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晓达 《记者摇篮》2012,(10):48-49
当前各种形式的节目主持人出现在广播电视节目中,给广播电视宣传增添了生机与活力。既有记者、编辑客串主持人主持专题节目,也有广播电视系统外的演员、知名人士来到话筒荧屏前主持各种节目。近十年来,无论是电视还是广播,大量的新闻节目都在朝着主持人节目的方向发展,这充分反映了我国主持人节目发展的大好形势,同时也给播音员带来探讨这一形势的新课题。因此,播音员要不断地拓展自己的业务领域,以适应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要求,所以播音员到主持人的转型就是一个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节目的关键是节目主持人。他应是一个节目的组织者,参加从节目的策划、编辑、制作播出到播出后反馈的全过程。话筒前的工作只是他编采工作的延伸和继续。大量的工作在话筒之外。主持人对节目的指导思想应很明确,并在设计、组织、编辑、主持的过程中逐步完善。主持人以“我”的真实身份和听众交流,所以要求这个“我”要有“我”的见解和鲜明的个性。语言比较随意、生活化。相对来说,播音员工作的范围、任务较为单纯、具体。要求准确、完美地体现作者的意图,在忠实于稿件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做听众收听节目时的桥梁和纽带。据此…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的素质和基本功一提起电视专栏节目,电视界的同行们就自然想到了主持人问题。过去,大多数电视专栏节目的主持人,都是由电视播音员担当的。这是由于当时我们还不适应依靠主持人主持节目的缘故。我们的记者、编辑乃至许多电视“官”总认为主持人首先要漂亮、潇洒、音质标准优美,而绝没有想到主持人的问题,是办好专栏的核心问题。结果让播音员充当电视专栏节目主持人的现象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随着电视专栏节目的发展,观众对电视专栏节目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的记者编辑也开始不满现  相似文献   

4.
肖军 《视听界》2005,(5):61-62
播音、主持是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在特定时空的“假定”情境下实现与观众有效交流的传播方式。要做到电视节目的有效传播,或者说要提高节目收视率,除了节目内容外,电视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必须懂得和讲究视频美。所谓视频美,简而言之,就是电视播音员、主持人通过准确恰当的方式和  相似文献   

5.
苏晓琼 《新闻前哨》2002,(12):35-35
随着广播电视节目大幅度改革,电台、电视台的播音队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被誉为广电媒体的“窗口”中亮相的,也不再仅仅是播音员。主持人、记者、编辑以及各类专家学者,也在话筒前、荧屏中各领风骚。许多同行都觉得,播音员的阵地在逐渐萎缩,就连播报新闻这一播音员最后的阵地,也快被新闻节目主持人“说新闻”的播讲形式蚕食。还有一些领导和业内人士轻视播音工作,使得播音在广播电视媒体中的实际地位大打折扣。说起新闻播报,业内人士都认为,不能用“播”,而应用“说”,“播”就是保守,“说”就是改革。传统的“播报”面临“说…  相似文献   

6.
杂谈续二则     
一、由主持人“充电”说开去广播电台实行直播新体制,产生了一种新的社会角色—节目主持人。主持人是广播节目的主心骨,是采访、编辑、录制的组织者,又是播出的执行者。合格的主持人必须具备记者、编辑和播音员三种能力,甚至还要精通录音制作。那么,主持人怎么  相似文献   

7.
在电视台名目繁多的电视节目中,大多是以主持人节目的形式出现的。但主持人在节目中应该是何种角色?在采编播等环节中又处于何种地位?还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结果制约着地方台主持人节目的发展和主持人的锻炼与成长。误区一,混淆了主持人与播音员、主持人与主持人之间的作用和差别,造成不同角色的错位和互串。这种误区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节目中,主持人仍处在编辑、记者写稿,主持人播讲的位置,如果稿件内容连第一人称的语气都欠缺的话,这样的主持人实质上就是播音员;另一种情况是,主持人节目没有固定的主…  相似文献   

8.
高丽萍是全国电视界有名的难得的“多面手”。现任中央电视台香港记者站首席记者。她从1975年上山下乡时担任“工地广播员”开始新闻工作,至今已从业23年。她具有从基层到省市至中央级广播电视尤其是电视新闻的经历;她从当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开始从事电视新闻工作,是我国知名的播音员、主持人、记者、编辑、制作人,曾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天涯共此时》节目中担任播音员和主持人。在对世界妇女大会、邓小平逝世、香港回归祖国等重大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她既是主持人、记者、编辑,又是策划者、组织者之一,表现出超常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电视节目是一种团队作战的艺术。一档电视节目除了主持人之外,会有很多的幕后工作人员:节目创意、节目策划、多机位摄像师、编辑导演、灯光师、音响师、剧务及音乐后期合成、剪辑师等等。1993年之前,在中国电视节目的发展初期,播音员主持人几乎充当着传声筒的角色。传统电视节目中,主持人仅仅在节目的开头和结尾做引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电视播音、主持,是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在节目规定的特定时空的“假定”情境下,实现与观众的有效交流的传播方式。要做到电视节目的有效传播,电视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必须找到一种恰当的“表演”形式,而在诸多的“表演”形式中,注重播音、主持的自然美,无疑是提升节目整体美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王媛 《新闻窗》2011,(5):96-97
播音主持的基本意义是播音员、主持人在各类节目中向受众传达信息的有声语言活动,基本表现形式就是有声语言活动,是以广播电视传媒的代言人——播音员、主持人的身份在话筒、镜头前的语言表达。播音员、主持人又是广播电视节目在演播阶段的组织者、指挥者,亦是节目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12.
由于节目主持人拥有比播音员更多的自主话语权,因此有的主持人将自己所主持的栏目作为可以任意耕耘的"自留地"。但是,节目主持人代表的是其所在的媒体,在话筒和镜头前的主持发声不能也不该任意发挥,应严格执行栏目的编辑方针。因此,主持人要学会并习惯话语权的自  相似文献   

13.
信息·数字     
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办法施行8月3日,广电总局印发《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办法(试行)》,自2005年9月3日起施行。《办法》重申.凡从事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工作的人员必须依法取得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执业资格。通过资格考试取得《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合格证》或《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合格证》,是申请执业资格的必备条件。《办法》规定,资格考试由广电总局组织实施, 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组织、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电视新闻节目播音员纷纷就播音方式进行大胆的探索和改革,一些新闻节目播音员已向主持人“转轨”,这是时代的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近年来我国电视综艺类、专题类节目主持人如雨后春笋,队伍不可谓不大,节目不可谓不多。但只有新闻节目主持人(尤其是消息类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出现,才是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队伍真正趋向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我国广播电台、电视台(下称两台)播音员的管理,长期以来都是实行独立建制、集中管理的体制,即两台均有播音部门(如组、科、部),均有专门的播音员编制,并将播音员集中起来管理。改革开放以来,“主持人”、“大板块”、“杂志型”等新的节目形式相继出现,传统的管理体制开始受到冲击。各台几乎都有播音员“跳槽”,或成为可以播音的编辑、记者,或成为独当一面的名副其实的“主持人”;各台播音部门几乎都存在着这种“跑、冒、滴、漏”现  相似文献   

16.
吴元兵 《中国广播》2005,(10):80-80
据中国广播影视报报道 全国首次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将于今年年底举行。今后,依法设立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出机构末取得职业资格的人员,必须通过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取得相应的资格考试合格证,并通过所在单位向省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申请注册,才能从事采访编辑和播音主持工作。  相似文献   

17.
潘维 《新闻窗》2007,(4):99-99
电视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是电视节目的组织者和串联者。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节目质量的高低。电视播音员和主持人对节目的传播,包括语言传播和非语言传播两个方面。前者靠的是语言,而后者则包含气质风度、举止神态和服饰等。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的服饰在电视宣传中有着重要的功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作为地方电视台的记者来说,多半是充当拍摄和写稿的角色,而走上屏幕的多为主持人、播音员。眼下,随着电视人对电视理解的不断升华,越来越多的记者也走到了镜头前,对新闻事件进行现场报道,在栏目出镜,对某一事件进行评述。近几年来,像中央台的水均益、白岩松、敬一丹、香港凤凰卫视台的吴小莉、江西卫视的魏伊扬等,他们不仅仅是“话筒型”的主持人,而是有着独立的思维、运筹整体节目的记者。他们当中长相、发音、气质或许比不上专业的播音员、主持人。但是,他们出色的表现却更为观众所接受和喜欢。出镜的记者怎样在镜头前把握好味…  相似文献   

19.
办好电视专栏节目的手段之一是设节目主持人。经过近10年的探索实践,我们的电视已由播音员串联节目到播音员参与节目,进而主持人负责节目,初步定上了一条电视主持人节目的新路子。本文试就这一演变轨迹及其发展趋势作一些分析。主持人节目的发展趋势电视的普及,推动了电视专栏节目的发展。迄今专栏节目与新闻和文艺(包括电视剧等),形成了电视节目三足鼎立之势。有位电视台的老新闻工作者,把电视新闻节目比作“头”,把文艺节目比作“尾”,而把电视专栏节目比作“身”。且不论这个比喻是否妥当,但它的确说明了电视专栏节  相似文献   

20.
刘菊芬 《新闻世界》2008,(11):74-75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播音员、主持人这支队伍也在不断地成熟和壮大。在电视媒体内部分工日趋精细化的今天,文字记者、摄像记者、出镜记者、新闻播报员、节目主持人、栏目包装等等工种越来越细化,播音员、主持人的具体工作也开始明显地呈现出“各司其责”的局面。而在县级电视台情况有所不同.县级电视台因为自办节目量少,专业从业人员数量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