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长期以来,技校对学生的文化素质比较重视,而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却较少关注。有关调查表明,当前技校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比例相当高。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厌学、任性、偏激、孤僻、自卑、自私、早恋等等。这些病态心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从而造成学生行为上的偏差,甚至导致了犯罪,危害了学校、家庭和社会。因此,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是技工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1.家庭的影响。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层次、教育方法对学生的心理成长有直接的…  相似文献   

2.
在普教持续升温的过程中,职业学校的学生出现了较多的不适应,在他们的内心世界中相对多地产生了苦闷、仿徨、抑郁、消极、自卑等心理问题,并由此引起学生中的厌学、恐学、早恋、情感脆弱等现象,鉴于这种情况,加强心理辅导工作,是十分重夏的。 心理辅导,是指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原理和方法,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遇到的一般心理问题,给予直接或  相似文献   

3.
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有一部分人属于"心理贫困生",在近几年高校校园内发生的一些恶性事件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是属于这样的学生,这些"心理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应该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他们会出现哪些心理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心理问题的出现?如何才能针对这些心理问题提供心理援助?文章就以上内容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在长期从事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过程中,我和同事们发现,在农村高中生中存在着一系列较为普遍的心理问题,如考试焦虑、失眠、头痛、食欲不振、早恋、对家人感觉内疚,甚至出现社交障碍、强迫症,等等。所有这些或轻或重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育的功能,妨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针对农村高中生的特点,我们主要从学习、亲情、人际交往、师生关系、自我设计等方面进行了随机访问、调查,并结合咨询个案对570名学生的心理状况及形成原因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农村高中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原因也很复杂,但亦有…  相似文献   

5.
职校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了更好地掌握学生心理现状,我们对我校06级2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有:(一)人际交往困难有些学生渴望亲近异性朋友,希望建立良好的异性交往关系,但由于情感的冲动性,不少职校生分不清友谊和爱情的界限,过早地追求所谓的爱情,因而职校生早恋现象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6.
所谓病态心理,是个体经常表现出的明显的不符合健康心理标准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从健康的心理状态到病态心理,再到严重的心理疾病是有连续性的,但三者是有程度上的不同。心理健康的人,有时也会产生偶然的不正常心理表现。如大发脾气、极度焦虑和悲伤等,但这种表现是“偶然”性的。而病态者则是经常性的反常表现(或者怪癖)。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对疑有病态心理者进行长期细致的观察,如其反常的表现统计频率明显超过一般的人,其人就可能属于病态心理患者。本文谈谈在青春期常见的病态心理及其预防和矫正。1青年学生中常见的几种病态心理…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的学生,由于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存在新的心理障碍.据有关调查,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出现任性、冷漠、孤僻、自私、妒忌、自卑等心理现象.近年来,中小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其不利.  相似文献   

8.
一、发现和界定心理问题是中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基础和前提首先要明确心理问题不完全等同于缺点或错误,更不等同于有心理障碍或有精神疾病。它实际上是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现状与其所处年龄段应该怎么样之间的差距。而中小学生心理诊断则是指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原因排查和分析,并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对于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医  相似文献   

9.
许多存在道德行为偏差的学生,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常常源于心理问题。一些学生承受的学习压力过大,沉迷于网络,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脾气暴躁,行为冲动,表现为忍耐性差,容易被激怒,情绪波动大,甚至会失去自控能力,做出一些有悖道德规范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高宏 《宁夏教育》2012,(Z1):147
据调查,中小学生中将近有30%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甚至危及家庭、危害社会,因此让学生有个健康的心理非常重要。一、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1.家庭影响。家长的品德修养、文  相似文献   

11.
在任何一所学校,尖子学生都是备受呵护的特殊群体,同学的羡慕,老师的宠爱,凡此种种,似乎都为尖子生的顺利成才铺平了道路,可结果却常常不尽如人意.有些尖子生往往会由于心理上的问题而出现思想、品行上滑坡.那么,造成尖子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的速度极快,各种心理问题不断出现:有的原本活泼开朗,却变得郁郁寡欢;有的原本学习优良,却不知为何一落千丈;有的原本遵规守纪,却突然在课堂上起哄闹事……中学生心理问题之多,往往使家长发愁、老师无奈.那么学生产生这些表现的原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在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比较多的。由于人们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解与偏差,认为只有出现明显的精神症状才算是心理问题,而忽视了大学生的一些心理异常的早期表现。据最近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资料显示,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学生约占50%,其原因大多是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凋适和解决。如何及时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已成为目前高校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实现伟大复兴的教育旗帜.积极主动、科学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界人士的神圣使命.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是衡量素质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当前农村中小学的心理问题普遍存在,笔者以农村初三学生为对象试析之. 1.农村初三学生的心理现状 现在农村中学生心理疾病逐年呈上升趋势,在学习方面、考试方面、情绪意志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任性、自私、自卑、偏激、冷漠、逆反心理等.农村初三学生还多了一层茫然、无助、力图上进却找不到成功等心理问题.如果他们带着病态心理升学或步入社会,必然会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发展,有可能误入歧途.  相似文献   

15.
所谓心理教育,是指学校采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发展个性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过程。为什么要对中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呢?首先,进行心理教育能够帮助中学生解决心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中学生早恋,即是中学生心理发展中出现的特殊问题,又是中学教育中的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早恋对中学生的学习有严重影响,对中学生的身心位康亦十分不利.对此家长操心,学校着急,但苦于没有良策,教育效果不理想。如果能在中学生中认认真真地开展心理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6.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在学生还没有出现或就要出现心理问题时.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系统地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等心理品质进行培养,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尽可能少地出现心理问题,尽可能多地发挥自身的潜能.最有效地将自身个性化与社会化达到完美的统一.依据心理健康教育这一目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发挥其潜能,健全其人格的心理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17.
近期,高职生的就业期心理问题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而进一步凸显,表现为就业心理压力增大、就业期望值下降、自负心理减弱、产生学习无用心理和自卑愤世情绪等.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既包括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的作用.对此,应该从学生主观层面、学校层面和政府层面采取措施,应对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初中生由于正处在青春期,第二性状开始发育,性意识开始萌发,常会出现早恋问题。对于早恋问题,班主任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科学处理学生的早恋行为,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一、早恋问题概述早恋是专指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之间确立恋爱关系的一种行为,也是人类性生理和性心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异性间相互爱慕的心理体验。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说,由于其心理和生理各方面开始趋于成熟,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早恋行为。具体来说,初  相似文献   

19.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因其经济困难而引发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心理严重、人际关系敏感、人格问题凸显、情绪情感失控等四个方面.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层面的贫困文化和贫困心理的消极影响,高校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完善,以及个人层面的自我认知模糊.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其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资助工作,加强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有利于提升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为此,研究探索可以避免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使其形成良好心理的教育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你的心事让我来倾听 教育是最特殊的生产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至关重要.实际上,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教师教育不当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