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持人说     
《一个讨厌的人》是一个以写人为主的作文命题。因“讨厌”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主观情绪 ,这样 ,作文就比较容易写出情趣。在大量来稿中我们选出了下列三篇作文 ,是否有情趣 ,我们特邀剑男先生担任裁判 ,请大家关注他的点评。下期比赛题目 :《谣言》。主持人说@周瑞琴  相似文献   

2.
正每次和熟识的家长、孩子说到"写作文",总会看见其为难的眼神,听到其逃避、泄气的话语。因此,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帮孩子们积蓄一份作文"正能量"。我组织了"江村少年"社团。从2012年10月至今,50多篇学生作文发表于各类报纸和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乡村少年第一季作文秀",我指导的两篇作文获奖——张龙宇同学的作文《江村娃的幸福谣》获得二等奖,盛家成同学的作文《螃蟹老爸》获得三等奖。一、直面"难关"我对孩子们说:"作文,是一个我们必需要过的难关,不  相似文献   

3.
向明康 《初中生》2015,(32):10-13
2015年1至8期《初中生·作文》在首页的"真情风向"栏,陆续刊发了7篇"千金作文":第1期是卢子越的《窗外,它探出头来》;第2期是张敏的《外婆》;第3-4期合刊是郑雅莹的《但愿人长久》;第5期是吴涵或的《精灵》;第6期是丁琪的《喵小姐》;第7期是李佳欣的《剃头》;第8期是彭羽良的《橱窗人》.这7篇"千金作文",可谓字字真金,篇篇精品,各具特色,是我们初中生进行写作训练、提高作文水平的绝好范本!  相似文献   

4.
我曾在网上看到一篇作文《中山陵游记》,内容是这样的: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去中山陵春游。我在中山陵看见三个"孙中山",一个站着,一个坐着,一个躺着。我在中山陵呼吸了新鲜空气,撒了一泡尿,就回来了,春游真好玩!这篇作文天真无邪、直白有趣,却不能成为一篇好作文。许多同学也存在写作文的几个困难,主要包括:觉得没有东西写;写的时候觉得自己语言匮乏,像写"流水账";写作文没有耐心;写完作文不知要怎么修改。  相似文献   

5.
看了福建省这五篇满分作文,我自愧弗如,我觉得,不但是我,就是把莫言、余华押上考场之内,写出一篇同题的作文,也不可能得满分。2002年的时候,我被邀请到央视"实话实说"做一期关于高考作文的节目。给聂卫平、魏明伦等人当陪衬、节目开始之前,每个人都要写一篇那年的作文题--《心灵的选择》,我用了一个半小时完成,而这几  相似文献   

6.
江苏的王栋生老师曾提出:应请每一位高考作文阅卷老师当一回"考生",先写一篇"下水作文",然后正式阅卷。2007年江苏高考,为了使高考作文的评析更加科学、客观,江苏《扬子晚报》约请南京中学语文教师叶嘉禾写了一篇"下水作文",刊登在《扬子晚报》2007年6月8日的A4版上。  相似文献   

7.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文不仅是语言表达技巧,更是为文者智慧的一种展示。从《岳阳楼记》的行文过程来看,就表现了范仲淹的某些作文机智。《岳阳楼记》可算是范公所作的一篇"命题作文",是滕子京"属予作文以记之"而成  相似文献   

8.
一位高二女生送来一篇作文《太平洋深深的歉意》,请笔者点评。这篇以"歉意为话题"的作文,笔者阅后觉得不知所云。评析这篇看不懂的典型病文,对其他同学走出写作误区将颇有裨益,遂投稿寄出。  相似文献   

9.
一、导入描写师:老师来上海前让宁波的学生写了一篇作文《爱在细微处》,同学们看看这篇作文好不好?(生浏览)生:我觉得这篇作文不好,字数没达到要求。生:这篇作文就讲了一件事,缺少了描写。生:这篇作文细节描写太少了,对人物的刻画太少。二、文本对比师:老师也觉得这篇作文不够好,于是就让小作者进行了修改,《格列夫游记》的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曾经说过:  相似文献   

10.
读到一篇题为《感受第一次》的作文,觉得很有特点,值得提出来谈一谈。作者写的什么"第一次"呢?讲的是这样一件事:他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迷上了日本卡通《篮球飞人》。它的全套有许多本,陆续上市。作者从父母给的午餐中每日省下一点,积少  相似文献   

11.
南原小区A栋     
我正在批改让学生们写的自由命题作文,看到了下面这几篇。这是住在同一个小区的三个孩子写的作文,每一篇读来都让人觉得非常好笑,却异乎寻常地贴切传神。所幸面对孩子们的作文,我的性格使得我不会写下"个个都是觉得别人家的花儿比自家的香啊"这样一本正经的评语,因此,这三篇作文,我每一篇都给了一个大大的"优"。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我感觉到不少学生将写作文看作是一件"苦差事",讨厌作文,甚至对作文怀有恐惧感。大部分学生认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了信心,不乐于写作文。我觉得只有在写作教学中给予科学的指导,让学生在练习写作过程中循序渐进,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  相似文献   

13.
<正>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我觉得,作文写不好,不能老把责任推给学生,这是我们语文老师没有很好地去研究和指导学生作文。如何解决这个瓶颈问题?笔者以为有这样四个结合:一、课上讲授和课下模仿练习相结合比如学完高一诗歌单元,就要学生学习使用排比、比喻、反复等修辞"仿写"《大堰河我的保姆》和《再别康桥》,让学生自己动手"照猫画虎",当然"画虎不成反类犬",也没有人笑话你。正是这种"高级模仿"带入情  相似文献   

14.
这个学期,学生蔡××刚从村小转学过来.当我第一次改他的读书笔记时,发现他只是随便抄了一篇短文,而且字迹"龙飞凤舞",很是潦草,一看就知道他讨厌作文.  相似文献   

15.
戴达 《教育艺术》2007,(5):48-49
历届初一新生入学后,笔者都试着让学生做"老三篇"作文:《开学来的一件事》、《我们的初中老师》以及《我与我的同桌》.与其说是让学生练笔,毋宁说是为检测他们的写作能力.结果:第一篇,有2/3以上的同学是写学校的大扫除或操场除草;第二篇,我发现,学生笔下的这些老师,简直就是同一个母体细胞中克隆出来的--个个都是"方方的面盘"或"漂亮的鹅蛋脸",还有"黑黑的头发"、"大大的眼睛",并且都是那样地"目光炯炯有神",有区别的是有的老师还戴着一副"大眼镜",千人一面;第三篇,有80%的学生写了两人之间的友谊,并且都有个"形成-破裂-恢复"的三步曲,千篇一律.真可谓"岁岁年年人(学生)不同,""年年岁岁'花'(文章)相似".学生作文简直就像学武术,一招一式都有个固定不变的套路,"程式化"现象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6.
荣维东:我国把写作看做是学生"个人的事",看成是"文本的制作",这就使写作损失了它的内在动机和交流功能,成为一桩苦差事.为何很多人讨厌作文,却喜欢发短信、用网络聊天或者诸如此类活动?二者的显著不同就在于后者具有鲜明的真实交流的机制和功能.  相似文献   

17.
针对学生写的一篇作文,教学生一些"变术",也不失为提高写作兴趣和能力的一种策略。因前不久指导学生写作文《令我羞愧的一件事》学生有共鸣,于是,我就针对徐思婷的《令我羞愧的一件事》这篇习作教学生作文"变术"。  相似文献   

18.
蔡明 《新高考》2016,(4):42
一本书,足以成为中学作文教学的优秀教材;一本书,足以弥补中学生身边缺少优秀作文辅导书的遗憾。这本书就是《蔡明老师教你写作文》。——江苏省张家港市合兴初级中学周文忠合理的构架蔡老师按顺序将全书分为"认识篇""能力篇"和"技巧篇",为何是这样的排列?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进行写作,首先得从对写作的认识谈起,在"认识篇"中,蔡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喜欢形象化的思维方式,《周易》中就有"圣人立象以尽意"。"诗言志",而"志"不直言,巧借"象"言之,"春风又绿江南岸",借"绿"字使读者满脑皆是无限春光;"文以栽道",而"道"不直说,常借故事言之,一部《庄子》,寓言故事就占了十之八九。作文如能激活阅读者大脑,唤起阅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就成功了一半,记叙文尤其如此。在话题作文写作中,我们常常会选择叙事、写  相似文献   

20.
快速修改法     
人们常说:"兵不厌诈,文不厌改。"又说:"文章不厌百回改。"鲁迅的《肥皂》只有7000多字,竟修改了140多处。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同我国四大发明一样,是中国人的骄傲。曹雪芹为写它整整花了10年时间,增删了五次。一篇巨著的诞生要经过反复修改,一篇作文也不例外。考场作文中留给同学们修改的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