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曾经以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闻名于世,大将赵奢又以“阏与之战”成就功名。赵武灵王与赵奢是宗室关系早在古代就被记述,但据史料和考证,他们之间不仅是宗室关系。而且赵奢是赵武灵王的一子。对于这个问题历代文献记载都很笼统,都认同赵奢是赵国的王子,但未明确指出赵武灵王与赵奢的父子关系。  相似文献   

2.
赵武灵王是战国时代赵国第六任国君,于公元前325年继位,名赵雍。他于公元前307年进行了“胡服骑射”的改革,赵国由此国力骤增,成为战国时代以至后期唯一可以与秦对抗的强权。“胡服骑射”对于赵国军事强盛和民族融合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赵武灵王不愧为战国时代杰出的改革家、军事家。他勇于改革,敢于借鉴他民族长处的精神至今仍激励着人们奋发。其英名因此而得以流传后世。然而,赵武灵王在改革中主要突出军事,而在尚贤用人等政治策略上感情用事,犹柔寡断,酿成“沙丘之变”,自己被活活饿死,这是其悲剧和局限所在。本文就“胡服骑射”、“沙丘之变”等方面论述一下赵武灵王的功过得失。  相似文献   

3.
周盛开同学问:“《内蒙访古》中,作者赞扬赵武灵王是个英雄,其原因是筑长城不挨骂,并且敢于发布‘胡服骑射’的命令,那么这两件事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呢?”“赵武灵王以小小的赵国,在当时的物质和技术条件下,竟能完成这样一个巨大的国防工程而没有挨骂”这一事实足以说明赵武灵王修筑长城的英明伟大。筑长城不过是一种战备手段,不是为了侵略别国和掠夺外族财富,而是为了抵御外族的侵略,保卫边境的和平安宁,维护民族间的友好交往。赵武灵王发布“胡服骑射”的命令,实质上是发起了一场斗争激烈的思想解放运动。当时汉族使用兵车作战,兵车很笨重;官兵都穿宽大的衣袍,行动不便。胡人惯于骑马,行动迅速;胡人着短衣长裤,身手便捷。赵武  相似文献   

4.
赵武灵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统治时期的赵国国富兵强、幅员辽阔,进入全盛期。但这位叱咤风云的人物,晚年竟然沦落到饿死沙丘宫的下场,着实令人惋惜。关于赵武灵王死后究竟葬于何处,历代文献典籍均有不同记载,主要有灵丘说、沧州说和邯郸说。而依据现有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赵武灵王陵位于元氏县的说法更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5.
赵武灵王为抵御北方胡人和周边诸侯的进攻,推行了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政策,改穿胡人服饰,借鉴胡人马上单兵作战骑射的方法,改善了赵国民生,增强了赵国国力。赵国军事力量日益强大,迅速成为战国七雄之一,为胡汉民族融合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赵肃侯修筑南长城,形成了赵国向南防御、向北扩张的战略,赵武灵王修筑的北长城成为遏制匈奴南犯的一道屏障,为北疆的开发与安宁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赵肃侯修筑南长城,形成了赵国向南防御、向北扩张的战略,赵武灵王修筑的北长城成为遏制匈奴南犯的一道屏障,为北疆的开发与安宁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赵文化是晋国新田文化的“流”,赵武灵王是赵国第六代君主,但其改革的法治思想却仍继承着晋国新田文化的法治传统。赵武灵王的改革在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改革中独具特色,其内容主要足“胡服骑射”。这场改革,起于服制、军制的改革,而所反映的思想则别有风格。该文论述了改革的发动、思想与方式、成效、意义及失败——“沙丘之变”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凡读过翦伯赞《内蒙访古》一文的人都知道文中有一个英雄———赵武灵王。他不仅筑了一条长城,而且还敢于发布“胡服骑射”的命令,使赵国由弱变强,成为仅次于秦国的第二大军事强国。然而,英明的赵武灵王,正当年富力强,大有作为的时候,却因感情用事犯了严重的不可挽...  相似文献   

10.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历时12年,强军强国大见成效。他认同游牧文明,与北方游牧民族林胡、楼烦,结为盟友,兵不血刃,获得阴山漠南广阔的草原。赵国从代地直到阴山,至高阙筑长城为塞,并且设置云中郡、雁门郡、代郡,扼据通往胡地的要冲。赵武灵王深谋远虑,远远超越战国说士之见。他的胡服骑射的大略,也为赵国和诸侯各国与北方、西方胡人通关贸易创造了比前人更优越的条件。和胡人通商贸易,赵国捷足先登,而古代的阴山漠南是必经之地。这就是赵国开通的远古"丝绸之路"。今天的内蒙古是这条"丝路"的主要通道,呼和浩特正在这条"丝路"的节点之上。在探寻历史渊源的同时,对阴山漠南的云中、原阳、成乐、三座城池以及山川河流,相关民族部落、地域地名进行考证;文中对赵国与北方游牧民族林胡、楼烦的关系进行阐述;并论述胡服骑射对战国丝路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先回顾了猪山群臣上醻刻石年代"赵武灵王说"的提出和历来驳辨情况,然后从史籍记载和出土文物两方面论证了战国时期各国尤其是赵国的纪年实况,群臣为何要在赵武灵王廿二年八月丙寅为其上醻并刻石纪盛?刻石文字与春秋战国书体的比较,"赵惠文王说"难以成立,以及信宫与"群臣上醻此石北"的关系,从而确立了"赵武灵王说"。在论证过程中,还解开了赵武灵王出生年月日的历史谜团。  相似文献   

12.
先回顾了猪山群臣上酵刻石年代"赵武灵王说"的提出和历来驳辨情况,然后从史籍记载和出土文物两方面论证了战国时期各国尤其是赵国的纪年实况,群臣为何要在赵武灵王廿二年八月丙寅为其上醻并刻石纪盛?刻石文字与春秋战国书体的比较,"赵惠文王说"难以成立,以及信宫与"群臣上醇此石北"的关系,从而确立了"赵武灵王说".在论证过程中,还解开了赵武灵王出生年月日的历史谜团.  相似文献   

13.
放弃中华民族风流倜傥、风度翩翩的深衣文化,改穿只有野蛮的胡人才穿的细脚裤子,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的这一决定,在国人看来非常不可思议.于是包括很多大臣在内都强烈反对,但赵武灵王还是顶着压力硬是推行了"胡服骑射"政策,改革武器装备和作战方法,赵国因此而强盛,先后灭中山国,败林胡、楼烦二族,占领黄河两岸之地,辟云中、雁门、代三郡,又在阴山筑长城抵御胡人,诸侯对其争先示好,赵国成为实力仅次于秦、齐的军事强国.  相似文献   

14.
《内蒙访古》是一篇以史论为落脚点的上乘游记散文。但是,文章在评价赵武灵王的功绩时,有一段议论笔者不敢苟同。这段议论说:“我在游览赵长城时,作了一首诗,称颂赵武灵王,并且送了他一个英雄的称号。赵武灵王是无愧于英雄的称号的。大家知道,秦始皇以全国的人力物力仅仅连接原有  相似文献   

15.
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靳生禾新著的《赵武灵王评传》。作者用唯物主义史观较系统、全面地论述了赵武灵王的生平,是一本很值得一看的历史读物。全书共9.3万字,分为七章,第一章概要介绍了赵武灵王时期的历史背景、胡服骑射的实施、功效、历史影响以及该问题研究的现状。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详尽介绍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时的军事形势,胡服骑射的实施过程、方法、步骤及功效,并论述了胡服骑射的必然性。第五章专门介绍了赵武灵王时期的政绩,其中既有其邦交政策、民族政策,又有政治制度的改革。第六章介绍赵武灵王晚年及沙丘事变。第七章为作者对赵武灵王足迹所达之处进行的  相似文献   

16.
赵武灵王长城非最古湖北黄陂师范徐大银《内蒙访古》中第一个小标题为“一段最古的长城”。写作者游览赵长城遗址,览物思人,赞扬修长城的赵武灵王大胆革新,胡服骑射的英雄奇迹。我在备课时从有关资料中发现赵武灵王长城并非最古,认为小标题中的“最”字用得不妥。其理...  相似文献   

17.
读了翦伯赞的《内蒙访古》,仿佛触摸到作者那颗为民族之间的和平友好所鼓舞而怦怦跳动的心。《内蒙访古》是一曲历史学家奏响的民族团结的颂歌!一、写赵长城,称赞修筑长城和发布“胡服骑射”命令的赵武灵王是个英雄。歌颂民族之间的和睦友好和文化交流赵武灵王筑长城,难道是为了战争和侵略?否!作者在文中明确地说,赵武灵王筑长城是为了“堵住胡人进入这个平原的道路”,也就是说,是为了防御,为了避免民族之间的战争,使汉与匈奴各自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作者称  相似文献   

18.
对于长城的性质与功能,人们大多重视的是它的防御性,甚至认为防御是长城的唯一功能。然而,长城的修筑不仅具有防御功能,也有开拓扩张的功能,特别是战国秦汉时期,开拓扩张功能更具主导性。以赵国长城为例,其在南方修筑的长城主要体现的是防御功能,而在北方修筑的长城更多体现的是开拓扩张功能。赵国长城具有双重功能是农业生产力革命性提高,君主专制国家建立,农耕文明迅速向四周辐射扩散的产物,也体现了赵武灵王雄才大略、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的才华与智慧。  相似文献   

19.
一内蒙访古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夫有高世之功者,必负遗俗之累;有独智之虑者,必被庶人之怨.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议寡人矣.(《战国策·赵策》)1、上面这句话,是赵武灵王在下决心发布"胡服骑射"命令前的疑虑.用现代汉语将这几句话翻译出来.2、作者认为赵武灵王是一个英雄,原因有  相似文献   

20.
远在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这位改革的先行者,独具慧眼远见卓识,认识到当时的宽服与战车已成为一种累赘,再不变革则无御敌之力,难雪国耻,更难使赵自立于诸侯之列,因而“无顾天下之议”“袭远方之服”,毅然决然实行改革。但易服骑乘谈何容易!赵武灵王的“易服会”招致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