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莫泊桑的《项链》是一篇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这篇小说在内容上写的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它只写了件在资本主义世界里司空见惯的家庭小事。那么,这篇小说为什么成了一篇世界名著,被译成各种文字,受到人们的重视呢?其原因,是作者通过对琐碎小事的描写,折射出社会本质的某些方  相似文献   

2.
《挑山工》这篇课文的教学已经接近尾声,我让同学们把自己最想对挑山工说的话写在课文的插图旁边。由于前面有了深刻的情感体验,同学们思绪飞扬,妙语连珠:  相似文献   

3.
吉春花 《文教资料》2005,(34):78-79
莫泊桑的《项链》是中学阶段的一篇重要课文,对于这篇课文主题的理解新教材教师指导用书介绍了两种看法:传统的看法是,这篇小说尖锐地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出乎意料的结尾加深了这种讽刺,又带有一丝酸楚的感叹——其中有对玛蒂尔德的同情。这种看法的根据是,小说中尽管没有一句谴责玛蒂尔德的虚荣心的话,但在人物描写和情节安排中处处流露出作者的态度。比如:开头写玛蒂尔德如何把大资产者的奢华生活当理想,后来写她收到请帖后如何费尽心机抠出丈夫的积蓄,这一系列描写表现出这个小资产阶级妇女灵魂的庸俗鄙陋。另外,…  相似文献   

4.
《史记》全书共130篇,其中写人物的作品共112篇,在这当中有57篇是以悲剧人物的姓字标题的,另外还有一些是几个悲剧人物的合传,如《屈原贾生列传》、《孙子吴起列传》、《刺客列传》……粗略统计,全书写了约120多个悲剧人物,而这些悲剧人物多以惨痛的死亡经历告终。按死亡意义,可粗略地将悲剧人物分为以下几类:  相似文献   

5.
《项链》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一篇佳作。小说以其简练、精致而优雅的风格,成为全世界读者所喜欢的脍炙人口的名篇。它表现了小资产阶级爱慕虚荣、崇尚浮华、附庸风雅的悲剧人生。全文以女主公“失项链”为转折,先写她对奢华生活的追求,后写她由此而造成的悲剧;既写了她痴迷虚荣的可悲,更写了她为此而落得的凄惨。她虽然生活在十九世纪后期已成为帝国主义的法国社会,但在今天的社会里,我们依然可以把她放置在我们的生活中去感悟人生。  相似文献   

6.
由读到写的实践———我教《项链》山东/高凤城《项链》是一篇饶有趣味的小说,同学们很愿读,但这篇文章篇幅长,容量大,好读却难讲,教学设计也容易落入俗套。这样一来,倒不如不讲,让学生自己读更好些。因此,在我讲前,先设计了一组预习题:1.本文的主人公是一个...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第三册《项链》这篇课文,在通过对玛蒂尔德借项链、丢项链、辛辛苦苦挣钱赔项链的叙写之后,有这样一段文字: 要是那时候没有丢掉那挂项链,她现在是怎样一个境况呢?谁知道呢?谁知道呢?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相似文献   

8.
在爱情主题的文学长河中 ,我想摘取两朵奇葩来探赏。法国作家莫泊桑《项链》与美国作家欧·亨利《麦琪的礼物》 ,这两篇小说写的都是小人物生活与形象。在他们身上不难发现———一对患难与共的夫妻真挚的爱情。历来的教学对《项链》的主题分析基本一致 ,即批判玛蒂尔德爱慕虚荣 ,揭露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对人们的毒害 ,表现了人生变幻无常的思想 ,表现了小人物对命运的无能为力 ,对命运的抗争和毁灭。这些分析理解无疑是正确的 ,但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 ,对其主题的认识也不断丰富 ,人们从小说中能够发现更多的值得思索的东西。玛蒂尔德是“一…  相似文献   

9.
根据导师的要求。每人的作业都要让全班同学讨论。我的作业题目是:《项链》的启迪。莫泊桑的《项链》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名篇,被选入中学教科书,被认为是批判资产阶级思想的典型教材。为了分析这篇名作,我几乎收齐了国内各种评论。几乎所有的评论都重复一个非常简单和明确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这次教学竞赛,我要上的是第26课《月光曲》(人教版六上)。这篇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表现了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以及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才华。许多老师在上这一课时,都把教学重点放在后面几段,特别是感悟《月光曲》的内容、意境和表达的情感上。我该怎样设计才能上出新意呢?  相似文献   

11.
《月牙儿》是老舍精心创作的富于抒情意味的中篇小说。它写的是处于生活底层的母女在环境的逼迫下相继沦落为娼的悲剧,表现了作家对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们的同情和对旧世界的谴责。小说在艺术上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篇小说是感情的实  相似文献   

12.
师魂如浪     
初中快毕业时,老师出了一篇命题作文《我的理想》,许多同学都写"科学家"、"工程师",而我写的是"老师".这两个字是自自然然从我心里流淌出来的,就像那山泉里的水,自自然然流淌出来一样.这两个字是什么时候在心中产生的呢?我也说不清楚.  相似文献   

13.
鲁迅先生的《祝福》写于20世纪20年代,老舍先生的《月牙儿》写于30年代;前者的主人公是农村妇女,后者生活在城市。尽管作者以及时代社会背景不同,这两篇小说都是文学巨匠以女性为主人公的不朽的悲剧作品,两位主人公的形象也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4.
师魂如浪     
师魂如浪,一浪接一浪…… 初中快毕业时,老师出了一篇命题作文《我的理想》,许多同学都写“科学家”、“工程师”,而我写的是“老师”。这两个字是自自然然从我心里流淌出来的,就像那山泉里的水,自自然然流淌出来一样。这两个字是什么时候在心中产生的呢?我也说不清楚。  相似文献   

15.
魏鹏 《语文新圃》2009,(6):22-22
我做编辑不久,收到一封请转莫泊桑先生的信,信是这样写的—— 莫泊桑先生:那一串项链,被你炒得沸沸扬扬,地球人都知道了。然而我昨晚重读先生的《项链》,疑虑重重,问题多多。单是标题我就很奇怪,这样一个老实、简单而又呆板的标题,怎么也能走红呢?  相似文献   

16.
正如提起莫泊桑便想到他的《羊脂球》一样,我们会同时想到另一篇可与《羊脂球》称为双璧的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达到一个相当高度的短篇小说杰作:《项链》。只要知道莫泊桑,便会知道这篇作品。只要谈过莫泊桑,便会谈到这篇作品。 《项链》是莫泊桑在他的创作成熟期与创作繁荣期的1884年的作品。最早发表在同年二月十七日的《高卢人日报》上。 《项链》写的是一个普通的故事:长像漂亮却又生于寒门的小职员的女子玛蒂尔德因社会地位低下,迫而嫁于属同阶层的教育部的小科员罗瓦赛尔。但她希冀豪华的生活环境、精  相似文献   

17.
上一期我们说到小白兔和小花猫都要带一篇写人物的作文来见象博士。今天,这两个小家伙儿都带着作文来了。象博士接过他们的作文一看,见两人用的题目是同一种形式:小白兔写的是《我的舅舅》,小花猫写的是《我的姐姐》。他皱了皱眉头,又看到两篇作文的开头也基本一样。  相似文献   

18.
聂晓霞 《现代语文》2006,(7):112-112
每次讲授《项链》,我都产生为玛蒂尔德写点什么的冲动。这次终于下定决心,动笔写下我这些年来教授《项链》的点滴所得。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在中国流行甚广,几乎每套版本的中学语课本都选它,可谓经典了。但是许多年来,对其中女主人公形象——玛蒂尔德的认识有失公允。以前常常从阶级论的角度出发,认为她是具有小资产阶级虚荣心最后导致青春丧失的悲剧形象,众口一词,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安排了两篇回忆老师的散文,都以《我的老师》为题,分别由我国现代作家魏巍和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所著。这两篇《我的老师》,在内容及写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一、同写“老师”,各领风骚。两文都是对老师的纪念和赞美,都写到老师对自己的影响,但两位老师各领风骚,各具风流。魏巍的《我的老师》  相似文献   

20.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在文学史上久负盛名,是脍炙人口的名篇,现被选作高中语文精读教材。讲读这篇课文,怎样才能不落俗套地使学生领会其应有的价值呢?我在讲授这篇课文时,把重点放在艺术特色的赏析上。具体做法是:课前布置学生预习,主要是了解故事情节;分析课文时,引导学生重点讨论艺术特色。讨论时,学生发言活跃,并且能作简要的分析。有人为它那绝妙的心理描写所折服,有人为它那嘎然而止而又耐人寻味的结尾所惊叹。《项链》的结尾固然巧妙,但稍加点拨一般学生即能领会,它应是重点但不是难点。心理描写几乎遍及每一篇好的小说之中,也不能算这篇小说的独到之处。值得称赞的是这篇作品的对比艺术,然而却没有引起学生应有的注意。于是我先肯定了大家的发言,然后重点谈了《项链》的对比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