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性的通识教育依据其哲学基础、课程体系和历史路径可以划分为美国模式和欧洲模式两大类型.美国模式的通识教育视通识教育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特征是本科前两年课程模块设置突出自由教育的特征,强调课程设置的本科生学习自我建构,后两年则以专业规格设置课程体系.欧洲大学通识教育的特色是以专业教育的形式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他们否定共同课程的有效性,认为通识教育的目标必须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方法,将通识教育课程结合到整个大学的学术活动中.每一种模式都指向其合法性基础,即精英教育和自由教育的价值预设,并有效达成.欧美不同范型的通识教育说明,即便是相同的教育目标,也没有统一或不变的模式,每一种教育模式的背后都是历史文化与国家民族特色的印记.  相似文献   

2.
通识教育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全人"的培养模式。大学英语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其学科性质、教学目标以及教育内容决定了它是一门易于承担通识教育的课程,在实施通识教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介绍通识教育理念和通识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英语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内容及教学评估等方面的改革是如何体现通识教育理念的,进而提出未来发展思考。  相似文献   

3.
程千 《教书育人》2022,(1):13-16
随着大学社会服务的功能逐渐被强化,追求功用与实用的功能主义的观点成为大学的主流价值观.作为大学基石与根本的人文主义精神亟待被重新唤醒与强调.教育需要重返人文主义精神,需要通过通识教育来回到大学理念的逻辑起点.然而现实中通识教育经历重重困境,大学应该通过重视通识教育、改变评价模式和引入"捆绑式课程"的方法来推进通识教育的...  相似文献   

4.
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它产生于美国大学,但源头却在欧洲,它在美欧以两种不同路径演变发展.通识教育移植到我国大学后遇到一些问题,如对通识教育的认识较肤浅、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过于随意、通识教育的认可度较低、通识教育主体积极性不高、通识教育机制趋于僵硬等,通识教育现实与理想有很大距离.我国的大学要在超越现实的理想主义和以理想为旨归的现实主义之间寻找一种张力和平衡,去开拓一条真正的符合国情的、本土化的通识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5.
通识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人"的育成。大学通识教育包括专业教育以外的所有内容,它的形式应该且必须包括第一课堂的正式课程和第二课堂的非形式教育。以美国哈佛大学为代表的"核心课程+住宿学院"模式和以香港中文大学为代表的"大学通识+书院通识"模式告诉我们:要把"人"的育成作为大学的办学理念,厘清课程与书院的关系,进而建立完善的机制,推进第一课堂的正式课程和第二课堂的书院制非形式教育协同运行,形成制度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确保通识教育目标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6.
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是什么以及如何是的认识,涉及到教育的一般问题、核心问题,譬如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终极目的等形而上的问题,大学教育理念的变化规约着高校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今天我们关注的通识课程问题,同样有其教育理念的指引。自教育产生以来,教育理念的演变经历了一个从注重人文教育、注重专业教育到注重综合素质教育的过程,相应大学课程体系也经历了一个从注重人文课程、专业课程到注重通识课程的转变,可见,当今通识课程话语的兴起与通识教育理念的兴起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7.
倪肠 《高教研究》2007,23(4):22-26
通识教育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全人”的培养模式。大学英语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其学科性质、教学目标以及教育内容决定了它是一门易于承担通识教育的课程,在实施通识教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介绍通识教育理念和通识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英语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内容及教学评估等方面的改革是如何体现通识教育理念的,进而提出未来发展思考。  相似文献   

8.
《莆田学院学报》2019,(1):103-108
创新创业通识课程的模式改革是应用型大学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基础性环节。通过对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通识课程现状和存在问题的梳理分析,归纳提出创新创业通识课程的逻辑特性。针对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通识课程特性特点和目标要求,探索从课程顶层设计、课程模块改革、"双师型"队伍建设、多元评价机制和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建构适应新时代的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通识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9.
白兰 《华章》2014,(27)
在高校改革的逐渐进程中,大学英语教学作为因普遍存在的“费时低效”现象而屡屡受到关注。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面对着一个转折点时,通识教育理念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与模式无疑将为其提供新的方向。本文将在通识教育理念框架下来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英语通识教育实施的必要性和方式,从尝试转变教育理念到具体的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献策献计,以期为推动大学英语教育改革添加动力。  相似文献   

10.
大学通识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讨论了大学通识教育应具备的基本特征、通识教育课程的目标和性质、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实践模式及其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大学通识教育和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文化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各大学纷纷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改革.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中,首先应树立正确的课程设置理念,根据学生兴趣和学程实际设置课程,建立跨学科的综合课程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改革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通识教育课程教师的素质.  相似文献   

12.
研究型大学通识课程实践的误区与路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和课程实施模式的结合体。我国研究型大学移植了美国通识教育理念,但在通识课程实践中却存在四大误区:通识课程目标不明,课程内容杂乱,课程实施不力,评价标准缺失。与此相对应,走出困境也有四条路径。  相似文献   

13.
论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近年来,不少学者就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整合或结合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在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后,从理论和实践上研究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整合问题,有利于大力推进当前大学的素质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整合必须以大学素质教育的理念为指导,必须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有突破,必须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  相似文献   

14.
论大学通识教育的实施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识教育是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指导大学教育实践。但在大学教育中,如何实施通识教育,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认为,可以通过科学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在专业教育中渗透通识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等途径实施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15.
中西古代大学通识教育是以培养"通人"为宗旨、藉由经典传授而发展心智的教育,其历史演进对各自文明的传承与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近代以来,中国大学形成两种通识教育传统,包括以儒学为核心理念,兼容诸子学说、佛教文化的古代大学教育传统及以西方大学制度为组织模式,融合中西教育理念,涵盖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三大知识领域的近代大学通识教育传统。其中所倡导和实行的育人为先、通识为本的大学理念,通专结合的培养模式,国学教育的课程建设,品德与才学并重的师资标准,民主治校和兼容并包的管理方式,注重环境育人的校园文化导向,均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王光华 《成才之路》2011,(12):16-16
通识教育自从被推出以来,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各个国家的学者及大学发起了多次通识教育课程的改革,积极的以课程开发的形式来实践通识教育的理念,并形成了较具特色与实践性的通识教育模式。为了表明通识教育的影响作用,本文推介几种行之有效的课程模式作为借鉴。  相似文献   

17.
高校通识教育重点在"育",为受教育者提供具有普及性、综合型的知识与价值。通过对中德两所综合型大学生物学专业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分析中德两国大学在通识教育课程的理念、目标、结构以及开发方面的共性与个性。德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注重思维方式,以能力塑造为重点,课程体系衔接有序,同时将深入互动引入课程创新过程中。中国大学为学生提供基础理论扎实、集体意识强烈、阶段划分明确、科目设置综合的通识教育课程,然而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通识教育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欠缺。因此,立足于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现状,吸收德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内核,从通识教育课程育人理念出发,以通识教育课程培养目标为方向,完善通识教育课程结构体系,促进通识教育课程深入创新,应成为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8.
"通识教育中国化"是一段艰难的历程,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理念与实践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文化因素、制度因素、理论因素和技术因素是影响通识教育的四个主要方面.以比较教育的视角来观察中美大学的通识课程实践,我们可以防止类似于邯郸学步的错误,正确地认识中美两国大学的差异,从而指导我国大学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9.
围绕国外通识教育及我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基本理念,将两者进行比较,分析了高校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大学"通识教育"的精华,提出我国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应以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学科为核心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20.
通识教育在本科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由于出现了诸多问题沦为学生口中的"水课"。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研究N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现状,发现通识教育课程实施中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质量不高、课程考核流于形式、与专业教育间存在冲突等问题。建议高校优化课程内部结构,强化课程的系统性;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提升通识课程考核标准,重视过程性评价;增加通识教育课程所占学分的比例,将通识课程纳入各项考核,实现通识教育课程由"水课"到"金课"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