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要发展,民族要振兴,必须有大批创新型人才.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源泉。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教学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重头戏。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形式.在教学过程中理应担负起培养创新精神的重担。  相似文献   

2.
武慧琴 《职教论坛》2002,(18):47-47
江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这种“特殊使命”责无旁贷地落在了老师肩上。只有具备创新素质的教师,才能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从而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一、创新素质的要素创新素质是教师内在的知识经验、智力和个性特征的外在表现和升华,是语文教学充满活力的根本,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具体包括:1.深厚而广博的知识。语文学科内容包罗万象: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不涉及。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时代需要的是智能型、创新型、开拓型的人才,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学语文教学新大纲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创新精神”、“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实施创新教育,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代社会对语文教学提出的一个新课题。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有以下几点粗浅的认识和做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又强调说:“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江主席的讲话,对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学应如何依据学科特点,找出创新教育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一、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教学目标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本身就要有创新目标、创新精神、创新观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我们国家要发展,要赶上甚至超过发达国家,就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培养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曾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这给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任何历史时代都有一定的、统帅一切的时代精神。21世纪的时代精神就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当今,面对新课改、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也是每位历史教师应有的“时代感和责任感”。本文就历史课堂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渐进培养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拥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才是最具发展力的民族。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蓝。我们的教育只有牢牢抓住“创新”二字,才能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教育在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就应把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它的至高目标。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1.
浅谈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旗之林”,培养有创新能力的知识型人才,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迫切需要。而计算机又是最具创造力的学科之一,也是最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门课程,所以,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中小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未来的建设,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创新能力的培养要通过创新教育来实现,创新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创新性人才,其着眼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以便为使学生将来成为创新性人才奠定良好的创新素质。”中小学素质教育教学实践中深深感受到异步教学是学生自主地解决学习问题的创造性思维过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脱颖而出、独树一帜的教学方法,也是创新教育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 2 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这一论述充分说明了创新对国家、民族是兴衰存亡的大事。同时 ,江泽民同志还指出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性人才方面 ,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的摇篮”这进一步说明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中的重要的基础作用。有一种说法 :世界通用语只有音乐和数学。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具有当仁不让的神圣职责。那么 ,在…  相似文献   

14.
张乐 《现代语文》2011,(3):33-35
引言 教育兴衰,重在创新。江泽民总书记曾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显而易见,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教育应该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尤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工作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他又强调说:“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创新意识、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作为初中思品课教师,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创新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工作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他又强调说:“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创新意识、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作为初中思品课教师,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创新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江泽民同志继“十五大”报告中强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之后,在“十六大”报告中又强调教育领域要“坚持教育创新”。这个时代精神的核心是创新,教育是全社会创新的先导和基础,提出教育创新本身就是一个创新。因为创新需要有创新人才为主体,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依靠教育,这是其一;其二是,创新要有思想观念创新的前导,教育起着思想观念创新的启动、发动、传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总书记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当今教育突出强调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文教学占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同样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笔者从事作文教学多年,在这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下面就结合实际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作为课堂教学主导者的教师,要牢固树立创新教育思想,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创造性地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精神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国家要发展,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新一代。为此,教师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展创新教育。那么,创新教育中的教师要具备哪些素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