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小学期"是最近几年来我国部分高校在组织本科及研究生教学中诞生的新事物.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中,一个完整的学年由秋季、春季两个学期构成,而"小学期"指的是在一个完整的学年里,秋、春两个学期结束之后,增加第三个学期.  相似文献   

2.
刘换新 《大观周刊》2012,(10):228-228
复习课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虽然复习课所涉及的知识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但通过复习,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形成系统、完整的体系,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所以复习课是学生认识继续和深化的过程。复习课还可以使学生对在教学过程中已经学习的技能、方法等进行强化、深化和进一步熟练,并且结合所学的内容总结、提炼数学思想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所以复习课又是提高学生能力的过程。下面就如何上好数学复习课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孙辉涛 《大观周刊》2012,(4):232-232
总复习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复习要引导学生对整个中学所学的物理知识和技能加以整理,总结,使之系统化,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刻理解,融会贯通,熟练运用。总复习是确保达到中学物理学习总目标的最后一个环节,复习得好,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走向工作岗位将有很大益处。所以在复习的内容上要妥善安排,在复习的方法上要不断研究,精心设计以求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教育中,美育是一个根本性的教学层面,对于培养具有原创能力的人才具有根本性的意义。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的电影思想为我们实施美育提供了三个方面的启示:用"教育蒙太奇"营造审美情境,"装配"一个审美性课堂,是美育的关键;"装配"一个"现代电影"式的课堂,让受教育者在审美中遭遇一个巨大的"问题",从而自行开发其原创能力,是美育的灵魂;"装配"一个"古典电影"式的课堂,在审美中传授必要的知识,则是美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刘佐恩 《大观周刊》2013,(7):181-181
在初中三年中最后的复习是非常关键的。最好初三数学总复习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抓住课本,夯实基础2.系统整理,提高复习效率3.研究《中考指要》,分析中考试题 。总之,初三总复习时间段任务重,只有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科学剖析知识结构,巧妙选编习题,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夯实基础,领会解题思路,培养良好的数学思想。从而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6.
司若 《青年记者》2009,(14):120-121
“小学期”是最近几年来我国部分高校在组织本科及研究生教学中诞生的新事物。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中,一个完整的学年由秋季、春季两个学期构成,而“小学期”指的是在一个完整的学年里,秋、春两个学期结束之后,增加第三个学期。从2009年开始,中国传媒人才培养的重镇——中国传媒大学开始采用这种新型的模式,将秋季、春季学期的教学时间各缩短两周,在春季学期结束后,增加了为期四周的第三学期,也就是通常所称的“小学期”。那么,  相似文献   

7.
赵香珠 《大观周刊》2011,(35):144-144
高中数学复习课,应在复习基本知识的同时,强化本阶段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注重知识的再现和数学思想的培养,在复习过程中,“引导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重视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锻炼,为此,提出数学复习教学的课堂结构的五个环节,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寻求有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王延芳 《大观周刊》2011,(14):100-100
四年级下册是中年级最后一个学期,同时也是由中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一个学期。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可以说,四下级下学期是很关键的一个学期。  相似文献   

9.
党国彬 《大观周刊》2010,(48):155-155
语言是一种社会交际的工具.语言的功能很多,但其最本质的和最主要的是它的交际功能.〈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的日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教会学生两种实际知识,一是英语的基拙知识,二是运用英语的交际知识和交际规则.只有让学生们同时掌握以上两种知识,英语的社会文际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我认为这正是母语教学与外语教学的根本区别.只重视前者.忽视后者,往往会造鱿出"高分低能"的学生,因为只掌握了书本知识的学生,他们的英语是在不具备社会和文化环境的情况下学习的,一旦面海社会,进入一种陌生的文化环境,他们在实际运用语言的时候,就会遇到许多困难,甚至无法进行正常的交际.  相似文献   

10.
彭常春 《大观周刊》2011,(48):105-105
高三年级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次新的挑战,怎样上好复习课?怎样让学生每堂复习课都有收获?笔者常常在思考这些问题,回首自己高三大半学期的教学工作,在同行的指导和帮助下,教学还是比较成功的。如何减轻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特别是进入高三后,该如何组织好减负背景下的的英语复习。很多教师还是采用原先的教学方式。复习时还是以讲练为主,忽视了对中学生英语学科素养和统整人格培养的问题。学生英语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不仅在新课时需要,复习时更需要。  相似文献   

11.
陈慧丽 《大观周刊》2012,(4):219-219
摘要:高中数学复习课,应在复习基本知识的同时,强化本阶段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注重知识的再现和数学思想的培养,在复习过程中,“引导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重视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锻炼,为此,提出数学复习教学的课堂结构的五个环节,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寻求看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刘俊晓 《大观周刊》2012,(3):221-221
高中数学是高中阶段一门重要课程,教育主管部门也反复强调教育要以"知识应用和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数学教师更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去不断学习和形成更加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教学技巧,以满足学生收获知识和全面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张宇 《今传媒》2009,(7):88-89
对新闻知识的学习通常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各个高校的教育,一个是通过新闻实践,但是通过记者题材影视剧学习新闻知识是常被我们所忽视的一个途径.记者题材影视剧一般包括以下几种:首先是主角为记者的影视剧,在这种影视剧中,主角在剧中的职业是记者,并且从事相关的新闻活动.  相似文献   

14.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获取知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观、掌握基本科学方法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本文从目标定位、选题、组织形式、实施和教师指导五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初中化学复习中有效开展研究性学习,可操作性强,为初中化学复习阶段教学工作提供了可行的操作思路。  相似文献   

15.
教学并不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行为,而是通过系统的设计而形成的有序过程,因此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本文提出一个针对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设计支持系统”的概念模型。这一系统主要实现两个目的:一是为高校教师提供一个获取教学设计知识的环境.二是辅助教师快速而有效地完成教学设计过程。这一系统包括四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知识库子系统、案例库子系统、自动化设计子系统和虚拟社区子系统。  相似文献   

16.
传统考核模式造成学生"突击式"学习,学习过程前松后紧、期末考试压力过大,知识掌握肤浅,缺乏没有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自主探索能力较差,不利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笔者基于数学分析课程教学实践,建立了一个全新的考核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皮瑜 《大观周刊》2012,(39):116-116
在整个初中学习过程中,初三的复习时最重要的,一是进行三年的总结,二是要进行中考,初中数学总复习是完成初中三年数学教学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重视并认真完成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8.
周逢雨 《大观周刊》2010,(48):170-171,125
不必讳疾忌医,中小学现行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多属于"污染愚化塑",其高耗低效的"八教一班"(教师、教材、教学、教蜜、教学时间、教学科目、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班级系科)无时无刻不在"污染愚化"着学生的"6Q"(志商、智商、情商、学商、才商、德商)和"三思"(思考、思维、思想).中小学"低破智慧型"人才培养模式,彻底颠覆现行高耗低效的"八教一班",实现高效低耗、速效低负、"低碳智慧"的"奇效".主要办法是:引进奥林匹克教学竞争管理机制,教师只作教练、裁判、主办者、观众---交给学生各科知识学习和各种技能训练的"钥匙",并将知识、技能单元集约化,让学生在团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实现学生"我会学"、"我要练",进而达到学生相互"我会教别人学"、"我要教别人练"、"我为人师"、"人人为师"境界,从而真正培养"6Q"兼备的创造型"三思"人才.  相似文献   

19.
李金霞 《大观周刊》2012,(52):177-178
高三的主要教学模式,无非是复习‘课和讲评课两种形式。教学中我们多数老师采取的是赶时间、满堂灌的方式。老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却往往是云里雾里。学生并非都愿意听滔滔不绝地讲授。这倒不是他们不想学到知识,而是因为我们的教学呆板乏味。引不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0.
魏祥 《大观周刊》2012,(47):335-335
一年一度的中考是每一个初中毕业生都必须参加的,要想在考试中取得一个较理想的成绩,需将初中三年所学的知识掌握牢固,并加以融会贯通,这就需要切实把握好复习阶段。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分析学生应试中存在的诸多不足,特谈一下中考数学复习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