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组图是克横定式·业余版(五)中定式二的延伸——直板接发球搓对方正手,横板抢先上手,直板随后连续压住对方正手位,以速度取胜。 左手握拍的梅兹发右侧旋短球到马林的反手位,马林上步直接挤搓到梅兹的正手位底线(图5)。马林在接发球时逆来球旋转,顺势一挤,使回球带 有明显的侧拐。梅兹发球后,做好了进攻的准备,但马林的回球向正手位边线侧拐,使梅兹在进攻的线路上受到一定的制约——如果直接拉直线,由于 马林回球带有左侧旋,容易拉到偏中路位置,马林可以很轻易地回防;因此拉斜线是最好的选择。而此时马林早已等在反手位准备大力推挡,面对梅兹 的拉球,马林在最高点借来球之力,快速将球又挤推到梅兹正手位大角。梅兹在第一板进攻之后,重心正向中路还原,看到来球又回到正手位大角,于 是扑正手连续拉,由于脚下不到位,动作无法做完整,导致回球失误。 马林敢于突破对方正手位,并连续压制对方正手,这种技战术是当今直板打法的新思路。从接发球的小技术入手,预先判断出对方回球线路,看似 被动防守,实则已经掌握住场上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这组图是克横定式·业余版(四)定式三中的战术延伸——直板接发球撇搓对方底线,迫使对方勉强上手,然后准备反攻。图中,波尔为左手握拍选手,因此马林在接发球时,不但要考虑来球的旋转问题,还要盯住对方的站位,扼制对方有威胁的进攻。波尔发右侧下旋短球到马林的反手位。马林上步突然一撇,撇到波尔的反手偏中路底线。波尔站位离球台比较近,无法及时调整动作,只好快速用反手拉一板,这板拉球的力量并不大。马林稍退半步,反拉波尔的正手位。马林的整套战术运用得非常流畅,每一板球都先观察对方的站位,处理球非常果断,掌握住了节奏。  相似文献   

3.
李惠芬 《乒乓世界》2000,(11):32-33
这期我们介绍马林第三板反拉技术。直板和横板的反拉技术在基本原理上是一样的。 马林发强烈的下旋球到金泽洙的反手位(图一至三),金泽洙接发球时用侧身拉高吊弧圈(图四至八),马林判断对方会拉高吊弧圈至自己的反手位,于是,在第三板的处理上果断侧身反拉到对方的反手位(图九至十二)。 在这个实例中,金泽洙为了“安全”起见,拉了一板高吊弧圈,而马林则准备得比较充分,一在用正手反拉的同时,落点尽量控制在对方意想不到的地方。对方侧身拉高吊弧圈后,通常正手位是空档,这时应该打对方的正手位。当对方注意正手位时,就会提前…  相似文献   

4.
与“王皓VS施拉格”球理相通,本组图是“克横定式·业余版(一)”中第2套“定式”的另一种升级版。马林站在侧身位用正手发侧上旋球到波尔的正手近网处,虽然他发的是普通侧旋而非逆旋转球,出球带正常的左侧旋,但对于左手握横板的波尔来说,其效果同右手直板反手发(右)侧旋球到右手横板正手类似,球落台后都是朝横板的正手外边线侧拐。与施拉格相同,波尔也选择用反手上前接发球,但被马林压住中路后,最终正手反拉下网。  相似文献   

5.
波尔与横握球拍运动员比赛的技战术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波尔2004~2006年世界重大比赛的技术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波尔发球抢攻得分率高,发球以下旋、侧下旋、逆侧下旋为主,但下旋发球有所减少、侧下旋发球有所增加;其战术以正手发逆侧下短球至对方正手、中路,结合发强烈逆侧下长球至两角后抢攻和正手发侧下旋长、短落点的球后侧身抢冲战术为主。2)波尔接发球抢攻段得分率为三优,接抢段的技战术运用和得分能力较好,接发球使用正手较多,战术以快搓加转近网短球为主,结合搓两角长球或撇侧下旋球至对方正手大角战术为主,然后反拉或摆短伺机拉冲。3)波尔正手位的短球相对较弱,但接球后(第4板)的攻防转换处理较好,无论从使用率,还是得分率,波尔的相持段都占据优势。4)波尔正手进攻以前冲、加转弧圈和近台快拉为主,落点多在对方的反手位,但使用比例逐年下降;侧身以前冲弧圈为主,落点多在对方的反手位,而加转弧圈的落点大多在对方的正手位,侧身进攻技术呈波浪式起伏;反手快带弧圈的使用率有所上升。5)波尔对横拍选手以拉两角伺机前冲或扣杀战术使用率和得分率呈波浪式起伏,2006年得分率高达70%,搓长短结合拉攻战术的使用率2006年突增到17%,得分率高达63%。  相似文献   

6.
接发球后第4板的反拉要点: 1.接下施发球时迎前快搓,搓球要加力控制,提高质量,迫使对方只能拉高吊弧圈球。高吊孤圈球进行反拉反剃,如对方快拉则可挡一板过渡。 2.步法尽量到位,反拉对方的高吊孤圈球时,击球点应该是球的上升期。 3.反拉不能光用手臂,同时还要用腰和身体的力量。对弧线短的球,步法要到位后再打,并注意身体用力要一致。图片说明 瓦尔德内尔发强烈的下旋球至马林的反手位,马林接发球时用正手摆短的击球时间快搓至瓦尔德内尔的反手底线,瓦尔德内尔用反手拉高吊弧圈球至马林中右位置,被马林反拉正手空当。 …  相似文献   

7.
《乒乓世界》2006,(9):85-85
只要像波尔那样打开了手腕,你不仅可以自如地劈长,更可以练习晃撇技术。图 H1→H5中,王励勤在接发球时侧身用正手将球晃撇至吴尚垠中路,这种晃撇有双重效果:既可以借助身体的晃动令对手判断不准出球的线路,达到抑制对手发球抢攻的目的;又可以抢占侧身位的"有利地形",争取场上的主动权。迫于这种无形的压力,吴尚垠被来球逼住后,不得不以重心后坐为代价,来换取向上发力的空间。勉强用反手将球"挂"起后,吴尚垠踉跄后退以回复身体平衡(图 H6→H9),以至离台过远。这一漏洞被王励勤洞若明火,他巧妙地快速迎前轻挡,回球弧线较短而不往前走,令吴尚垠回天无力(图 H10→H12)。  相似文献   

8.
52j_本组图片取自马林与希腊名将格林卡的对局,全过程由四个部分组成jj马林发哦i格林卡接发球(图1_5);马林反面抢攻、格林卡第四板招架(图一6—8)i马林侧身大力冲杀斜线I图g-:il分)∥马林准备连续进攻,~但格林卡回球已出界0图14—16 h i。。 , …一 。r-…。这是现代直板反胶进攻型打法在自己发球轮典型的抢攻套路孑 j÷ 一, · 。 一马林发球后反手抢攻结合侧身杀板@李晓东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制胜的十大秘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依赖发球得分的机会逐渐减少,形成相持越来越多,为了适应新的实战要求,我们为大家提供以下制胜的十大秘诀: (一)后发制人 对于难以上手挑打的短球,有时可以快搓(如搓至对方的正手位),当对方拉球的质量不高时,就在下一板反撕、攻击。注意打落点,做好连续进攻的准备。 以A组图为例,塞弗在侧身位用正手发半高抛侧下旋球,对方正手摆短,塞弗反手回搓,对方拉直线,塞弗运用反手快拉的衔接技术直接转攻。类似的衔接技术在发球后的第五板和接发球后的第四、六板中经常被运用,难度较高,通常是在双方控制与反控制过程中由被动一方所采用。一般来说,衔接技术用小动作比较适宜,因为对方来球具备一定的速度。此外,站位两脚略有前后,右脚稍前,重心偏高一点,引拍挥臂以前臂为主,击球点以高点为宜。 无论正手还是反手,衔接技术均以前臂、手腕动作为主,基本不宜使用大幅度的转腰引拍动作,这是它与拉下旋的主要区别所在。图中塞弗使用的主要就是前臂小动作。 (二)抢攻台内短球 发短球后,迫使对方摆短,我方再抢攻,注意抢攻时动作不宜太大,要有爆发力。  相似文献   

10.
2000年欧洲锦标赛男单半决赛瓦尔德内尔VS普里莫拉茨瓦尔德内尔发球: 瓦尔德内尔在侧身位用正手发了一个短球(图1—2)。发短球是为了阻止对方强有力的抢攻,而瓦尔德内尔的发球,不仅短,落点也非常刁,正好发到对方的中路。普里莫拉茨想要接发球抢攻,不得不大范围地侧身。普里莫拉茨接发球: 普里莫拉茨准备侧身用正手拉接对方的发球,但由于球很短,他只能搓一板。注意普里莫拉茨的接发球动作(图3—5):接触球时,肘关节弯曲,前臂几乎放得与台面一样平。肘关节弯曲意味着动作放松,容易形成一个好的击球角度,以便更好地控制…  相似文献   

11.
马林不仅发球好,接发球技术也很出色。图片G1—6是马林对瓦尔德内尔的比赛(没有显示瓦尔德内尔的图像)。马林充分利用直拍台内球的挑、撇、摆短等技术,让对方不好判断,为自己下一板上手创造机会。马林接发球的主导思想是能上手则上手,上不了手时控制对方,看好旋转摆短,这样就控制了瓦尔德内尔变化多端的发球,也使瓦尔德内尔的前三板技术受到了抑制,即使对方上手也拉不出质量,自己还可以争取下一板的主动。  相似文献   

12.
从某种意义上说,本组图是“克横定式·业余版(一)”中第2套“定式”的升级版本。王皓站在侧身位用正手发逆旋转球,虽然形式上是用正手发球,但发出的球带有右侧旋,所以实质上与反手发球异曲同工。这样,王皓发球后不必调整站位,即可直接准备侧身抢攻,对于顶级专业选手而言,节约这转瞬即逝的“时差”还是很重要的。随后的套路与我们的“定式”大同小异,王皓第三板用反面挂起斜线后,第五板连续压施拉格中路得分。  相似文献   

13.
抢拉对方侧身晃撇到反手位的球 这项技术是直板反面技术中非常关键的技术,在比赛中运用最多,也是最难掌握的技术。因为对方在接发球时采用最多的方法就是晃撇到反手位为主,配合摆正手位短球和搓正手位长球作为牵制。当我方在接发球摆短后,对方也会采用和接发球同样的方法。所以,掌握好这项技术对前三板的争抢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无遮挡发球新规则的实施,使发球的威胁大大降低,从而给发球抢攻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发球抢攻的技术组合将变得更为复杂,人们的理念亦随之发生改变。在认识上,人们已将发球、发球后抢上手以及三、五板衔接作为一个整体来全盘考虑、连贯设计,并且形成了新的发球轮的抢攻体系。与原先的发球抢攻相比,它无论在内涵还是意义上均高出一筹。 本组图片取自德国新秀波尔与韩国名将吴尚垠的对局,由三个部分组成:波尔发球、吴尚垠接发球摆短(图1—7);波尔发球后台内挑打(图8-  相似文献   

15.
这可说是“克横定式·业余版(二)”中第2、3套“定式”的叠加版。马林用正手发左侧旋球偷袭波尔的正手位,这样的战术之所以能成功,是基于两个要素: 由于波尔是左手握拍,马林充分利用左侧旋的特性,发球落台后直接从波尔正手位的边线拐出,这样就增加了波尔接发球的难度。假如对手是右手握拍,那么对马林发球的质量要求会苛刻得多,因为那样“偷正手”是发直线,  相似文献   

16.
高水平运动员的接发球抢攻意识非常强烈,尤其是在回接反手位短球的时候,很多选手都会侧身采用正手技术来回球,因为正手技术变化多,进攻、控制、调动的手段多,可以更好地压制对方,为自己创造进攻的机会。此外,侧身回接来球是一种套路,由于侧身后,正手位漏出大空当,这个空当会间接  相似文献   

17.
本期所选的套路要求运动员要击打四板球:第一板上正手位挑打短球、第二板回反手位衔接直板横打斜线、第三板衔接直板横打中路、第四板移动至正手位抢攻斜线。这组综合练习的重点在于“近台率先发动,利用反手形成相持后,伺机转换用正手杀板得分”。就这个年龄段的运动员来说,这是一项比较常用的套路练习。他要求运动员在反手主动相持中不仅能够通过落点变化为正手创造机会,同时更要强化正手位的得分能力。  相似文献   

18.
巧妙的近网发球发将出台球后的抢攻高手们在实战中使用最多的发球,就是几乎出台而又不出台的短球(如下图)。这样对方很难在接发球时发力,且不好摆短,能够比较容易上手抢攻。上图福原爱采用的就是这种发球,然后反手发力弹打得分。  相似文献   

19.
李佳薇技战术运用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李佳薇在北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团体决赛,女子单打1/4决赛、半决赛等几场重要比赛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其发球多变并带有迷惑性,发球抢攻意识强,但发球和发球后(第三板球过渡)的控制不够精细.(2)接发球以搓、摆近网短球为主,反手接发球和正手接下旋球是其弱点.(3)李相持能力一般,尤其在正手的相持中失误率较高,但反手主动上手后和正手的衔接技术流畅.  相似文献   

20.
本组图片取自马林与中国台北选手蒋澎龙的对局,全过程由三个部分组成:马林发球、蒋澎龙接发球(图1—9);马林反控制、蒋澎龙勉强上手(图10—16);马林直板横拉进攻得手(图17—20)。 无论从蒋澎龙本人看,还是就直板反胶这种打法而言,正手大角都应是其软肋,而马林在第三板和第五板中始终以此落点为突破口,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在此,马林充分显示出清晰的头脑、超强的意识和精湛的技术,集中体现了直板反胶进攻型打法在紧张对抗中,通过控制与反控制赢得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