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本文以古代阿尔泰语系民族树生人神话传统与蒙古族树始祖型族源传说的联系为切入点,并把蒙古族树始祖型族源传说置于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与文学传统中进行探源,指出蒙古族树始祖型族源传说脱胎于古代阿尔泰语系民族树生人神话,与早期原始先民树木信仰有着密切联系,其思想根源为"万物有灵"观念。蒙古族树始祖型族源传说要重建当代社会与神话传承的联系,利用象征——民族神话、图腾物来神化本氏族的起源,在其发展历程中,既保留原有文化传统,又大量吸收和借鉴北方草原民族神话元素,给自己增添了文化内涵和时代韵律,为族源传说的传承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古代阿尔泰语系民族树生人神话传统与蒙古族树始祖型族源传说的联系为切入点,并把蒙古族树始祖型族源传说置于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与文学传统中进行探源,指出蒙古族树始祖型族源传说脱胎于古代阿尔泰语系民族树生人神话,与早期原始先民树木信仰有着密切联系,其思想根源为“万物有灵”观念。蒙古族树始祖型族源传说要重建当代社会与神话传承的联系,利用象征——民族神话、图腾物来神化本氏族的起源,在其发展历程中,既保留原有文化传统,又大量吸收和借鉴北方草原民族神话元素,给自己增添了文化内涵和时代韵律,为族源传说的传承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祖先神崇拜是中国古典神话区别于西方神话的一个显著特征,文章从原始先人关于灵魂不灭和鬼神恐惧的信仰、血缘关系的牵缠纽带、文明类型的中西分野等三个方面阐述中国神话中祖先神崇拜形成的基本诱因,从而对中国氏族族源神话的异常发达现象作一诠释。  相似文献   

4.
巴尔虎是蒙古族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支,现在主要居住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另外在蒙古国和俄罗斯也有分布。该文通过对巴尔虎蒙古族起源传说的探讨,论证了天鹅始祖母和巴尔虎代巴特尔作为始祖与巴尔虎蒙古族起源与名称由来的诸多关系。  相似文献   

5.
我国满族家庭教育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口头教育,通过日常对话、讲故事、唱歌以达到教育的目的。满族人民经常利用冬闲时间给孩子讲一些上古流传下来的民间故事,用民间故事的形式对青少年进行人生观、道德观、英雄观、劳动观的教育。在常讲的故事中,《三仙女的传说》、《日月峰》、《白云格格》、《尼山萨满》、《红罗女》、《女真定水》、《牡丹江的传说》等民间故事,在满族群众中流传较广。这些故事中既有对满族古代历史、氏族狩猎生活的描述,又有对民俗风情、民族历史人物的赞颂。这些鼓舞满族人民向大自然作斗争,弘扬民族创业精神,唤起民族自豪感和光荣感的故事,给孩子的童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6.
王鉴  马金秋 《家庭教育》2007,(3S):46-46
我国满族家庭教育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口头教育。通过日常对话、讲故事、唱歌以达到教育的目的。满族人民经常利用冬闲时间给孩子讲一些上古流传下来的民间故事。用民间故事的形式对青少年进行人生观、道德观、英雄观、劳动观的教育。在常讲的故事中,《三仙女的传说》、《日月峰》、《白云格格》、《尼山萨满》、《红罗女》、《女真定水》、《牡丹江的传说》等民间故事,在满族群众中流传较广。这些故事中既有对满族古代历史、氏族狩猎生活的描述。又有对民俗风情、民族历史人物的赞颂。这些鼓舞满族人民向大自然作斗争,弘扬民族创业精神,唤起民族自豪感和光荣感的故事,给孩子的童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天鹅处女型"故事简称"毛衣女"或"羽衣仙女"故事,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它以诗意的场景,优美的画面,壮美的理想,忠贞的爱情被广大人民喜爱。在中国云南傣族、广西壮族和越南北部岱族中,也广泛流传着"天鹅处女型"故事,随着历史变迁和文化习俗演变,傣、壮、岱族此类故事的母题已呈现出多样的本土化特征,但是广西壮族和越北岱族的"天鹅处女型"故事核心母题具有较高相似性,是地缘、族源、民族融合及边境贸易往来共同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满族音乐中的萨满佛调杨文星萨满教是产生于遥远的母系社会阶段,流行于满族等使用通古斯语的民族之间的氏族本位宗教。而萨满则是在这类宗教活动中产生的原始文明的代表和氏族的精神领袖.是具有极大影响力的智者、战士和民族歌手.河北省承德市现有三个满族自治县.(其...  相似文献   

9.
世界各民族的神话有创世神话、人类起源神话、洪水神话、文化神话和英雄神话五个类型,在同类神话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不同民族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0.
在东北亚地区分布的阿尔泰语系诸民族与阿伊努族中均流传着月亮阴影神话,并可将其分为“祈求型”、“攫取型”和“惩罚型”等三个类型;而阿尔泰语系诸民族月亮阴影神话分别容括于“祈求型”和“攫取型”之中,阿伊努族月亮阴影神话则包括于“惩罚型”之中。这三个类型中,“攫取型”比较接近于月亮阴影神话的原型,因为其中出现母亲诅咒女儿——原始人的语言信仰,男性的月亮攫取人间少女——原始社会抢婚习俗的反映,少女及其水桶等成为月亮阴影——原始人对月亮阴影的猜想等与人类社会早期思想观念相关的神话母题。在这三个类型中,“祈求型”和“惩罚型”月亮阴影神话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三者显然来自相同的神话原型。  相似文献   

11.
论蒙古族神话《天女之惠》的多彩组合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女之惠》是蒙古族杜尔伯特部落祖先神话之一。这篇神话是神本主义文化向人本主义文化过渡时期的产物。其中神本主义文化因素开始趋于淡化、软化;人本主义文化因素逐步强化;男性主体地位和阳刚之气逐步增强。在其种种多彩组合美之中,人本之美、人文之美、主体之美、阳刚之美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2.
论满族萨满文化中柳崇拜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萨满教是满族及其先民信仰的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在萨满祭中,柳崇拜占有重要的地位。柳崇拜产生于满族先民的渔猎化之中,渗透于满族先民生产活动的各层面,丰富了满族化的内容,是中华民族化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13.
清末,锡良和金梁等人为了保护国粹而创办的奉天八旗满蒙文中学堂,是一个很有特色的新式学堂。笔者紧紧围绕该学堂的初创和发展过程,对其教习、学生、教育、堂舍、经费、管理及满语、蒙语、国文、英语等四语教学的特点进行了深入探讨,为进一步了解八旗满蒙教育提供了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14.
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历来被视为东西方文化精神特质的代表。文章从神话的来源、本质、思想观念、神的形象塑造等几个向度对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进行比较,试图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15.
高襟是中国神话宗谱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是掌管婚姻和继嗣之神。高裸形象来源于先民的卵生信仰和交感巫术,在汉画像石中主要有三种类型:卵生动物型,半人半曾组合型,人或神型,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左右两旁的伏羲女娲不交尾,且呈现出“三位一体”的图式。汉嘲像石中的高襟形象不仅体现了汉代人对人类起源的原始理解,也反映了汉代人当时的原始信仰、宗教生活和社会习俗,展现了对死后未知世界的美好憧憬和愿望。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吸收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嘉靖本蒙古文《三国演义》抄、刻本与满文译本、汉文原著的比较研究,进一步确定了240回《三国演义》蒙译本转译自嘉靖本满文抄本。继而,对国内外现存嘉靖本《三国演义》蒙译本的收藏、分布情况及其典型的抄、刻本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略述了嘉靖本《三国演义》蒙译本的翻译背景、译文特点以及在《三国演义》蒙古地区传播史上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7.
"满洲"一名之争由来已久,但多是从满语语音入手来阐发的。而满文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是在蒙古文基础上加以改进而成的一种竖直书写的拼音文字,主要表音不表意,与汉字相比缺少相应的文字寓意。文章主要从皇太极更改族名背景及皇太极运用汉字寓意的角度诠释满洲一词的由来。  相似文献   

18.
土土哈出身的钦察人是蒙古人还是非蒙古人?学界看法分歧较大。我倾向土土哈先人系蒙古语族民族西北徙的一支,并从“出自同一氏族”和蒙古人具有相同的语言、狩猎习惯法、谚语等五个方面证明了这个问题。问题只在于:他的先人究竟是蒙古人还是古蒙古人。笔者认为以古蒙古人库莫奚人的可能性最大,并解释了何以“自号钦察”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满族和蒙古族民间广为流传的金马驹故事有着深刻的联系,它们体现了相互继承和借鉴的关系。在蒙古族民间流传的“金马驹故事”是故事的原型,在满族民间流传的这类故事则是“金马驹故事”在不同民族和地区流传中的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