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论语集解>应该是曹魏正始中期何晏为吏部尚书时主持完成的一部著作.现在可见<论语集解>的最早的本子是敦煌文书中的卷子,宋监本则是传世文献中最古的版本.宋代流行的<论语集解>一般都是注疏合一的本子,主要有岳珂刻<论语集解附音义>十卷、廖莹中世綵堂刻<论语集解义疏>十卷(与皇侃义疏合刊)等.明毛晋汲古阁刻印的何晏等人的<论语集解>,是依据宋廖氏本影钞的.清人乾隆时期传入保存于日本的单疏本和义疏本,对于考察<论语集解>的古貌具有重要价值.阮元的<十三经注疏>校勘本,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好的校勘本.  相似文献   

2.
<论语>中的人际传播 整部<论语>共有20篇,512章,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语.很大一部分记录的是孔子的言语,另一部分记录的是孔子和其他人的对话.人际传播在其中表现得较为突出,面对面的问答在整部<论语>中较为常见.下面,从人际传播的传播者、传播的内容、传播方式、传播的场所来阐述<论语>中的人际传播.  相似文献   

3.
<孟子>书引孔子语22次,其中8处可与<论语>对阅,而8处之中,有4处(5词)与孔子原意不合,当属误解.前人不知,每以<孟子>之说解<论语>,致使<论语>之文亦始终不能得其正解,可谓"以讹传讹","恶性循环".今特举出,以资治二书及孔、孟思想者鉴.  相似文献   

4.
<诗疑>一书集中体现了王柏对<诗经>的疑辨思想.本文认为今传本<诗疑>是将原本属于<诗辨说>的<诗十辨>以及其他材料,并结合王柏文集或著作中各种论<诗>语编辑而成.其成书时间大概在元代中后期.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记者 王化兵)7月31日,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举行了优秀出版物奖颁奖大会,<于丹<论语>心得>、<中东国家通史>、<三联生活周刊>等155种图书、报纸、期刊、音像电子出版物分别获得中国出版集团第四届优秀图书奖,第三届优秀报刊奖.  相似文献   

6.
转型期,社会普遍存在浮躁的心态.有没有一剂良药可以抚平人们的心灵呢?窃以为,<论语>正是这样一剂良药,它犹如一座到处深藏奇珍异宝的宝山,值得探秘.近日由山东大学出版社推出的<〈论语〉连环画>可称得上一剂良药,它犹如一把登山的拐杖,让读者在领略山巅无限风光的同时也能够填充智慧的背囊.<论语>是记载孔子思想、言行的最主要的经典著作.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儒学的创始者,是中国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伟大思想家.  相似文献   

7.
2006年是热闹的一年,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读<论语>出心得,"床前明月光,我叫郭德纲"演绎另类相声,<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掀起恶搞狂潮,<武林外传>台词的流行,狂热的德国世界杯,话剧<暗恋桃花源>的盛装出场,<雷雨>电影版<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热映……2006年,大众文化更加大众化,小众文化开始大众化.  相似文献   

8.
<论语>是儒家集团的"经中之经",但这部重要的儒家经典在编纂上却处处"硬伤",充满漏洞:前后诸多重复之处,篇与篇之间缺乏必要的逻辑关系,各篇内容也驳杂不纯.两千年来,无数次大大小小的修订都没人敢对这些"硬伤"作出修补. <论语>的编纂"硬伤"应给现代编辑带来莫大的启示:以一种敬畏的态度对待作者,尊重作者的原稿,编辑中切忌自以为是,随心所欲.  相似文献   

9.
读阜阳双古堆一号木牍与《孔子家语》相关章题余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阜阳双古堆汉墓木牍章题虽然有些与今本<家语>可以对应,但实际上它们与<说苑>更为接近,而<家语>则存在不少重组、改动痕迹.<家语>由于在材料来源上与<说苑>等书接近,故其中孔子言论往往出于依托,并非尽是实录,今本<家语>确是经孔安国整理才成书,并非王肃向壁虚造.<汉志>二十七卷本系民间所传,与经孔安国整理定型的今本<家语>属不同版本.从出土文献看,早期<家语>在篇章形态上应该与今本<家语>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看到这个题目,请君不要误会,好像我是受了当下"读经热"的激励,赶时髦似的读起经来.不,不是这样的.事实上,我还是中学生时,就对历史以及"老古董"的书有了点兴趣,其中包括<论语>、<孟子>之类.  相似文献   

11.
著名经济学家叶世昌教授与他的学生潘连贵合作,出版了新著<中国古近代金融史>.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古代篇,从金融的起源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时止.下篇近代篇,从鸦片战争后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时止.读完全书,我想用<论语>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一语评价此书.  相似文献   

12.
回眸历史,诸子百家,争奇斗艳;思想论著,汗牛充栋.若要谈及中国式的管理思想,就不能不讲到诸子百家中首屈一指的儒家学说.而提及儒家文化,是不能不说<论语>的.  相似文献   

13.
影视与读书     
2006年11月的一天,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举办了<于丹<论语>心得>的签售会,一直到晚上九点半,主角于丹足足签了将近8000本,现场总共卖出了1.2万多册,打破了售书史上的纪录,超过易中天8月在上海签售<品三国>4000多本的纪录.  相似文献   

14.
君子之道     
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当代人也要讲君子之道>.也许有人会问:"我们当代人有必要用2500年前的孔孟之道来规范我们的言行吗?"那就让我们来看看<论语>对君子是怎么要求的吧!  相似文献   

15.
论谢安否定《语林》之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安之所以否定<语林>,并不是因为<语林>记载不实,而是另有原因:<语林>直呼谢安的姓名而严重失礼;裴启有利用谢安自我炒作的嫌疑;<语林>赞扬了谢安的仇敌王珣的作品.这些综合因素无疑会引起谢安的强烈不满.谢安指责<语林>记载不实,其实仅仅是他报复裴启的一个借口.  相似文献   

16.
从《论语》看孔子的品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大量的言行,这些言行立体地展现了孔子多方面的人格,其中,卓尔不群的高尚品德给人的印象尤为深刻.  相似文献   

17.
林语堂(1895-1976)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卓有成就的双语作家.他一生致力于中西文化融合,可以说是学贯中西,著作等身.他创办、编辑有<论语>、<人世间>、<宇宙风>、<天风>等刊物.著有<开明英文读本>、<剪拂集>、<大荒集>、<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当代英汉辞典>等,具有丰富的编辑出版实践经验.他曾经留学美国哈佛大学和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受过欧风美雨的洗礼.因此,他在自己的编辑出版活动中,注重版权保护实践经验,并运用现代中国版权观念和法律制度,努力维护自己的著作权益,并成为著作者版权利益维系的一个实践典型.  相似文献   

18.
学术文化 5月的学术文化类畅销书榜再次归于平静,几乎是延续了上月的榜单样式,只是名次略有增减.榜首依旧是于丹的<于丹<论语>感悟>,"明朝那些事儿"系列五本作品仍是包揽了前十名中的半壁江山,可以预见,该系列作品在不断推出的新作带动下,未来绝对会是风光无限.易中天的<品三国>本月跌出前十,而<包容的智慧>位次则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9.
"如丧考妣"的使用范围和感情色彩 "如丧考妣"语出(<尚书·尧典>:"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汉·孔安国传>:"考妣,父母.盲百官感德思慕."后遂用来形容像死了父母那样悲痛.例如宋·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升遐之日,天下号恸,如丧考妣."清·钱彩<说岳全传>六十三回:"朱仙镇上众百姓闻知岳元帅被害,哭声震野,如丧考妣一般."  相似文献   

20.
林语堂(1895-1976),文学家.福建龙溪人.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1919年后留学美国、德国.1923年回国,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教,支持爱国学生运动.1926年去厦门大学任教,写杂文,并研究语言.1932年后陆续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推动小品文的创作,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