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书基本按照粟裕一生的时间顺序,重点选取粟裕一生中有关战争、政治活动和生平逸事等珍闻片段,叙述了粟裕一生的政治、军事活动和杰出贡献,生动地反映了粟裕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和不事张扬、谦逊让人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2.
孟良崮战役中,国民党中将师长张灵甫早已盖棺,可半个多世纪以来,有关他的死因一直存在争议,并出现了多个版本。1947年5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军区司令员兼政委陈毅及副司令员粟裕的直接指挥下,集中一、四、六、八、九纵队优势兵力,向盘踞在山东蒙阴  相似文献   

3.
1949年4月20日午夜,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第二野战军和陈毅、粟裕指挥的第三野战军百万之众,在五百多公里的战线上发起渡江战役,迅速突破国民党的长江防线。在这个影响中国命运的事件中,中共地下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获取国民党苦心制订的长江防御军事计划,为解放军度江成功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1949年4月20日午夜,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第二野战军和陈毅、粟裕指挥的第三野战军百万之众,在500多公里的战线上发起渡江战役,迅速突破了国民党的长江防线.在这个影响中国命运的事件中,中共地下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获取国民党苦心制订的长江防御军事计划,在解放军取得渡江战役胜利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  相似文献   

5.
闫吾是我党、我军著名军事记者。他为宣传党缔造的人民军队,为发展新华社的军事报道,整整奋斗了半个世纪。他是全国参加战斗最多,写下战地情景、战斗通讯最丰富的军事记者,也是在前线指挥战役报道最多的军事报道的组织者、指挥者。解放战争期间,他参加过  相似文献   

6.
左权(1905-1942),字叔仁,湖南省醴陵县人,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左权将军指挥和参与指挥了众多著名战役,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其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和深厚的军事理论素养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左权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和深厚的军事理论素养,除天赋和丰富的军事履历外,更要得益于他三次军校求学经历中所打下的坚实的军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张雄文  少辰 《出版参考》2008,(12):21-22
朝鲜战争突然爆发,毛泽东再次点将粟裕 1949年6月至1950年6月,被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授予攻台作战的指挥重任,同时主持华东军区暨第三野战军实际工作的副司令员粟裕,在整整一年间,将主要精力放在准备攻打台湾以及解放沿海岛屿、剪除台湾外翼上。正当他率领三野全部及其他野战军共16个军近65万人,积极准备发起“国内战争中最重要和最后的一次战役”的时候,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突然爆发。  相似文献   

8.
马红 《档案天地》2011,(8):28-32
1949年1月14日上午10点,攻打天津的战役随着前线总指挥刘亚楼一声令下.枪炮声在天津响了整整一天。29小时后.天津战役胜利结束.守敌13万人全部被歼。天津战役是刘亚楼从苏联回国后独立指挥的精彩一仗、巅峰之作,给他在陆地纵横驰骋的军事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  相似文献   

9.
溧水县境内的迴峰山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抗击国民党顽军的苏南反顽战役的主战场,2003年底建造在苏南反顽战役阵亡将士纪念塔旁的纪念馆正式落成。溧水县档案馆充分利用馆藏革命历史档案资料,为纪念馆布展提供了新四军和陈毅、粟裕等将军在溧水开展革命斗争的档案资料和实物,其中有陈毅、粟裕、王必成、江渭清等将军的照片、新四军一师师长粟裕致十六旅电文及抗战时期所用的文件箱、粮草票等等。同时还为黄南反顽战役中的“沈家山、上兴埠、铜山、观山、回峰山”等重要战斗提供了遗址图片和文字材料,使整个布展版面主题鲜明、史料翔实,全面…  相似文献   

10.
<正>1947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战役中,仅用三天时间一举歼灭国民党军队王牌之师———整编74师,击毙师长张灵甫,歼敌3.2万人。孟良崮战役作为解放战争中战略转折的重大战役,为实现战略反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地位和意义重大。一、基本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相似文献   

11.
1955年9月27日下午5时.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主席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授予对创建和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有杰出贡献的9位领导人.因为年仅46岁.最年轻的林彪在外地养病投有出席仪式.后单独授衔,我军十大元帅就此产生。十大元帅排序中排在最后的一位就是叶剑英.时年58岁。而粟裕只被授予共和国大将军衔.近年来研究军事问题的中外专家普遍认为.中国共产党的高级军事将领中粟裕算是最能指挥打仗的。  相似文献   

12.
黄埔军校是中国现代军事的摇篮,为民国时期的国共两党培养了大批杰出的军事人才与高级将领。本书生动记述了黄埔军校对中国近现代历史所留下的深深烙印。作者还以文学手笔记述了黄埔将领的一些经典战役,展示了国民党和我军高级将领中出身黄埔的将领的指挥作战特色和辉煌战绩。  相似文献   

13.
中国革命在硝烟弥漫的年代里走过的艰难历程,是一幅凸现着一系列风云人物的辉煌画卷。近年来,记述这些风云人物生平的传记也得以异军突起。李普历时七八载完成的《记刘帅》(上海文艺出版计1992年版),就是一部精彩的传记作品。 1916年冬,李普以《新华日报》特派员身份前往华东评述战局途中.在滑县战役前线与刘伯承首次相逢。因了这个机缘,他在刘邓大军中一呆就是两年,得以近距离地观察和了解这位军事奇才在指挥历次重大战役中表现出采  相似文献   

14.
会理会议,周恩来力挺毛泽东 1935年5月12日,周恩来在会理会议上肯定了毛泽东从湘江战役后提出的战略转折主张和遵义会议以来的军事领导艺术,认为采用兜大圈子的办法,四渡赤水,两进遵义,巧渡金沙江,取得了突出重围的重大胜利,否决了林彪要求撤换毛泽东军事指挥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粟裕大将之子、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粟戎生中将向解放军档案馆捐赠了一批珍贵录音档案,包括粟裕大将回忆革命战争年代战役及战斗经过和新中国成立后讲话录音,以及萧克、宋任穷、张爱萍、万毅、张震等近百位高级将领回忆谈话录音共计421盒。这些录音档案真切反映了八一南昌起义、井冈山斗争、南方三年游击战  相似文献   

16.
1955年,粟裕被授予共和国大将军衔,位居十大将之首。此后几十年中,他的军衔问题,成为大家关心和议论的焦点。不少人认为,粟裕战功很大,消灭的敌人很多,中国革命战争胜利进程的加快同他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评他大将是低了,他应该评上元帅,还有人说,他曾为授衔一事闹过意见,受到毛泽东的批评,他哭了。粟裕授衔事实真相究竟如何呢?  相似文献   

17.
辽西抗战是继马占山江桥抗战后,在张学良直接指挥决策下,东北军民联合抵御日军西侵的战役.该战役不仅规模空前,战绩显赫,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对东北抗日模式进行了脚踏实地、卓有成效的探索,而张学良作为辽西抗战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其贡献居功至伟,然却未受到人们应有的肯定.有鉴于此,笔者根据档案资料记载,试对张学良在辽西抗战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8.
龙宇 《湖南档案》2013,(11):25-27
他被苏区人民称为威震敌胆的“独臂将军”;他在方志敏的狱中遗著《可爱的中国》一书中以田寿这个名字被多次记述;也在《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之《粟裕传》中被记载为“是一位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领导人、军事学者”。他便是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团军团长刘畴西。  相似文献   

19.
年鉴派代表人物马克·布洛赫在其著作<为历史学辩护>中说:"没有人能准确无误地记住周围发生的一切细节.假设某司令员刚打了一次胜仗,便马上开始亲笔记录战役的经过.而且这场战争是他策划并亲自指挥的,战场不大,厮杀自始至终几乎都在他的视野之内.然而,我们可以肯定,在战役的几个关键时刻,他不得不参考部下的报告.要记录这件事,他就得再查阅一下在战斗中指挥部队的司令员,究竟最需要什么样的情报呢?是他用望远镜看到的混乱战况,还是由通讯员和副官送来的火线急报呢?何况司令员也不能观察他自己.可见,即便是这般圆满的假设,所谓直接的观察也不过如此吧?"  相似文献   

20.
三套军事围攻方案 1949年5月7日,正当蒋介石向大上海投下最后一瞥,乘坐江静轮离开复兴岛驶向茫茫大海时,在常州的粟裕、张震向中央军委和总前委发出了关于围攻上海的军事部署的请示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