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有了新的变化,且这些变化多与地方政府竞争有关,因此本文利用2005-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通过两步SYS-GMM和广义分位数对环境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 整体上环境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即环境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的负面效应明显;(2)从不同的分位区间来看,地方政府竞争和环境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冲击呈现出“促进低污染,抑制高污染”的倒“V”型特征;(3)地方政府竞争和环境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在“东-中-西”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抑制到促进的阶梯型转变。因此“央-地”政府应当利用现中国经济转型的战略机遇,进一步深化环境分权制度和地方政府竞争激励机制的改革,协调政府行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为中国环境事业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2.
李晓龙  徐鲲 《软科学》2016,(3):31-35
采用Moran指数空间工具分析了地方政府竞争与环境质量的空间相关性,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竞争与环境质量存在极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在各省域间形成了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地方政府竞争降低了区域环境质量;地方政府竞争是导致区域环境质量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唐鹏  周来友  石晓平 《资源科学》2014,36(7):1374-1381
分析影响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的因素,有助于深入理解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的原因,从而为治理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依赖现象提供决策依据。本文首先从理论上阐释了财政、经济、政治、土地市场等方面的制度因素对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的影响机理,然后应用1998-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短期内存在显著的惯性依赖特征,但由于土地财政的不确定和不可持续,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在长期上存在收敛趋势。研究证实了分税制改革造成的地方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地方政府资本竞争和二三产业的发展会显著增强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土地出让方式的市场化改革显著提高了土地价格,是形成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的重要制度基础。而地方政府对征地和城市扩张的强烈动机,导致了城市边界的快速扩张,即土地城市化是地方政府获取土地财政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市规划建设对历史文化保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角,地方竞争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推力,土地财政是地方政府争食的"蛋糕",短期利益和政绩工程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顽疾。城市规划演变为地方利益诉求的工具,历史文化成了被蹂躏的对象。重生的希望在于体制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分权型"经济管理体制的建立,一方面使得地方政府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也引发了政府间激烈的税收竞争活动.资本流动性的加强制约了地方政府竞争策略空间,容易造成地方政府重服务资本、轻发展民生的治理倾向.本文从税收竞争理论出发,通过数值模拟与计量模型分析了流动资本对于我国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行为的主要影响及其后果.  相似文献   

6.
财政分权给我国经济带来了诸多方面的影响,在此背景下讨论财政分权、政府竞争与房价之间的关系。首先,在局部均衡框架下探讨了房价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显示:房价依赖于财政分权度、政府竞争、建筑投资成本、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等因素。然后,利用我国1999—2011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表明: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竞争对房价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且这种推动作用存在着地区差异。认为要抑制房价的过快增长,应适当降低目前财政分权的强度,降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激励,推进以房产税为核心的财产税改革,转变地方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7.
范秀娟 《科技创业月刊》2011,24(17):37-38,41
我国在1994年确立框架的分税制改革,在增加中央政府收入、强化中央政府权威等方面立下汗马功劳,但亦造成县乡财力空虚、恶性税收竞争的现状,增加地方税收迫在眉睫。建议建立市场经济下的法治政府、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改进税收计划管理、规范政府间税收竞争、征管体系合并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首先分析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机制,然后基于2006—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通过两步SYSGMM和广义分位数模型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发现:(1)整体来看,地方政府竞争恶化了环境质量,即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的负面效应明显;(2)从不同的分位区间来看,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污染的冲击呈现出“低污染地区增加污染,高污染地区抑制污染”的倒“V”型特征;(3)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在“东-中-西”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抑制到促进的阶梯型转变。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转型中地方政府的角色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对中国经济转型中地方政府的角色转换及其经济效率进行分析。首先,在尼斯卡宁的官员模型框架下。研究了改革前的地方政府模式;其次,研究了财政分权后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同时,加入硬的预算约束和地区间的竞争以说明地方政府角色转换的经济效率;最后,给出了维护市场经济制度的地方政府的最优模式,指出了经济发展得以持续所需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0.
基于我国2007—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面板模型考察地方政府经济竞争、生态竞争以及服务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影响,并以绿色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考察地方政府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传导机制。结果表明:(1)异质性地方政府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经济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生态竞争和服务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促进作用;(2)中介效应表明存在着“地方政府竞争—绿色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传导机制,经济竞争抑制了绿色技术创新、间接抑制了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竞争和服务竞争通过提高绿色技术创新间接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1.
地方政府竞争与土地财政策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鹏  石晓平  曲福田 《资源科学》2014,36(4):702-711
中国式分权制度对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地方政府关于财政资源和资本要素的争夺,促使其实施土地出让策略和土地引资策略,以获取与土地有关的收入。本文基于地方政府竞争视角,构建了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策略选择的理论框架,分析认为不同的土地财政策略面临不同的激励机制,而且由于地方政府竞争策略的互动行为,可能会导致地方政府之间的土地财政策略呈现空间模仿效应或者替代效应。本文选取1999-2007年31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应用空间计量模型,分别考察了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策略和土地引资策略面临的主要激励及其空间效应,结果表明: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收支约束是其实施土地出让策略的主要激励,而地方政府之间的资本竞争是地方政府实施土地引资策略的主要激励。地方政府在实施土地出让策略中的模仿效应表现为土地出让面积竞争,土地引资策略的模仿效应表现为对大规模资本的追逐。同时,土地引资策略的替代效应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对低价出让土地频率的替代。  相似文献   

12.
剖析了地方政府之间"为增长而竞争"与"为创新而竞争"对地方政府官员晋升的影响机理,并基于2000-2014年中国省级地方政府省长与省委书记的相关数据,采用面板Probit模型,实证考察了"为增长而竞争"与"为创新而竞争"对省级地方政府主要官员政治晋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考察期内,各地方政府之间"为增长而竞争"对官员政治晋升的影响效应是不显著的,而"为创新而竞争"则能够显著促进官员的政治晋升,且这种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李勇刚  李祥 《软科学》2012,(1):42-46,50
运用1999~2008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住宅平均价格和宏观经济基本面相关变量的面板数据,对住宅价格、财政分权及地方政府竞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对住房价格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财政分权对住房价格的影响存在区域性差异。认为房价要回归理性增长水平,应健全地方政府的财政监管体系,规范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适当提高地方政府在财政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14.
赵静  郝颖 《科研管理》2013,34(5):102-110
基于不同投资类型对GDP增长贡献的差异,本文研究了地方政府GDP竞争动机对企业投资取向的影响,以及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对技术投资的挤占效应。研究表明:(1)基于GDP竞争动机,地方政府将干预国企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削减技术投资;(2)GDP竞争对企业资本投向的影响因政府干预方式的不同存在差异,国资委直属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增速最大;(3)地方政府的GDP竞争动机对央企资本投向的影响轻微。(4)地方政府对企业资本投向的干预存在GDP贡献率最大化的选择倾向,固定资产投资不仅挤占了技术投资,而且导致了资本投资结构的异化。上述研究,为进一步改进以GDP为中心的单极考评体制,提高政府治理水平提供了理论和经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邓萍  余春林 《科技广场》2013,(10):187-191
当前在农地流转中地方政府既是监管者,同时又是利益主体,利益冲突之下的政府行为失范使得政府管制不断加强却又失灵。地方政府应定位于自发制度演进的监督者,其职能应以提供公共物品和市场监管为主。同时,地方政府之间也存在地区间的制度竞争。这些都要求地方政府出台综合性的配套制度来促进农地流转。  相似文献   

16.
刘云  赵家虎 《科研管理》1999,20(2):46-54
本文通过对安徽合力叉车现象的案例分析,揭示出引进先进技术-消化吸收-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输出是振兴我国民族制造业的有效模式,并对技术引进的决策与组织、政府的干预与支持以及企业家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有借鉴意义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地区间策略互动与建设用地指标管控失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绍阳  刘琼  欧名豪 《资源科学》2019,41(2):268-276
对建设用地进行指标管控是中国土地管理领域的一项重要公共政策,但实践中却面临管控失灵的困境。本文从地方政府竞争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地区间在建设用地指标执行上的策略互动行为,并进一步探讨了中央监管权集中对其策略互动行为的影响,最后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对理论假说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中国式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会充分运用土地的政策工具来展开经济竞争,从而引发地区间在获取超额建设用地空间上的“模仿效应”,这造成指标管控的普遍性失灵;中央政府的集中监管能够削弱地区间的策略互动行为,从而有利于减轻指标管控失灵的程度。为此,本文建议应将“自上而下”的集中监管机制嵌入地方政府竞争的环境中去,以遏制地区间“竞次式”的资源管控政策执行行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网络意见领袖代表着我国社会的中坚份子,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他们对政府举措评价的好坏,间接反映了社会主流意见,对这些评价的分析,有助于优化政府应急工作。[方法/过程]通过人工标注对网络意见领袖评价进行判断,利用统计分析、主题分析对数据进行挖掘,最终采用抽象归纳方法构建理论模型。[结果/结论]意见领袖对政府评价呈现“央强地弱”的特征,也会从地方向中央传导。灾害严重程度、意见领袖类型、对政府的期待、政府外部竞争、政府外部威胁等外部因素,以及政府合法性、政府形象、政府道德、政府应急管理能力、政府应急管理绩效等内部因素,是影响意见领袖对政府评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地方政府的竞争与其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书敬  曾召友 《软科学》2006,20(2):105-108
在考虑制度创新外在性的条件下,建立了地方政府竞争的完全但不完美信息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并通过与中央利益最大化情况的比较,得出以下结论:地方政府的竞争会加速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追求本地区利益最大化的内在冲动使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难免出现偏离帕累托最优的现象,中央需对此做出规范与调整。  相似文献   

20.
郎宏文 《科技与管理》2001,3(3):94-95,98
针对目前有些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干扰正常的交易,限制分平竞争以及对不正当竞争行为漠视与放任行为,论述了其主要表现,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源和危害性后果,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