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吕向梅 《大观周刊》2012,(39):238-238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我们逐步知道了要想学好英语,不需要多读.体会它在和人交流时的的感觉,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虽然语感随着语言实践的积累必然会产生,但教师认识到语感的存在和它的积极作用.并采取有效措施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会加速学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  相似文献   

2.
王丽君 《大观周刊》2011,(20):224-224
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正如球类运动员要打好球必须熟悉球性,游泳运动员要有良好的水性,搞音乐的人要有良好的乐感一样,要学好用好英语,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虽然语感会随着语言实践的积累而产生,但教师认识到语感的积极作用,并采取有效措施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会加快学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呢?本文就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蔡加培 《大观周刊》2011,(24):45-45,47
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完整的直觉,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培养语感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从感情朗读、联系生活、品词析句、启迪想象四个方面培养学生语感。  相似文献   

4.
语感是一种对语言的直觉感应能力。加强语感训练可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灵敏和准确的良好品格。语感教学就是在教学者有计划、有目的的控制下,以语文知识为先导,以语言实践为主线,以语感能力培养为落脚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参与作用,指导学生自己去接触、感受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并作出理性分析,提高语感层次。  相似文献   

5.
韩德尧 《大观周刊》2013,(9):120-120
语感是一种难以明状,但又实实在在存在着的非常有用的对语言的感觉。教师不能忽视学生语感的培养。搞好课本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英语语感的必要前提,除此之外我们教师还应在符合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相似文献   

6.
黄薇 《大观周刊》2011,(40):72-72
高中新课改要求教师和学生改变旧有的英语教学观和学习观,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即要培养学生的高水平语感,真正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现阶段教学实际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尚有矛盾,从实际出发,英语教师首先要改变学生对英语的偏见,正确对待英语学习,通过课堂上创建语言环境、课后练习设计及英语课堂教学的延伸三个策略使语感的培养落到实处,切实体现英语新课程的基础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7.
徐小莉 《大观周刊》2013,(9):204-204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的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语文教学中,“阅读”环节是“听说读写”的核心部分,它是进行“把握语言技能、增加语言积累、培养语言感受、进行语言创造”等训练的关键。因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将阅读与技能、积累、感受、创造在教学中渗透结合,才能使语文教学达到完美。  相似文献   

8.
赵亮 《大观周刊》2012,(16):224-224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身处改革一线的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角色,调整教学策略;还要求具备课程开发能力和整合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加强对新技能的学习培训。语言学习要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形成语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探究性学习模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如果英语学习通过真实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那么学生就能接触到更贴近学习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信息资源;学生的参与意识随之不断增强,交流方式也将由课内活动的单、双向交流,转为多向交流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马苏蕊 《大观周刊》2012,(51):298-299
何为“语感”?“语感”是主体对语言所产生的敏锐的直接感受和对语言形式、语言意义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的心理行为能力.是人类学习语言、发展语言进行交际的最根本基础。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的要求。注重对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的培养.不但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和有效教学方法.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鉴于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语感的培养.将其作为教学目标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刘敏  刘小燕 《大观周刊》2013,(11):317-318
语感的培养在于平时的训练.就离不开阅读教学.学生不仅利用朗读可以学练发音,还可以训练语感。在此阶段语感的训练在这时变得十分重要.此时很好的训练学生对于英语的口语感.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大有裨益.阅读是学习二语必备的工具和步骤。语文学科的学习离不开对经典文章的诵读,英语的学习也同样如此,对于英语文章,单词、音标、句型的阅读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感.进而帮助学生熟悉语言运用的规则.形成语言习惯。  相似文献   

11.
语感是我们对语言的感受能力,作为一名主持人,对语感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主持人语感贯穿整个主持创作过程。如同音乐讲究乐感,美术讲究美感一样,主持人同样需要良好的语感。  相似文献   

12.
周元成 《大观周刊》2012,(45):362-362
《新课程标准》将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确定为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教师应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使学生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形成语感;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语言的规律,从而运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这一目标的确定,使学生既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格,从而为终身学习、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英语教师应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以学生为本,优化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3.
崔凤丽 《大观周刊》2011,(10):206-206
《新课程标准》以描述学生”能做什么”为主线,强调学生要能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要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形成语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发现和归纳等方式,掌握语言的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通过交流与合作发展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程显英 《大观周刊》2012,(51):261-261,293
李珊林认为:“语感是一种文学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就是一种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力、正确理解力。亦表现为一种对语言存在的融会贯通,一种对语言的默契和灵悟.最终形成语言的驾驭能力。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强调:“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15.
韩宪 《大观周刊》2012,(51):294-294
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对于学生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已不再从系统的语言知识和语法规则入手.而侧重于对语文材料的积累、感悟,培养良好的语感。  相似文献   

16.
石春兰 《大观周刊》2011,(30):253-253
英语教学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感受英语,英语的学习很重要一方面就是英语语感的培养加之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师在教学中应力求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让他们想学;让他们获取成功的体验,使他们爱学;提供给他们更多自己创造想象的空间,使他们能学,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7.
廖明花 《大观周刊》2011,(14):119-119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不仅要是每个学生在识字不多的情况下,通过拼音扩大学生阅读量,更重要的是要他们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为以后的阅读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也是每个小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课标》在“基本理念”,中强调阅读教学要努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要求阅读要有“较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  相似文献   

18.
石全保 《大观周刊》2013,(11):252-253
语文能力的核心是语言能力,而语感则是语言能力的重要体现。训练语感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当克服语感教学中的种种问题,把语感教学有效的进行下去。本文围绕什么是语感、为什么要培养语感、如何进行语感教学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力求对语感及高中语感教学的内涵和现实意义有较为准确的把握。  相似文献   

19.
靳春会 《大观周刊》2011,(40):156-156
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由语言文字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人们直觉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语感对一个人学好语文、接受或输出语言文字信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的语感增强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鉴赏力、表达力都会相应地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0.
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感知和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也是语言学习中长期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的积累和结果。语感强的人思维敏捷、反应迅速、理解透彻、表达得体,交际中显出较高的效率。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语感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