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意见》中强调指出要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教育。而加强理工类高校学生的人文教育更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本文通过在理工类高校展开的一系列调查,试着探讨理工类高校人文教育的现状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理工类高校之区别于人文类高校,即在于其教学学科以理科、工科为主,理工类高校人文类专业及课程设置层次不齐,导致整体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相对薄弱。根据理工类高校特点,仅设置传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已无法改变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将先进的、现代化的MOOC教育模式与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人文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等相融合,通过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创新,实现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当代理工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状况不容乐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逐渐在理工类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不仅导致大量"低头族"的出现,而且使得学生与现实相隔离。新媒体信息的碎片化、娱乐化等特点不仅阻断了理工类大学生接受系统人文教育的途径,还不断冲击着其人生观、价值观。目前,各高校已逐渐意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并在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网络建设与管理、课程设置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以期能逐步改善新媒体语境下理工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状况。  相似文献   

4.
大学环境文化建设对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面对理工类高校学生人文素质普遍不能适应社会需要的现实,高校要充分认识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对于大学生文化素质养成的重要作用,强化学生的主体参与,构建独具特色并体现其精神文化的校园环境,为更好地提升理工类高校学生人文素质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知识经济对理工类院校的时代要求,理工类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标是相互统一的,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理工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人文素质教育是理工类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专业教育的价值导向。要加强专业教育和人文学科教育的结合,就必须从根本上形成独具风格和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塑造富于批判、富于创新、追求人文情怀的理工高校的人文精神、创造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根本的校园文化、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的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加强理工科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以及重视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6.
目前,社会各界已普遍认识到提升理工类高校、特别是理工专业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并采取了诸多措施,然而所取得成效并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对提升理工类高校人文素养问题的认识依然不够深透,未真正意识到其对于民族文化素质、人的全面发展及向综合性大学转型的重要意义所在。另一方面,制度不够完善、管理欠规范,校园文化建设力度不够及对人文专业发展重视不够等,是其中颇为值得关注的原因。只要树立正确理念,进一步实施有效措施,理工类高校的人文素养教育一定能步入坦途。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对某理工类大学部分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的调查为原始素材,分析了阻碍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发展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理工科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从学生自身、教育发展、行业创新三个方面阐述了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意义和迫切需求。在调查的基础上归纳当前理工类大学在人文素质培养方面的现状,并且从宏观上分析了制约大学生人文素养发展的内在因素,最后提出了提高理工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大学生的知识技能培养、个人意志情感以及人文关怀等方面进行全面性塑造。然而,理工类大学中人文环境培养欠乏、知识结构单一、学生对思政人文素养关注不高等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在理工类高校中结合相关实际,从客观和批判性角度剖析人文素养的现状以及改善培养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必要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0.
分析理工类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不足,提出理工类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应着重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钻研精神和动手能力,建构"文理比例适当"的课程体系,将人文素质教育常态化;以"与专业特色相结合的人文系列讲座"为辅助载体,创新理工科人文素质教育培养途径;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着力培育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1.
当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以理工专业特色为主的高校也陆续开设了文科专业。理工类高校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亟待加强,是与大学生人文知识、心理素质、行为能力、社会适应等方面面临的诸多问题相适应的。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优化人文素质类课程、发挥图书馆综合信息的渠道作用等,高校可以提升人文素质教育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分析理工类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不足,提出理工类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应着重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钻研精神和动手能力,建构“文理比例适当”的课程体系,将人文素质教育常态化;以“与专业特色相结合的人文系列讲座”为辅助载体,创新理工科人文素质教育培养途径;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着力培育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3.
人文素养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引起理工类高校的普遍关注,但是人文素养的培养不仅是人文学科知识的传授,更重要是采用多种途径促进学生的内化。本文从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网络媒介以及评价机制等方面探讨了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高辉 《现代教育》2013,(1):34-35
大学生素质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等。目前理工类院校尤其是职业院校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普遍重视不够。因此,本文就人文素质的内涵、目前职业院校人文素质培养的现状以及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试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文素质是大学生诸多素质中的基本素质,然而我国理工类院校对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一直存在着几个认识上的误区。本文拟从理工类学生缺乏人文素养的表现着手,分析了理工科院校在人文教育上存在的误区、原因,并尝试性地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加强这些院校的人文教育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理工科专业的科技专业教育是教学生如何更专业"做事",人文素质教育则是教育学生如何更全面"做人".理工类大学生必须具有"科学与人文"的综合素质已成共识.文章通过分析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提出了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综合素质教育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7.
理工类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理工类高校要向综合性、多科性发展,就必须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本文分析了理工类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状况,指出了其在研究方向、科研平台、师资力量、管理制度、评价办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人文素质教育是对现有教育内容的补充,高校在普及知识教育的同时应该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树立全面育人的概念,加强大学生的人文修养,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及精神内涵。本文从分析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主体性缺失现状入手,阐述了人文教育的内涵、必要性及其重要地位,为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形成提供了一些发展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赫钦斯作为永恒主义的代表人物,提倡“名著课程”,对人类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诚然,高等教育不但要培养大学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担任提升其人文素养的任务。而我回现实的情况是高等教育的课程有所偏颇,导致当代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存在某种缺失。文章将从赫钦斯的名著课程来讨论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以期从重读经典中寻找提升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人文素质的内涵、广西理工类独立学院人文素质类课程体系设置现状的基础上,从增加普识性人文公共必修课、丰富人文公共选修课的种类、在专业选修课中增加人文素质类课程、不定期举办人文素质类知识专题讲座等方面探析了理工类独立学院学生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改进思路,以促进理工类独立学院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