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周五大课间时间,我们几个老师在办公室里谈论着这次文明班级的评选事宜,忽然门"砰"一声被推开了。初一(2)班的班主任王老师气呼呼地领着他们班的两个学生走了进来,"陈老师,你们班的周凯怎么回事?瞧把我们班的学生给打的,这性质太恶劣了,你得从严处理。"这时我才发现那两个学生鼻子被打出血了,所有老师的目光都投向我,刚才还和别人谈论文明班级,现在……我觉得好没面子。"王老师,"我定了定神说,"不好意思,我不  相似文献   

2.
学生的自行车被撞翻倒地,学生向我告状,"老师,一定是岳干的,他以前经常这么干!"当岳站在我面前时,面对我的询问,他一个劲儿地摇头,"老师,这次真不是我干的。""那别人为什么认为是你呢?"岳一直低着头不说话,但明显地他的脸红了,半天后才吱声,"老师,去年我干过,被同学看到过。但这次真的不是我,我发誓。"班里的窗帘坏了,又有人大声喊,是岳弄坏的!这个时候,岳  相似文献   

3.
外号征集函     
刚下课的政治老师一进办公室,就把书摔得震天响,他一个男老师,眼圈都红了:"苑老师,你可得管管你们班里的学生,竟然给我起了个‘歪脖树’的外号。"办公室里的老师哄堂大笑,政治老师平常总是歪着脖子,上课表情严肃,"歪脖树"这个外号倒是很形象。"甭笑话我,学生也都给你们起了外号。"政治老师把从班长那里问来的信息,一股脑地抖了出来。物理老师的外号叫"螳螂",物理老  相似文献   

4.
表扬栏、批评栏,一般都是公布于众的,但我们班却有一个被报纸遮住的批评栏。“张××又打小同学了!”一名学生气喘吁吁地跑到办公室向我报告。我很了解打人的这名学生,他历来被老师们称为“头难剃”、“朽木不可雕”。每次说服教育对他只能起两天的作用。可总不能天天去找他谈话呀!这次用什么办法呢?想着想着,他自己来到我的办公室。“老师,我不是故意的打人后,我……道歉了!”我叹了口气,把他领到办公室外面的一个角落里。不当众批评学生,这是我的惯例。“你又让老师失望了,对吗?”“嗯,我常常是下手快、后悔迟老师,我……我下次一定改。”…  相似文献   

5.
评分     
一位移居美国的中国学生参加美国的入学考试,其中有一道关于"比尔·盖茨的钥匙"的讨论题,他不知道题目的意思而一字未答,结果他在这道9分题上得了5分.老师认为,他没答一字说明他至少是诚实的,凭这一点应该给一半以上的分数.我在办公室里谈到这篇文章时,立刻引起了在座老师的议论,他们一致否定了这位美国老师的做法:一是考试是严肃规范的事,未答就应该是0分!二是如果所有的学生都这样投机取巧,老师该如何处理?三是这样做对答卷的学生不公平.  相似文献   

6.
办公室某教师辅导学生时,某学生问:"老师,这个写的什么意思,我这道题是对还是错呀?"原来是他读不懂老师的批注。作业批改作为实现师生教学信息反馈的一个关键环节,"批"应指教师批注,"改"应是学生主动改错,这应是作业批改之原意。在日常的教学中,有些教师重视自身的"批",也重视学生的"改",往往忽视了介于"批"与"改"之间的桥梁纽带——让学生读懂作业批注。因而,  相似文献   

7.
"五一"放假后到校.课间时,老师们都聚在办公室里说着假期里的见闻.这时一位低年级的小女生兴冲冲地走进办公室,"老师,我在操场上捡到了一毛钱,交给你."老师顺手把这一毛钱放在办公桌上,"好了,你快回到教室去吧!"他又继续着刚才的话题.像是忘了给这位小学生一句表扬,甚至也来不及给她一个微笑.小女孩似乎缺少什么似的,转身走了.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非洲加纳的一所中学。一天老师走进教室,他拿出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问他的学生:"同学们,现在你们眼前看到的是什么?"学生们的眼睛毫无疑问地齐刷刷地盯住了黑点,共同回答:"一个黑点!"老师面露遗憾的说:"大家为什么总是把眼光集中在黑点上呢?"他继续说,"难道大家没有看到这张白纸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不要这样只盯着‘黑点’啊!"这个时候教室里鸦雀无声。随后这位老师又拿出一张黑纸,中间画有一个不大的白点。他又接着问:"同学们,现在你们又看到了什么?"自然这一次与上一次截然不同,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一个白点!""太好了!"老师这次满意地笑了,"就应该这样,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应该要学会看到亮点,学会看到光明。"老师话未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9.
一个学生走近老师,问道:"老师,一个人应有多少朋友——一个还是好多?""一切都很简单,"老师答道,"你瞧,最高的那根树枝上结了个红苹果,你这就去把它摘下来吧。"学生仰头看了看,而后回答说:"可这苹果高挂枝头,老师!我够不着呀。""你去招呼个朋友,让他来帮你。"老师答道。这学生唤来另一名学生,然后站  相似文献   

10.
因需送教下乡,所以选择了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作为示范课。同事们都说这节课很难上,特别是这次要面向农村的学生。是的,"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很难上,但笔者选择这节课的目的是想探索"难课在农村小学怎么上"。经过五次试教,在不断的反思中形成了以下学案。  相似文献   

11.
小方是我们班的学生,平日里,他有时会为了一些小事与同学和老师闹矛盾,他的"拗"劲儿一上来,谁劝都没用.一次.考完试的第二天早晨.他到办公室来看分数.我立马把他的卷子找了出来:醒目的95分.这是不错的成绩,但在他自己看来.显然并不满意,他认真地翻看着卷子,撅着嘴说道:"最后那道题,我和小敏是一样的.为什么我被扣了5分,而他只被扣了2分呢?"  相似文献   

12.
"要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喜欢他。"每个学生都很在意老师对他的态度,内心深处都渴望老师喜欢他。但,要老师喜欢每位学生,难,可是,如果像美国教育家托德·威尔克说的,"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则比较容易。如此,教育真会出现一种别样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李林 《湖北教育》2010,(3):57-57
我管不了他了,我们班再没有这个学生!一位怒不可遏的班主任带着一个比他个子还高的男生,冲到我办公室来,丢下这句话就走了。这个学生和老师的矛盾冲突已经很多次了,这次,班主任对他失去了最后的希望。他的调皮众所周知。这一次,事情的起因是昨晚没有值日扫地,班主  相似文献   

14.
对犯错误的学生惩罚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让他能改正缺点。所以,有时对犯错误的学生不要穷追猛打,"和风细雨"远比"疾风暴雨"要好得多。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个"为违纪学生发糖的故事":有一天陶老师看到一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让他在办公室等候。  相似文献   

15.
刘成 《少年文摘》2012,(11):62-63
我知道这个学生心里有我,因为当初我给了他太多的关照。只是……办公室里的龚老师德高望重,但他常常自嘲:"咱就是一个没有回头率的老师。"我们偶尔背地里也谈论他。"真是的,龚老师咋就是没有回头率的老师呢?""他对学生也不赖啊!""也许,他对学生太严厉了。"  相似文献   

16.
董老师,此时此刻,我真的很气愤。今天课间操下来,我与数学课代表到老师办公室去取作业本。XX老师正在那里发火:班上这十几个学生,真是没法教了,分数低得可怜,要多差有多差,这么差还读什么高中啊!瞧XX老师那表情,听他那恨恨的言语,那些考得不好的学生,简直就是不该活在这世上的垃圾。老师,我真的很困惑很烦恼啊。不是说老师要关爱每一位学生吗?不是说学生可以不会但老师不能不教吗?不是说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吗?  相似文献   

17.
小方是我们班的学生,平日里,他有时会为了一些小事与同学和老师闹矛盾,他的“拗”劲儿一上来,谁劝都没用。一次,考完试的第二天早晨,他到办公室来看分数,我立马把他的卷子找了出来:醒目的95分。这是不错的成绩,但在他自己看来,显然并不满意,他认真地翻看着卷子,撅着嘴说道:  相似文献   

18.
微德育     
正惊雷我关好办公室铁门,正准备出去办事。"老师好!"一个二年级小男生迎面走了过来,主动和我打招呼。"你好!"我也微笑着回礼。他经常课间到我办公室门口玩耍,偶尔还会进来跟我聊几句,一来二去我们就熟悉了。"老师,您为啥出门不关灯?"他歪着头盯着我,亮晶晶的眼睛似黑夜里的寒星,"好多次了哟!""哦!"我怔了怔,"办公室太黑,我怕进来看不见开关。"我随口编了个理由。"看不见开关?"他疑惑地看  相似文献   

19.
学生认为自己的试卷被错扣了分数从而找老师理论,老师在重审之后将错扣的分数还给学生,这个过程俗称为"抠分".不少老师认为被学生抠分很没面子,或者因为怕麻烦而不愿意给学生抠分.笔者从自己多年高中数学教学经验来看,"抠分"其实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其教育价值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抠分"是学生维权意识的体现学生做对了题目,就应该拿到应有的分数,这是学生的权  相似文献   

20.
<正>办公室只剩下秦老师一个人的时候,门被推开了一条缝,像贼一样探进一颗瘦小的脑袋。脑袋的拥有者向办公桌走来,怯怯地叫了声:"老师。""查分数吧?你59分,全班就你不及格。"秦老师尽量控制自己的音量,努力展示她温和的一面。根据惯例,每次考试结束后办公室门口总会挤满迫不及待的学生,现在这个小男孩是班上最后一名来查分数的学生。"老师,能不能,能不能……"把"能不能"呢喃了几遍,小男孩才很难为情地抬起那一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