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问题提出1.超女节目基本情况介绍“超级女声”(简称“超女”)是湖南卫视2004年创办的一档真人秀节目。它以美国的“美国偶像”为模版①,进行了一定的中国化和创新后推向幕前。超女自举办起受到了全国范围内的关注,报名人数为2004年5万人②;2005年15万余名③;2006仍在15万左  相似文献   

2.
谢建军 《师道》2007,(6):21-21
正如有评论所说的,“‘超级女声’是一架巨大的梦想发动机,也是一架巨大的梦想破坏机。”笔者不想对“超女”现象进行分析评论,但学生对其“热中”已经使他们没法静下心来读书。解铃还须系铃人,笔者便开始关注“超女”。[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超级女声”与新的语言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杰 《学语文》2005,(6):44-44
湖南卫视“超级女声”栏目创造了中国电视史上的收视率神话。狂潮之后,余波未息。伴随着“超级女声”,出现了不少新的语言现象。这些现象并没有随着“超女”的谢幕而退去。仍然活跃在我们的语言生活中。  相似文献   

4.
超女既出,万人空巷。2005年的夏天,“超级女声”无疑成为中国最热的娱乐节目,而且其热力至今不减。据主办者称,“超级女声”是由湖南传媒打造的选秀节目,其决赛期间的平均收视率超过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  相似文献   

5.
“超级女声”是一档以音乐选秀为外壳的娱乐性节目,它所倡导“全民快乐”的娱乐方式给中国娱乐电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国人的心灵深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06年“超级女声”已经开唱了,这个夏天因为有了“超女”,我们有了更多的期待  相似文献   

6.
仿写勿抄袭     
从湖南卫视热播“超级女声”比赛后,“超女”成了不少人崇拜的对象。可让人感到不安的是,在校园里也出现了一些“抄女”。他(她)们不动脑筋,照抄别人的作品,  相似文献   

7.
言语社区理论是社会语言学的重要理论。本文探讨了言语社区的定义和“社区”与“语言”何者第一位的问题,分析了言语社区具有的要素,以及怎样从语言学的分类上来确定语言变体。言语社区理论的发展将有利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各类研究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8.
2005年参加湖南卫视“超级女声”节目并成为当年“超女”总冠军后,李宇春的人气可以用“如日中天”来形容,她的“粉丝”从小朋友到老奶奶,人数之多,年龄跨度之大,让人不得不佩服她的魅力。粉丝妹就收到了好多“玉米”的来信,强烈要求在本俱乐部里介绍一下他们的偶像李宇春。没办法,粉丝妹只好照办啦,希望广大“玉米”能满意哦。  相似文献   

9.
说“超级女声”引得万“生”空“校”,似乎有些夸张,但这个电视娱乐节目声势浩大,人气旺盛,女生趋之若鹜,引发了全国性的“超级女声”狂潮却一点不为过。纵看“超女”以及她们“Fans”的身份,大多是在校学生。在“超级女声”面前,教育者该反思什么……程远平:“超女”带来的思考“超女”节目目标明确,是梦想迅即实现的舞台。不能成为总冠军,成为区域冠军也不错,不能成为区域冠军,成为县市王者也光荣。这个短时间内就能实践“努力就能成功”真理的舞台,符合年轻人的心理。这就提示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把一个大的教学目标分解成一个个清…  相似文献   

10.
龚婷  吴菲 《宜宾学院学报》2007,7(9):103-105
“超级女声“作为一个大众文化的文本,它的读者更多的是来自“超女“明星之外的以匿名性存在的“超女迷“.这些“过度的读者“以惊人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开创了当代偶像全新的崇拜模式,建构了中国当代社会中全新的人际关系结构,也力证了大众在进行大众文本解读时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1.
超女既出,万人空巷。2005年的夏天,“超级女声”无疑成为中国最热的娱乐节目,而且其热力至今不减。据主办者称,“超级女声”是由湖南传媒打造的选秀节目,其决赛期间的平均收视率超过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栏目的短信和各类广告收入以亿计。我在百度网输入“超级女声”,找到相关网页约600余万篇。在8月26日超女冠军决赛中,全国观众短信票数总量达到了8000余万票,也就是说,那天fans们为了这场娱乐盛宴抛出去了800多万元人民币。在比赛期间各大城市的街头都有很多粉丝们为各自的超女宣传,拉票,在长沙,有人为了给李宇春投票竟然花费50万元,…  相似文献   

12.
刘庆伟 《天中学刊》2010,25(1):97-99
“言语社区”可以作为概念引入社会语言学,也可以作为便利研究的术语使用。言语社区的构成要素、边界、规模与社区是重合的。言语社区作为一种研究理念,可以引导研究者从语言事实出发研究使用中的语言,找到了语言不合规范的原因,是社会语言学调查研究的起点。  相似文献   

13.
2005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以下简称“超女”)的成功运作,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而今炎夏将至,2006年“超女”赛事正酣。统计显示,2005年“超女”的参报人数达10余万,而参与投票的人数达数百万,收视人群更是高达几亿。其波及面之广,社会影响之深,作为一个电视娱乐节目,前所未有。事实上,“超女”已经超越了一档娱乐节目本身,成了当前一种社会热点现象,人们也试图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它,本文想从教育角度,透过“超女”现象,分析青少年热衷于此类节目的原因以及对策思路。一、危害学生——社会热批“超女”现象“超女”狂潮对青少年的影响是空…  相似文献   

14.
以言语社区为理论基础,从言语社区的定义来论证大学生群体特有的流行语言,可称为大学生言语变体。通过大量收集大学生所使用的部分流行语,探讨了大学生流行语中具有消极意义的流行语在大学生中得以传播的原因,从而有效疏导高校大学生的心理。  相似文献   

15.
言语社区理论可以指导实际的语言调查和分析;同时,对于现实的言语社区进行调查研究,有助于充实和发展言语社区理论。言语社区作为语言的存在方式及语言研究单位,正日益受到重视。对于言语社区的演进模式进行探讨,有助于认清言语社区的发展阶段,识别现实的言语社区,从而为特定言语社区进行语言规划、语言调查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那一场排山倒海的秀终于落下了帷幕。但曲终人不散,“超女”情未了,疏胡在编 辑这期稿子的时候,“2005超级女声唱游中国巡回演唱会”正在广州如火如荼地进 行,“超女”“粉丝”们的热情丝毫不逊于以前,李宇春、张靓颖也先后签约娱乐豪门。 “超级女声”从大众音乐秀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誉者众,毁者也不少。但不管怎样,在 这个2005年的夏天,曾经有一个叫“超级女声”的节目让那么多的人疯狂过、感动 过、梦想过、思考过,也许,这已经足够。我们关注她们的同时祝她们一路走好! 超女“想唱就唱”,我们“想说就说”。毕文等同学将获得由中信出版社赞助的图 书《我为“超女”狂》(销售热线:010-85323366转8032),感谢你们的参与!  相似文献   

17.
2005年,什么让数以万计的青少年激动不已? ——“超级女声”评选活动的一炮打响。——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等“超女”的一夜走红。——“玉米”、“盒饭”、“凉粉”等“粉丝”队伍的一路壮大。“超女”的火爆印证了“超级”的时代新概念:超级“民星”、超级包装、超级规模、超级运作、超级粉丝、超级经济效益……这一切都带给人们“超级”新鲜的时尚感受。当许多青少年还沉浸在去年“超女”的亢奋中时,2006 年“超级女声”已经拉开了新一轮的眼球大战。面对扑面而来的“超女”风暴,有辅导员在思考:在“超女”不同年龄层的众多追随者里,有多少我们的少先队员? “超女”为什么如此深受他们的喜爱?它在孩子中间产生了什么影响?少先队活动应该如何吸取、借鉴“超女”比赛的时代元素,让自身更具魅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18.
忽如一夜春风来,“超级女生”遍地开!仿佛是一夜间,“超级女生”节目红遍了大江南北。随着其“Fans”迷的队伍不断壮大,很多小学生也纷纷加入其中。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我不禁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与“超级女生”节目到底相差在哪儿?“超女”节目是选手们尽情展示自我才华,观众情绪尽情宣泄的大舞台。在“超女”现场我们发现,参赛的选手演唱、PK、互动、舞蹈……台下的观众呐喊、合唱、吹哨、跺脚……整台节目没有因循守旧的固定模式,只有欢畅淋漓的宣泄。只要有“超级女声”播出,孩子们就像在过一个盛大的节日,节目的互动性使观众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超级女声”一词,大家肯定不会陌生。2005年的“超级女声”,是一个音乐梦想之花盛开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青春和美丽,浪漫和执著,与歌声一起飞扬。“超级女声”、“超女”及随之带出的好几个新词,在一夜之间传遍大江南北。镜头一翻开一份晚报,“PK”一词竟用在了政要论文中去了,一眼看去还以为说的是大热的“超级女声”呢!镜头二“超女巡回演出,看了吗?”不觉间,“超女”的新闻时不时地占据了媒体娱乐的版面乃至不少青少年的生活。镜头三2005年的“超级女声”李宇春上了《时代》周刊封面,一时风头无二。“神舟六号”成功返航回家,网上的论坛还登有李宇春的题词祝贺!……  相似文献   

20.
从2003年开始,湖南电视台连续推出了超级女声、快乐男声一系列选秀活动。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超女培育出了像李宇春、张靓影、何洁等明星。快男陈楚生、苏醒等在全国引起的轰动也不小,但是,世间万物都有两面性,快男超女也不例外。[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