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粤西雷州地区民间歌曲雷歌用当地的雷州方言歌唱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叙事记实,又表情达意。凝聚了历代雷州人民的情感,浓缩了粤西大众的智慧。是广东四大方言歌之一。千百年来,受到当地人民的普遍欢迎。本文在民俗学的视野下,从生产、饮食、婚俗、节日以及精神信仰等几个方面对雷歌进行了观察和分析。以期对雷歌研究和雷州文化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麦益娇 《贺州学院学报》2011,27(1):50-53,126
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流传着一个动人的"刘娘传说"。刘娘传说和刘娘信仰对地方文化以及群体心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民间叙事——传说的角度入手,将传说研究与信仰民俗研究结合起来,通过呈现刘娘传说和民间信仰,考察传说与民众的信仰生活之间的关系,极具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3.
杜红延 《天中学刊》2011,26(2):91-93
民间传说是一方社群的集体记忆,与正史和方志具有同等重要的存在意义。毛坦厂的民间传说充分说明了传说多元化的存在意义。传说是地方百姓记忆构筑的当地历史,填补了因缺少史志记述而导致的区域历史的空白;传说是地方民众对地方风物的在地化解释,是区域地理环境和地域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晶;传说还是民间的无字道德教材,是民间教化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4.
科举考试的激烈竞争,特别是考试过程的不确定性,产生了若干与考试相关的民间信仰行为,科举灵验传说即是其表现之一。以宋人洪迈《夷坚志》为中心,考察了福建科举灵验传说。这些传说大致包含两方面的因素,其一为因果报应,表现在不贪钱财得报、安葬亡者得报、救人性命得报等;其二为道德教化,例如教导读书人速葬亲人、不破坏他人姻缘等。可以看出,功利性虽是与科举有关的民间信仰的主要特点,但相关灵验传说亦反映了民间信仰的道德取向。  相似文献   

5.
张莹 《文教资料》2010,(36):8-9
唐代文化包罗万象,神怪传说给唐人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也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本文主要探讨了两京地区民间对植物的崇拜反映出的两京社会中比较有特色的一类民间信仰状况及其所体现的当地人们的心理和行为。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民间道教俗信——黄大仙信仰从产生之初便被地方化利用,尤其是进入岭南之后,更是不断与当地地域文化发生互动。传说、祠庙的地方化不仅丰富了黄大仙信仰的内涵,而且使黄大仙信仰在岭南获得广泛的崇拜,并最终成为全球华人共同崇拜的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民间神话传说这个角度 ,阐述萧公信仰是民间信仰 ,萧公传说是民间神话传说 ,不同于宗教迷信  相似文献   

8.
金花仙姑是产生于兰州的地域化传说,并向西流传到青海河湟地区。在传说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信仰促生了灵验故事的产生,同时促进了金花信仰的传播。在这一过程中,民间力量与官方力量都起了重要作用。而宝卷的编写与流传则进一步推动了传说与信仰圈的扩大。因此金花仙姑的民间信仰与民间传说互为作用、互为表里,构成民间基层社会极具活力的文化运动,这也是青海唯一地域化宝卷《金花仙姑成道传》形成与传播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新近发现的山西贾村赛社《排神簿》抄本是当地祭祀蝗皇时多村转赛时所用的神祗排位册子,反映了当时当地的民间信仰状况。通过对咸丰、光绪年间两本《排神簿》中的神祗数量、种类分析,指出了当地赛社祭祀蝗皇时道教信仰的民间特点:道教信仰的广泛性超过佛教信仰;该神祗系统是以道教神"昊天玉皇上帝"为中心的多神信仰;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道教神成为供奉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0.
元将军庙,又称江王庙、老爷庙。该庙立于都昌县的鄱阳湖边,俯瞰鄱湖。老爷庙这片水域,发生过非常离奇的沉船和翻船事件。这些奇异的事件与老爷庙的传说相互交织,给作为守护这一方水域的老爷庙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明清鄱阳湖地区老爷庙元将军崇拜由来已久并逐渐演变为水神、湖神。究其原因有:国家构造神灵秩序,本土化神灵的固有优势,庙宇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及其灵异传说,百姓对民间信仰神灵的精神渴求。  相似文献   

11.
雷州文化语境下的民间传说,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这些传说不仅反映了雷州半岛独特的海洋生存环境,而且从渔业、采珠业、海运、制陶等方面再现了历史上雷州半岛的海洋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12.
粤西雷歌中的民俗事象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歌与民俗关系密切,民歌可反映民俗,是民俗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丰富多彩的民俗又不断丰富着民歌的内涵和外延。粤西雷歌中所蕴含的民俗事象极为丰富,涉及雷州半岛人民的生产习惯、精神信仰、饮食习俗、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反映了雷州半岛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精神特质。试图透过粤西雷歌中的民俗事象这一活动窗口,来探究雷歌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3.
雷州石狗以原始狗图腾为根底,以雷神、雷祖为依托,与龙图腾相并行,是原始灵石崇拜的主体象征。它留有雷州各族迁徙融合的历史痕迹,与海洋文化相融,构成以石狗雕塑为标志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的民俗文化价值体系。在历史文物、民俗文化、雕塑艺术以及旅游品牌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广西海洋宗教文化是以海神崇拜为核心的多神崇拜,多元性和交融性紧密结合,民族性和地域性相互影响,功利性和变通性密切联系。开发和利用广西海洋宗教文化,要肯定宗教文化是广西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认识广西沿海宗教文化具有的二重性特征,发挥海洋宗教文化在构建北部湾地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深入研究、挖掘和利用广西海洋宗教文化特色资源,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尝试简略勾勒基督教在近代东南亚华人社会的发展,探讨基督教与海外华人民族认同之间的关系.文章认为:近代东南亚华人基督教发展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其中,中国本土社会与殖民统治的变化是影响其发展的两个阶段,其中,中国 本土社会与殖民统治的变化是影响其发展的两个关键性因素.基督教与海外华人民族认同之 间亦非简单的对立关系.在发展过程中,东南亚华人基督教拥有西方宗教、移民宗教与海外华人宗教三重身份,反映殖民地背景下华人社会的现实处境,为华人基督教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武陵山区的宗教碑刻是研究地域宗教文化及社会历史的重要史料。在湖南芷江罗山庙新发现的六通碑刻,上起乾隆,下至光绪,从微观视角反映了武陵山区的宗教文化和社会生活,可供宗教史学、宗教社会学、宗教经济学等研究之用。  相似文献   

17.
雷州民间文学的反智意识与崇智倾向并举,反智意识与中国文化中的反智传统一脉相传,崇智倾向则表现出鲜明的区域文化特色,特别是民间传说中流露出的崇尚教育的情怀,更体现了当地独特的流人文化印记。  相似文献   

18.
卓仓藏族婚俗具有独到的地域特色。其仪式程序规范完整,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延续时间长,充满着浓郁的藏族文化和独特的地域民俗文化气息,反映了卓仓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发展状况,也诠释了这个地区文化、宗教、歌舞、民俗、服饰以及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各个方面的演化过程。本文就以卓仓藏族婚俗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传承、凝聚、教育、娱乐等文化功能作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宗教和神话中形态各异的女性形象是现实世界女性的缩影,在宗教和神话领域里,妇女的地位也是随着世俗世界的变化而改变的.通过研究宗教和神话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女性形象,来探讨中西方宗教与神话中的女性地位的异同,对于研究中西方不同发展阶段的文化状况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无论在西方国家还是在我国,在一定阶段下,宗教和神话中的女性地位的变化都演绎着现实社会中女性地位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科学哲学中研究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是反思科学活动的基础、反思科学研究的成果、反思科学发展的逻辑、反思时代的科学精神、反思科学的社会功能之需要。对科学进行哲学反思时,不应忽视科学与其他文化样式的关系,尤其是与宗教的关系。在研究科学哲学中,应当避免一种轻率的态度,即轻言科学将完全战胜宗教甚至取代宗教以及轻言宗教将消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