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的个人集邮史不长,1988年离休后才正式开始集邮。但是,在《集邮》、《集邮博览》、《上海集邮》、《天津集邮》、《中国集邮报》、《邮政周报》、《极限邮讯》、《极限集邮者》、《极限集邮》、《哈尔滨集邮》等约20家报纸刊物上发表邮文达300多篇。  相似文献   

2.
2006年年末《集邮博览》的休刊,可以说给集邮界带来了不小的震撼,整个集邮界陷入悲痛、消沉,并为之思考,读者更是呼声四起。塞翁失马,安知非福?谁又能料到,《集邮博览》的休刊竞是她的一次重大转折?如本文的作者。本文作者得知《集邮博览》休刊后,在失望之余开始收集集邮文献,在他收获满仓的同时,他又迎来了《集邮博览》的复刊——  相似文献   

3.
2005年《上海集邮》发行员大会于11月19日在上海集邮大楼召开。受龚丽敏主编委托,副主编张乐民在会上谈了《上海集邮》明年的改版设想。 张乐民副主编首先汇报了今年初《上海集邮》举办"读者咨询活动"的情况。他说,今年初举办的"读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我们满怀喜悦的心情迎来了北京集邮界值得庆祝的两件事情,一是北京市集邮协会成立20周年,二是《集邮博览》创刊20周年。20年来,北京市的集邮事业同全国各地一样,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年来,《集邮博览》经历了童年、少年,如今已步入朝气蓬勃的青年时期。其间,《集邮博览》在宣传集邮知识,传递集邮信息,广泛联系和团结集邮者并为他  相似文献   

5.
我常在想,要发展我国集邮事业,从集邮大国向集邮强国迈进,全国集邮联、各级集邮协会就应当多一些像刘广实、唐无忌林轩、张巍巍、王宏伟、樊伯钦、宋晓文、吕维邦那样的有一定经验的集邮家、邮学家来作专职的集邮工作者。以吕维邦为例,他是安徽省蚌埠市集邮协会顾问、省集邮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58年毕业于青海省邮电学校。参加工作后,他又通过自学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函授学院、南京邮电学院。1988年11月,他被安徽省邮电管理局评定为经济师。2000年6月荣获安徽省总工会“读书自学成才者”的称号。到笔者撰文时止,他已在全国各邮刊邮报和邮电系统内部刊物上发表了介绍邮识、集邮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1200余篇;从1997年至2001年,他先后出版了集邮文化丛书《邮海漫步》、《邮市漫谈》和《邮票赏评》三本专著,每本专著都曾获得两项大奖,名扬华夏邮坛。  相似文献   

6.
谈到红印花邮票的研究文章,自然要提及集邮家赵人龙。赵人龙收集和研究的重点为中国早期古典邮票,同时对中国欠资邮票、新中国普票等也有极深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在他迄今近80年的集邮生涯中撰写的集邮普及与研究的论文数以百计。其中关于大龙、小龙、万寿及红印花加盖邮票这四大古典华邮的研习文章占了相当的比例。这些文章广泛刊载于中国大陆及香港、台湾、新加坡、美国等境内外出版的数十种集邮刊物上,如《集邮》、《中国集邮》、《集邮研究》、《上海集邮》、《集邮博览》、《天津集邮》、《中国集邮报》、《鼓楼邮刊》、《邮友信箱》、《中国邮史》、《邮票世  相似文献   

7.
资讯     
《集邮博览》2008,(10):8-8
《中国集邮大辞典》将修订出版本刊讯2008年9月5日,《中国集邮大辞典》(第三版)编撰工作会议在北京河南大厦举行。会议由全国集邮联副秘书长张国华主持。全国集邮联秘书长刘佳维对修订《中国集邮大辞典》的工作提出要求。他说,《中国集邮大辞典》第三版的修订既是为我国建国60周年献礼,也是为迎接2009年世界邮展而做的一项工作,在这  相似文献   

8.
李乃山先生对收集绘画题材的极限片情有独中,世界各国绘画题材极限片已有1000余片,可谓洋洋大观。这也为他编组邮集打下较好的基础。2004年他编组了一框邮集《拉斐尔的艺术成就》,这也是他的第一部作品。2009年在北京市第四届现代集邮  相似文献   

9.
捧读2004年第2期《集邮博览》杂志,一则“无锡将举办全国民间集邮文献展览”的信息,让广大集邮研究者、邮文作者喜出望外,拍手叫好! 这则仅400字的信息,却传递了许多现代开放性的集邮特色:此届全国民间集邮文献展览,由无锡市集邮协会、无锡市文化宫、《集邮博览》文献集邮联谊会等单位联  相似文献   

10.
最近邮友李跃刚来电话告诉我,他得到了一枚1948年1月1-3日在长沙市青年馆举办的《首届中西邮票展览会纪念》邮资明信片。在他的印象中,我在10年前编篡《长沙集邮史》《湖南集邮史》时,曾多次请他帮忙寻找长沙1948年元旦时在长沙市青少宫举办的首届中外邮票展实物,  相似文献   

11.
在国内邮坛,有位公开声称“集邮只是玩玩而已”的名家,他便是林霏开(李德铭)。每得闲暇,他或徜徉集邮街,或“兴之所至,随手拈来”,居然为我们“拈来”了《集邮与欣赏》、《集邮乐趣集》、《世界邮票小型张》、《世界邮票精品图录》、《邮海掇英》等10部集邮专著,在国内够得上是一位“多而精”的邮文耕耘者。  相似文献   

12.
初识便深爱     
《集邮博览》已走过三十年的历程,可是对我而言,还是初相识,那是在2010年11月的一天,我在邮局正准备预订《中国集邮报》和《集邮》杂志,偶然看到《集邮博览》杂志,当时感觉这名字起得好,内容肯定也丰富,就临时决定预订了《集邮博览》,把《集邮》杂志去掉了,因为在我们这里的书店和书摊都有零售的《集邮》杂志,可以随时买到。  相似文献   

13.
年过九旬仍然爱好集邮的姚秋农老先生,是湖北著名的“五老”之一。他集邮经历长达70余年。抗战期间,他把收集研究国邮作为重点,写下大量学术文章。解放后,他积极参加各种集邮活动,为培养湖北武汉集邮骨干做出了奉献。姚秋农,湖北武汉人,1916年生。毕业于汉口中学, 青年时代开始集邮,早年加入新光、甲戌邮票会。1927 年起从事摄影工作50余年,1979年退休。1930年他在江西庐山(牯岭)时,遇到广东集邮家林壁声,林赠送给他一些中外邮票,教他集邮知识,使他走上了终身集邮之路。姚秋农从上海的《申报》和《新闻报》上看到苏州蔡汇河头的五州邮票社出售邮票的广告,便开始向该社函购一些邮票,渐渐地,邮品与邮识都增多起来。  相似文献   

14.
2005年,适逢塞万提斯逝世389周年,《堂吉诃德》问世400周年,世界各地都在以不同的方式缅怀作家,重温他的巨著。国内一些集邮媒体了发表了有关文章,感到十分高兴。《集邮博览》是本集邮刊物,发表的文章理应是集邮方面文章,如邮票和集邮活动等。但不久前《集邮博览》在刊登有关《堂吉诃德》邮票的文章时,集邮的内容太少了。其中一篇文章1600字,谈到邮票的仅200多字,约占15%。其余的1300字,全部是介绍塞万提斯的生平。这些文字所表述的内容与集邮没有任何关系,任何一位想了解这些内容的集邮者只要翻阅一下《中国大百科全书》均可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5.
《冬青集邮文选》(续)2005年8月由香港中国邮史出版社出版发行。《冬青集邮文选》是刘道宜先生的个人文集。刘道宜先生现为全国集邮联学术委员会委员,四川省邮协常务理事。刘道宜先生酷爱集邮,今年刘道宜先生集邮已满60年。刘道宜先生还善于写集邮文章,他的文  相似文献   

16.
人生的情感“密码”,可从他的某一段经历或某一处“牵连”中破译。上海是我工作过五年的城市,也是“革”后重新引发我自幼而生的集邮兴致的地方。这些年,沪宁线两端,有两本集邮刊物向邮坛投放,一本是《上海集邮》,一本是“江苏集邮》。我在这一端,为《江苏集邮》忙。而我的案头,却总是有《上海集邮》摆放。  相似文献   

17.
杨耀增 《集邮博览》2001,(12):27-27
日前,天津市静海县集邮协会副会长孙革,趁到天津广播电台演讲集邮知识之际,顺便到舍下来看望我。我与孙革相交已经20年了,目前他已身居要职,但他一直是以长辈之礼对我。这位中年人对集邮可说是到了痴迷的程度,而他最感兴趣的还是在“三史”方面。那天,他的谈锋甚健,我的精神也好,慢慢地他就将话题引到了18年前《天津集邮》创刊前后的一些往事上:  相似文献   

18.
书刊介绍     
古栋 《上海集邮》2002,(9):42-42
《集邮六十年》是已故集邮家姜治方的自传体回忆录。姜老于1980年逝世,享年73岁。这部书稿从1979年起在《湘江文艺》和香港《文汇报·百花》周刊连载。因为姜老的集邮生活富有传奇色彩,他在一生中,走过的国家,遇到的名人,收集中国邮票的范围和珍贵,在老一辈集邮家中,都是很少有人可与之  相似文献   

19.
2016年版《中国集邮年刊》刊出"各省市区主要集邮刊物",笔者拜读后有以下看法,供编者及读者参考。首先,作为年刊,应介绍2015年的省市区主要集邮刊物,不宜介绍早已停刊的刊物,如《辽宁集邮》《山西集邮》《天津集邮》,而且没有说明《辽宁集邮》已停刊。目前《时代邮刊》已不是集邮刊物,不应收录。其次,应该介绍仍在发行的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河南省、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邮协会刊《北京集邮》《上海集邮》《南粤集邮》《中州邮苑》《内蒙古集邮》《宁夏集邮》。而  相似文献   

20.
2017年,我依然徜徉在自己的集邮世界中,乐在其中,享受其中,快乐集邮。邮文写作在我的退休生活中,写邮文成为一大乐事,这一年我沉浸在邮海文山中,不亦乐乎。2017年,我在专业集邮报刊《集邮博览》、《中国集邮报》、《集邮报》和内部发行报刊《生肖集邮》、《洛阳集邮》《百川集邮》(洛阳)、《夕阳红报》(洛阳)、《化工邮苑》(上海)、《西游记集邮》(河北)、《麒麟集邮》(南京)上共发表集邮文章45篇,内容着重在邮票图案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