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发掘、收集和整理原始文献和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家"科技规划"和钱学森等科学家对我国原子分子物理学发展的影响;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对于原子分子物理学科发展的讨论,从而展现了原子分子物理学科发展战略在我国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纳米大事记     
1959年 理论物理学家理查·费曼在加州理工学院发表演讲,提出,组装原子或分子是可能的。 1974年 科学家唐尼古奇最早使用纳米技术一词描述精密机械加工。 1981年 科学家发明研究纳米的重要工具——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分子世界从此可见。  相似文献   

3.
纳米技术孕育新的材料革命.世间万物均由原子和分子组成,因而长期以来科学家投入了巨大精力研究原子和分子,并试图改变它们.  相似文献   

4.
IBM苏黎世研究所的科学家首次成功地为单个分子内的电荷分布成像。这一成就将使科学家能对单分子开关、原子与分子间键的形成进行深入研究,也使这一技术在未来太阳能的光能转化、能量存储或分子尺度的计算设备等领域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科学中国》2006,(6):9-9
科学家在原子水平构建某种结构,过去一直需要隧道显微镜,它的探头可以逐一粘连原子。法国科学家最近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利用一种具有类似“吸尘器”功能的分子,把原子吸附、运输并放置在特定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2):I0007-I0007
美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性能稳定的新型“超原子”,是由1个铁原子和8个镁原子集结而成的原子簇,具有令人不可思议的磁性。科学家们认为,电性和磁性兼备的这种超原子可用来组装分子电子设备,从而为下一代处理器、存储器和量子计算机的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2,17(5):355-356
1 首席科学家杨学明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86年在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 ,1991年于美国加州大学获博士学位后 ,在美国加州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及台湾原子与分子科学所从事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 ,并被聘为台湾原子  相似文献   

8.
《大众科技》2010,(8):9-10
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的科学家近期表示,他们利用光能首次成功获得一种罕见的铀氮(U-N)分子合成物,该合成物带有独立的铀氮结构末端,末端上氮原子仅与一个铀原子结合。在过去完成的研究中,氮原子总是同两个或更多的铀原子相连。  相似文献   

9.
张家界不仅有世界绝美的风景,而且空气中负离子浓度之高也是世界少有的。 1889年,德国科学家爱尔斯德和格特尔发现了空气中存在负离子后,人们便开始了对空气负离子的研究。空气是由无数分子组成的,一般呈中性。大气中的分子或原子在机械、光、静电、化学或生物能作用发生电离反应,即原子外层的电子运动提高到一定的速度,就会脱离轨道远走高飞,当这个“逃跑电子”被其他中性原子“俘获”后,中性原子承载了负电荷,就成为负离子。  相似文献   

10.
纳米科技为什么要进行这方面研究,它的意义何在呢,我们知道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他说未来科学的发展,无非是继续向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进军。那么宏观世界是什么?宏观世界就是说我们人类的肉眼可以分辨出来的物体,大至宇宙,宇宙的深处。微观世界指的是原子分子,以及原子分子以下那些层次。  相似文献   

11.
科学短信     
人造塑料血英国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一种人造血,可以作为急救过程中的替代品。这种新型人造血由塑料分子制成,分子可携带铁原子,像血红蛋白那样把氧输送到全身。这种人造血轻便易带,不需要冷藏保存,使用有效期长,而且造价低。  相似文献   

12.
科学家们预铡,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上将会活跃着大量的微型机器人:微型机器人使用了最先进的纳米科学技术。这种新技术可以让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手段和能力大为提高,利用分子和原子生产、制造出只有几十个到几万个原子的新物质,即钠米微粒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正当微观世界中结构、运动与变化规律被纳入量子力学的范畴时,科学家们才更加深切地意识到,来自微观世界的分子、原子,甚至是电子,居然能爆发于如此巨大的能量,于是有关原子、电子之类微小物质的特性被代代科学家们一一揭开。199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的王兴军,在学习过程中越来越察觉物理学除了虚拟的概念理论之外,还需要转化为能够推动社会发展的产品。他在入读复旦大学物理系后,迅速走进更贴近社会发展需求的材料物  相似文献   

14.
1959年理论物理学家理查·费伊曼在加州理工学院发表演讲,提出,组装原子或分子是可能的。1981年科学家发明研究纳米的重要工具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分子世界从此可见。1990年首届国际纳米科技会议在美国巴尔的摩举办,纳米技术正式诞生。1991年碳纳米管被人类发现,它的质量是相同体积钢的六分之一,强度却是铁的10倍,成为纳米技术研究的热点。1993年继198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搬走原子团“写”下斯坦福大学英文名字、1999年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在镍表面用36个氙原子排出“IBM”之后,中国科学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操纳原子成功写出“中国”二字。  相似文献   

15.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对单分子表征与控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扫描隧道显微镜能探测材料表面局域的原子级分辨率的空间和电子结 构,可操作性强,极大地增强了科学家表征单分子结构,研究单分子物理、化学特性,和操 纵单原子、单分子并构造纳米器件的能力。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进行单分 子表征和操纵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在单分子尺度下若干特殊的物理现象和效应,说明了 单分子研究对物理学和其他学科发展所提供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6.
把子弹停在空中,听起来仿佛是电影《黑客帝国》里的镜头,不过最近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的科学家开发出了种名叫磁力枪(coilgun)的设备,确实能够将“子弹”悬浮在空中,不过这里所说的子弹是指原子或分子这样的粒子。科学家们希望,这一装置能帮助研究宇宙中最神秘的粒子——中微子。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大学侯建国教授领导的研究群体在“化学反应的人工控制”项目上取得重大突破: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二维碳60点阵的一种新型取向畴结构,这是目前惟一发现的同时保持位置平移序和键取向序的一种畴结构。 在这项研究中,侯建国教授与合作者杨金龙教授、朱清时院士在国际上首次直接“拍摄”了能够分辨碳60化学键的单分子图像,这种单分子直接成像技术成为明察分子内部结构的“眼睛”,为纳米科学家进行单分子化学键的“切割”、“组装”等“手术”提供了可能。分子是由原子与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的,对化学技‘动手术”’就能定…  相似文献   

18.
环宇 《今日科苑》2006,(8):28-28
它几乎比太阳亮1000亿倍,它将帮助研究人员画出原子结构图、研制挽救生命的药物、解释地球和其他行星诞生的过程,甚至改进巧克力的味道。科学家创造出全世界最亮的光束并将用它观察分子和原子的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中国》2006,(3):F0005-F0005
6 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首次单分子自旋态控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将单分子化学与单个原子和分子的磁性研究结合起来,利用单分子选键化学首次实现了磁性离子自旋态控制。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局域的化学反应来改变和控制分子的物理性质,为单分子功能器件的制备提供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新方法,揭示了单分子科学研究的新的广阔前景。通过这一方法对单分子实现了精确的“手术”操纵,调控单个分子的空间结构和电子结构,由此改变中心钴离子的自旋态,成功实现了对钴酞菁分子磁性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对于纳米技术,科学家们认为:它“将引起一场产业革命,其深远的意义堪与18世纪的工业革命相媲美”。基本概念纳米科学究竟研究什么?它是研究在千万分之一米到十亿分之一米范围内,原子、分子等的运动和变化的学问。在这一尺度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操纵和加工的技术称为纳米技术(“纳米技术”这个术语来自“纳米”一词,1纳米即1米的十亿分之一)。在这仅有一微米的千分之一的微小长。至于什么是纳米技术,不同的研究领域和研究人员的看法大相径庭。从迄今为止的研究状况来看,大体上分为三种概念。一是德雷克斯勒博士提出的“分子纳米技术”的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