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研究关注从传统农业技术行业到现代农业物联网行业的转型,选择组织学习视角、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转型过程中行业主导企业和跟随企业的认知和行动倾向演化进行研究,揭示组织惯例的演化过程机理并构建演化过程模型。研究得出:行业惯例的演化主要经历主导企业组织惯例的演化、行业跟随企业组织惯例的演化以及新行业惯例的形成三个阶段;组织学习是促使行业惯例以及行业中个体企业的组织惯例实现演化的关键,其中主导企业依赖试错学习实现主动式演化,而跟随企业依赖效仿学习实现被动推动式演化;尽管行业惯例演化过程中不同类型的企业依赖于不同的学习模式,但组织惯例演化的根本均在于通过参与者的有效沟通与互动形成新的共同理解和一致性行动。  相似文献   

2.
李随成  姜银浩 《科学学研究》2009,27(8):1255-1262
 从组织学习、资源依赖和核心能力等理论角度对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归纳了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取出交互学习能力、资源集成能力、创新核心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四个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3.
毕克新  温暖  黄平 《科学学研究》2012,30(3):474-480
 从规模、技术、环境、战略和文化等方面深入分析了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组织的特征,探讨了信息化条件下流程导向型工艺创新组织结构构建的原理,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小型及大型制造业企业的不同情况分别构建了符合自身条件的流程导向型工艺创新组织结构模型,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对流程导向型工艺创新组织结构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中国科学院联合各部委组织编纂《中国科研信息化蓝皮书2015》将总结和归纳2014年、2015年两年间我国科研信息化的成果和经验,回顾"十二五"五年间科研信息化发展历程,为推动"十三五"科研信息化发展起到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广泛应用为基础的企业信息化正改变着传统的企业管理组织模式.文章首先介绍了电力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并总结了电力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特点,阐述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电力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接着归纳了信息化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特征,最后提出了一套电力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进行组织变革的总体方案.  相似文献   

6.
卫武  刘芳芳  张鹏程 《科学学研究》2009,27(10):1528-1534
 通过访谈、项目收集、预调查等方法设计出企业的组织知识转化结构问卷,并在我国6个城市选取了162家企业中的总(副)经理、部门经理和普通员工等各个组织层次的486员工进行问卷调查,接着采用探索性因素、验证性因素、信效度以及单因素分析对组织知识转化的结构维度进行了探讨。其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的组织知识转化是由个人层次转化、团队层次转化、组织层次转化、个人与团队间转化、个人与组织间转化、团队与组织间转化等6个维度构成;(2)组织知识转化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3)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在各主体层次上的知识转化过程差异并不明显,但是在跨主体层次间的知识转化过程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后发企业在追赶过程中如何选择最佳追赶时机、如何规避追赶陷阱、如何进行能力重构等问题一直是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剖析一家芯片企业过去15年间的成败得失,对上述问题进行逐一解答。研究发现:市场需求状况、市场分层结构、技术迭代速率、技术获取成本、产业分工体系、产业知识流动等时机因素在后发企业快速崛起和高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还发现:组织惯性陷阱、创新范式陷阱、品牌低端化陷阱是后发企业在追赶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陷阱,企业要想规避上述陷阱,需要从组织学习、组织保障、创新协同、创新来源、品牌定位、品牌维护等方面寻求相应的对策和方案。上述研究发现丰富了现有后发追赶理论体系,同时,为处在探索和追赶之中的中国后发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中国芯片行业的三家国际新创企业为例,采用跨案例分析法,基于组织学习视角,对国际新创企业的组织学习要素和模式进行了剖析,并探讨了其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嵌入路径。研究发现:国际新创企业的组织学习模式可分为信息探索式学习、技术探索式学习及开发式学习;国际新创企业的GVC嵌入路径包括价值链横向嵌入、价值链高端嵌入及价值链深度嵌入;国际新创企业应根据各自的组织学习要素选择相应的学习模式和嵌入路径。  相似文献   

9.
首先分析了模块化对于一流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构建了基于平台模块化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典型案例探讨了其在模块化嵌入下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实践和演化轨迹;其次,围绕“用户协同-资源协同-组织协同”三个维度,归纳对比了产品模块化、组织模块化和平台模块化下案例企业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效应。研究发现:产品模块化、组织模块化可以被赋予调节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功能,而平台模块化既有利于推动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从“面对面”转向“背靠背”的合作创新,也能通过开放企业平台资源来激发合作伙伴的创新潜能。  相似文献   

10.
李薇  黄霞 《科研管理》2022,43(2):65-71
   逆向创新,为后发企业开展全球创新并开拓发达国家市场提供了新的战略思想。采用质化研究方法,对创新链理论和基于领先企业的逆向创新理论进行了理论思辨,厘清了后发企业逆向创新的构成要素,提出了后发企业逆向创新链概念,归纳了创新链类型及其对应的后发企业逆向创新实施路径。主要研究结论为:第一,后发企业逆向创新链的构成要素应包括创意获取、研发和市场进入次序,与西方领先企业相比,上述逆向创新三要素的具体内容与选择机制均存在明显区别;第二,基于创新要素组合,后发企业的逆向创新链可以划分为本土市场推动型、海外市场拉动型以及推拉复合型三种类型;第三,以逆向创新链类型为基础,可以归纳出六条后发企业逆向创新实施路径,企业可根据自身资源能力的匹配程度选择适当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