒家政教诗学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四个老婆     
释迦牟尼在一次法会上说:“某地有个富商共讨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伶俐可爱,整天作陪,寸步不离;第二个老婆是抢来的,是个大美人:第三个老婆,沉溺于生活琐事.让他过着安定的生活;第四个老婆工作勤奋,东奔西忙,使丈夫根本忘记了她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