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7 毫秒
1.
秋游崂山     
题目写参观游览的文章1.参观一个小区、商场、养殖场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自己拟题,写一篇文章。2.你曾外出旅游过吗?哪一处风景名胜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自由命题,写一篇游记。(苏教版)提示:要写好参观游览的文章,应注意以下几点:1.应该按照参观游览的先后顺序介绍景物。只有准确地交代了参观游览路线,才能明确、具体地描述景物特点,展现给读者一组完整的、连续的图画,让读者如临其境。2.写景状物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只有抓住了景物的特征,才能真正把握它们的整体形象,在此基础上再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3.明确文章的立意。景物要写活,必须…  相似文献   

2.
本册作文训练共安排了三个写作重点:一、根据写作目的确定选材范围,然后从中选择能达到写作目的的突出材料;二、根据作文材料,明确重点内容,分清详写略写材料,使文章详略得当;三、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层次清楚地表现文章内容。在本册作文项目的训练中,除了要求学生写简短的记叙文外,还安排了写板报稿和书信,并适当安排了改写训练及听和写的训练。  相似文献   

3.
一、训练达成目标1.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2.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中心明确。二、训练技法点拨(—)审题的意义和要求高考作文必然统一命题,这就要求作文必须符合题意和文体要求才能有较好的成绩。审题是第一步,它关系到作文的成败。符合题意是指写的文章必须符合题干所提出的各项要求。符合文体要求是指所写文章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或其他常见文体中的一种体裁。不管写哪一种体裁,一定要有文体意识,绝不能不讲文体,使所写作文成为非驴非马的“四不像”。审题的要求:①审清题型特点;②审清立意角度;③审清限制条件;④审清题材范围。(二)…  相似文献   

4.
一、作文教学要增强总体观念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阶段的作文要求,各年级有所侧重,低年级要加强词和句的训练,要求说话、写话时语句通顺,前后连贯;中年级要加强段的训练,开始学习写简短的记叙文,要求条理比较清楚;高年级要求中心明确,并达到全面要求”。我依据大纲的这些要求,结合教材的作文重点训练项目,进行  相似文献   

5.
学习写游记     
游记是以生动、轻快的笔调记述描写游览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文章。游记取材的范围极广,它可以描绘山川景物、名胜古迹,也可以记录某地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神话传说等。写游记,难的是写景状物。景物写得生动,才能引人入胜。要写好景物,要注意以下两点。一要善于抓住景物  相似文献   

6.
游记是记叙旅途见闻的一种文体。它具有记叙文的一般要素,同时又有自身的要求。它取材范围极广,形式灵活多样。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国家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这类文体将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相反,学生在写这类文章时,往往浮于记流水帐;有时游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后,有所感触,但苦于难以下笔,因此游记这一文学样式,应引起中学生以及中学语文老师的重视。那么如何写好游记呢?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小语第七册基础训练7第7题 [教学目的]1.要求学生写篇状物的记叙文,描写自己家乡某一种特产,写出对它的喜爱之情。2.培养学生善于捕捉事物特点进行观察的能力和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3.训练学生运用先总后分的写法,有层次、有条理地把事物特点写清楚。 [方法提示]本次作文指导在方法上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2.注意对学生写前的感知训练;3.注意让学生先说后写;4.注意发挥习作  相似文献   

8.
教学文摘     
学生作文,在审题上常犯的毛病有:1.文章体裁弄错;2.写作范围弄错;3.写作要求弄错(如题目规定以驳论为主写成以立论为主).审题方法一般有下列几种:1.从结构上进行分析.剖析结构有助于弄清文章体裁,明确选材的范围、内容和数量.如《记寒假生活二、三事》属于动宾结构,从分析结构中看出要求写记事为主的记叙文,选材范围是“寒假生活”,数量是二、三件事.  相似文献   

9.
“师生关在教室里,老师出题学生写”的作文教学很容易导致学生“无话可说,无文可作”。怎样解决这一难题呢?“师生深入生活中,同找题材共作文”是一种好方法。如训练学生“按空间位置的转换叙事”,就可带学生郊游,训练学生在“按空间位置的转换叙事”的同时“抓住特点观察叙述事物”写游记。指导写这种游记,不妨采用如下做法。一、观察描述,抓住特点1.指导抓住特点观察事物春天,让学生带着“我在什么事物上找到了春天”的问题边游览边观察周围事物,用提问方式引导观察:  相似文献   

10.
一.本单元作文训练要求: 本单元作文是写“记自己深受感动的事”。是一篇写事的记叙文,而且,范围限于“自己受感动的”这一范围内。这是基本的要求。内容上注意不要写成  相似文献   

11.
作文范围写一篇以人物为主的记叙文作文要求围绕中心选择几件事表现一个人物参考题目 1、我逐渐了解了他 2、好班长 3、“傻子”不傻二三事 4、奶奶的手训练提要这个单元的写作训练,其要求有两个含义: 其一,写人为主,是写一人,不是写多人。其二,写几件事来表现一个人,不是写一件或两件。不理解这两个旨意,就不能写出合乎要求的文章。而要达到上述要求,关键是要解决“如何选择、安排和记述多件事例来表现一个人物”这一难题。要解决这个难点,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选材与剪材之“尺”。何谓选材与剪材之“尺”呢?你所要刻画的作品中的主人公的品格以及通过这个人物而表现的主题便是。当你阅读了写作要求,确定了写作对象之后,随之要考虑的是:你要描述一个具有怎样品格的人?从而确定你心目中的这把选材之尺。如,要写“好班长”这道题,确定写班长的“勤奋苦学、严  相似文献   

12.
本册安排的十次习作体现了三年级作文训练的几个特点:1.抓好四个“过渡”,即由看图作文、观察作文到命题作文;由写好一段话到写好一篇短文;由口述到笔述;由仿作到独立作文。2.落实五个基本要求,即一要训练观察力,二要写得具体,三要有个次序,四要重点突出,五要抓住特点。3.侧重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大纲指出:"小学阶段的作文要求,各个年级要有所侧重。低年级要加强词和句的训练,要求说话、写话时语句通顺,前后连贯;中年级要加强段的训练,并开始练习写简短的记叙文,要求条理比较清楚;高年级要求中心明确,并达到全面要求。"这段话科学地阐明了小学阶段的作文是一个多层次的整体。每个教师只要一步一个台阶地进行训练,做好各年段之间的衔接工作,学生整体作文水平的提高就有保证。  相似文献   

14.
怎样写游记     
学校或少先队利用春、秋季组织游览公园、水库、名胜古迹,把自己游览一些地方的所见所闻、感受记叙下来,这种文章就叫做游记。那么,怎样才能写好游记呢? 一、要点明游览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游览物写游记时,要清楚地点明游览的时间、地点、人物、游览物。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的开头写道:  相似文献   

15.
一、中学生记事记叙文写作训练及测试的总体要求是:1、叙事能清楚地交代四要素:时间、地点、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人物.(代号:X SH 1).2、叙事要有明确的中心.(代号:XSH 2)3、所记述的事件要具体、真切、自然、有意义、有真情实感.(代号:XSH 3)4、记一事,要条理清晰,记多事,要分清主次,两者均要注意详略得当.(代号:XSH 4)二、作文测试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一、中学生记叙文写作(写人部分)训练及测试的总体要求是:1、能依据文章的中心及人物性格的需要来选择典型材料.(代号:X r1.注:这个代号指代写人的总体要求,下同.)2、以人物性格特点为中心去组织、安排材料.(代号:X r2)3、与人物性格有关的事体要交代清楚.(代号:X r3)4、能运用多种手法去写人.这主要包括:①最基本的要求是:描述人物外貌,记述人物的语言和行动,由作者作介绍和评价.这种写法,属于直陈式的描写.(代号:X r4 ①)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历年中考作文考题的范围、形式,仅就其体裁及要求谈些粗浅的看法,供同学们参考。 一、一般记叙文 记叙文是写人记事的文章,要有不可少的记叙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1)写人的记叙文 写这类文要以具体的一两件事来记叙一个人,表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4"。【教学目标】1.学习例文,掌握写游记的方法。2.回忆游览过的"尚湖风景区",写出该景区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自学本次习作例文,并尝试自主写作。【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导入课题师:今天,我们学习写一篇游记。所谓游记,就是对一次游览的记录,描写在游览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小学以学写记叙文为主,也要会写常用的应用文。因此,期末复习时,不能以写人、记事的文章各练一篇作结,而要通过复习提高学生写记叙文的能力,同时比较系统地进行写作基本功的训练。下面谈谈怎样进行系统复习: 一、结合语文复习课,狠抓写话训练。练习形式可有以下几种:1.理句成段,理段成文的练习。教师可提供一定数量错乱的句子或段落,要求学生加以整理。2.缩写。对  相似文献   

20.
游梅山龙宫     
游记写作技法指要(一)顺着游路写,条理清楚。写游记跟写其他形式的记叙文一样,条理清楚是十分重要的。按游览路线的先后顺序,既点明游览点的名称,又要说明它们的空间位置,这样就能有条不紊了。(二)不“记流水账”,详略要得当。在游览、参观中往往看到的东西是很多的,听到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