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法,重点是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力。而创造性思维又是创造力的核心,在创造力的基本结构中处于承前启后的中心环节,在基础能力与创造性行为能力之间架起了桥梁。因此,在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中,应重点指导和掌握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式,才有利于创造性行为的展开与创造性思维成果的获得。根据创造的基本原理和许多成功者的经验总结,坚持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等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训练方式.是对学生开展创造  相似文献   

2.
研究性学习是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出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满足社会及学生发展需要的学习方式,是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形成的有效途径。在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在开放性的自由和谐的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形成学生创造性思维方式及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研究性学习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亮点 ,也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对研究性学习产生的历史以及我国提出研究性学习的时代性的阐述 ,揭示了研究性学习的内涵。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体现在 :较高的抽象性、广阔的开放性、较深刻的探究性以及非常有利于培养钻研精神。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要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为根本 ,培养数学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4.
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一种学习方式,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和过程性特点,它将思维、实践、过程与创造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套新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5.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的方式和手段,与学科教学不仅不矛盾,而且还能促进学科教学的进行。因此,我们要在学科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造性思维、研究性学习的习惯以及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空间来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科教学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相辅相成,共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初中语文教学采用何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教学中,我尝试着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保证“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把“研究性学习”这一新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引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研究性学习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人才最基础的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创造性思维。研究性学习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信息素养的培养,已经自觉地结合起来。学生创新思维和信息素养的有机结合,对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开放教学,鼓励学生思考,激活思维,改革实验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金晓来 《学语文》2006,(6):11-11
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我A教学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时,有意识的运用研究性学习这种较为有效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式。根掘课文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条件,我把研究性学习按照“阅滨→点拨→讨论→总结→提高→交流→评价”这样的流程,分为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的方式和手段,与学科教学不仅不矛盾,而且还能促进学科教学的进行。因此,我们要在学科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造性思维、研究性学习的习惯以及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空间来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科教学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相辅相成,共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