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般我们在做电容器充放电的演示实验时,在给大容量的电容器充电后使电容器正负极接触放电,放电过程中产生明亮的火花和一声巨响,给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受”.在引起学生一阵惊呼后,便认为已经达到了实验的目的,实验也随即收场了,很少再去考虑怎样把这个实验做得更好,怎样对这个实验再进行拓展利用.  相似文献   

2.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演示实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富根 《物理教师》2005,26(2):20-20,22
在现行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第十八章交变电流第三节“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中,关于电感、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作用,课本安排了两个演示实验,以说明“电感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和“交流能够通过电容器”.但对于感抗与自感系数、交流电频率的关系以及容抗与电容、频率的关系,教材中没有相应的实验,  相似文献   

3.
我对电容器充放电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设计制作了一台把声、光、电集于一身的多功能的电容器充放电演示仪,通过多种信息来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从而增加了实验演示的可见度、趣味性和科学性,进而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4.
为突破电容器的电容教学难点,利用日常用品制作成“电容器”,让学生亲身体验电容器放电过程,定量探究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因素,通过创新实验器材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实验技能、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电工学"实验课程自主实验模式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长期以来,电工学实验内容大部分属于验证性实验,这样的实验模式与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创新能力蹬初衷相去甚远。因此,针对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出现的种种弊端,在电路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对部分班级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试点,展开了自主实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文章详细探讨了自主实验的开展以及取得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
用实验演示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是高中物理教材中一个比较难做的演示实验,该实验通过演示让学生直观体会到: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跟正对面积S、极板间的距离d,与介质常数e有关I正对面积S越大,电容C越大;极板间的距离d越大,电容C越小。但实际演示中,金属板带电后,往往存在漏电,指针很难保持稳定。究其原因大家会很习惯的将它归咎于空气潮湿,于是也就有了太阳底下做此实验的经历(并且效果还不是很好),或者用红外线灯泡照射来做。其实,空气潮湿是漏电的一个原因,但并不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我们通过多次实验的研究发现,导致该实验效果不理想的最重要的原因是由尖端放电引起的。通常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我们大都是采用带有鳄鱼夹的导线来连接静电计和金属板,忽略了尖端放电这一重要的物理现象。  相似文献   

7.
于海富 《考试周刊》2014,(6):144-145
近年来,DIS作为崭新的实验辅助设备系统,正逐步应用于初高中学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本文以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电学实验为例,介绍了DIS与传统电学实验的整合。  相似文献   

8.
"非常规"物理实验概念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了从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角度对物理实验分类研究的必要性.通过与“自制教具”、“低成本实验”和“课外实验”三个概念的比较分析,进一步论述了“非常规”物理实验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相似文献   

9.
电容器实验的创新点有两个,一是使用了超级电容器,由于电容非常大,所以放电的速度肉眼不可见,颠覆了学生在新课学习中形成的对电容器放电速度快的刻板印象;二是自制了碳丝灯泡,用铅笔芯作为灯丝,用玻璃瓶做灯泡,通过酒精灯来消耗玻璃瓶中的氧气,以减慢灯丝的氧化速度,延长灯丝的使用时长.这个创新实验可以作为学科教学与科技教育结合的案例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绝大多数工科院校对电子线路的实践教学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主要表现在增加实验课时、实验单独设课等方面。但是,许多高校并没有重视到有些传统实验教材已经束缚了学生工程能力的提高。为了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应用能力,该校改革了原有的实验教材,编写了一本适应创新能力、自主设计能力的实验教程,以适应“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