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儿子两岁半了,非常喜欢听我讲故事。其实,我哪会讲那么多故事,不过是和儿子一起看《婴儿画报》之类的书,把画报上的故事读给他听罢了。尽管如此,儿子也乐此不疲,常嚷嚷着:“爸爸,读给我听!”  相似文献   

2.
《北洋画报》是民国北方摄影画报的代表,它在现代天津女性形象的建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借助《北洋画报》,可以发现,天津女性在城市转型时期穿着打扮摩登,职业角色多元,恋爱婚姻自由。  相似文献   

3.
刘用奇 《现代语文》2006,(7):122-122
提起《红楼梦》里贾府的女管家王熙凤,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有人说她长得漂亮,是个美女子:有人认为她精明能干,是个女强人。在我看来,还是《林黛玉进贾府》这一回中贾母对她的评价一语中的,准确鲜明。贾母说:“她是有名的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称作辣子,只管叫她‘凤辣子’就是了。”  相似文献   

4.
徐莉 《师道》2011,(1):61-62
知道阅读可以从一出生就开始.所以.还在孕期我就为小意订了口碑不错的《婴儿画报》。画报内容很少.担心不积攒一些,更新的速度赶不上阅读的速度。《婴儿画报》每期的主题故事一般都比较精彩。画工也极好,我常常被其中的小小趣味逗得咯咯直笑。儿歌和亲子游戏每期都有,看着它,我就自然地陷入未来给孩子念儿歌、带孩子做游戏的美好想象。  相似文献   

5.
岳素萍 《今日教育》2007,(11):35-35
妞妞两岁了,她很善良,从来不欺负小朋友,也不抢小朋友的玩具,自己的玩具总是很大方地给小朋友玩。有一次我们看《婴儿画报》2007年第一期,上面有个故事:小狗有一个小皮球,他不给小熊玩;小猫有两个毛线球,他舍不得给小熊玩;小松鼠有三个松果球,也不和小熊一起玩;后来来了四只小刺猬变成球给小熊玩,小狗小猫小松鼠不好意思了,都回来和小熊一起玩。  相似文献   

6.
1999年10月8日创刊的《城市画报》是从有着41年历史的《广东画报》改版而来,改版后的创刊号把《城市画报》定位成一个资讯类的杂志,口号是“带给你一个全资讯的广州”。这与之前的《广东画报》有着不一般的宗旨。而在第4期以后,其宗旨便改为“新生活的传播者”,这句话用小字在杂志封面上隆重亮相,成为杂志logo的组成部分;而过了一段时间,这句话又改为“新生活的引领者”,颇有  相似文献   

7.
中午吃完饭,妹妹缠着我给她讲故事。我只好拿起一本《格林童话》给她讲故事。 “想听什么故事?”我问妹妹。 “我要听《白雪公主》。”  相似文献   

8.
对《良友》画报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一些相关资料的出版,学界逐渐认识到《良友》画报的价值,继而加强了对《良友》画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新闻传媒方面、社会生活方面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新闻传媒方面主要研究了《良友》的办报思想、编辑策略、品牌推广以及广告宣传。社会生活方面分析了《良友》画报中的女性形象,再现了当时的民众生活,强调了其在都市生活构建和现代性中的作用。文化艺术方面则对《良友》的美术传播和文化价值进行了探讨。当然,其中也存在不足与问题,主要体现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者素质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杨永钊 《现代语文》2006,(12):50-51
文学鉴赏的实践告诉我们,在古今中外汗牛充栋的文学作品中,能给一代代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那些塑造出了真实细腻、个性解明、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的作品,有着深刻现实意义的作品。爱情,作为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自然与亲情、友情一道成为小说家塑造人物形象、描写人类生活、表现人类复杂感情世界、探索人生意义的一个重要领域。从《伊利亚特》到《罗密欧与朱丽叶》,从《红与黑》到《安娜.卡列尼娜》,从《孔雀东南飞》到《红楼梦》,从《伤逝》到《青春之歌》,汇成了一条爱的长河。爱情,永远是文学永恒的主题。路遥,这个从黄土地上成长…  相似文献   

10.
《良友》画报,作为近代上海最具影响力的杂志之一,不仅是上海现代生活的倡导者和都市图象的构建者,更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女性生活的记录和呈现者。通过对《良友》画报关于女性问题的广告和内容研究,阐释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时上海女性生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辅导员》2011,(23):59-60
王铎,原名王怀申,1975年11月20日生于山东莘县,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毕业,莘县实验高中美术教师,1990年在《山东人口报》发表了第一幅漫画作品,至今创作漫画20余年。多幅作品在《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大众日报》《山东画报》《讽刺与幽默》等报纸杂志发表;北京奥运会期间在安徽《江淮晨报》开辟有个人专栏。刊载作品不少,却很少参加漫画比赛,  相似文献   

12.
李润 《现代语文》2006,(1):109-109
《触龙说赵太后》是选自《战国策·赵策》的一篇名文,现行大学中文系的古代文学、古代汉语教材和中学语文课本都常将此文选为课文。文中通过触龙之口道出了赵太后送女儿出嫁时的情形:“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太后对女儿远嫁的不舍,从文中可以清楚地知道。但为何要“持其踵”呢?各种注本的解释各有不同。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注为:“持其踵:握着她的脚后跟。这是写送别燕后的情景,燕后已上车,赵太后在车下,还要摸着她的脚后跟,意思是非常舍不得她离去。”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注释与此相类:“大概女儿登车…  相似文献   

13.
《青苹果(高中版)》2011,(11):F0002-F0002
汤俊峰1963年12月出生,1985年参加工作,国家二级美术师、中专讲师。现兼任安徽省残联残疾人美术协会副会长、秘书长。美术作品曾先后在《中国社会报》《中国美术报》《安徽画报》《安徽日报》《安徽青年报》《新安晚报》等数十家报刊上发表,并多次参加省级专业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美展。  相似文献   

14.
班斓 《成长》2005,(4):38-39
在我欲将她和我少年时代的故事写给《成长》杂志之前,我思之再三,给她寄去了在书市买的一本《成长》。10天后,收到了她的来信,说同意将我写的稿子寄给《成长》,还感叹:“我们在错误中丢失了美好的春天!”  相似文献   

15.
《良友》画报的创办、发展乃至扬名海内外,离不开画报创办者伍联德坚持不懈的努力,尤其是其办报思想、经营观念以及价值观,都直接影响和塑造着这份“良友遍天下”的画报的内在品质。普及文化的办报宗旨、追求创新的办报理念、开启民智的教育主张、宣传抗战的爱国精神,可谓是对伍联德办报思想的最好概括。  相似文献   

16.
崔建聪书法     
《教育》2006,(12):F0003-F0003
崔建聪,编审,中国书画研究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艺术家学会会员。多次参加各级各类书画比赛展览并获奖,作品入选《“世界遗产杯”国际书画大赛展精品集》,(获书法金奖)和《中国当代书画作品博览》(获书法一等奖)。《光明日报》,《山西日报》,《山西画报》,《编辑之友》,《对联》,《企业文化大观》等报刊曾刊发介绍其书法篆刻作品。  相似文献   

17.
要说最能给我带来欢乐的杂志啊,那就是《小溪流》啦!2009年一月份,爸爸给我订了《小溪流》。当时我一下子就被她的封面吸引住了,翻开一看,  相似文献   

18.
《辅导员》2010,(21):56-57
王铎,原名王怀申,1975年11月20日生于山东莘县,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毕业,莘县实验高中美术教师,1990年在《山东人口报》发表了第一幅漫画作品,至今创作漫画20余年。多幅作品在《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大众日报》、《山东画报》、《讽刺与幽默》等报刊杂志发表;北京奥运会期间在安徽《江淮晨报》开辟有个人专栏。刊载作品不少,却很少参加漫画比赛,漫画《特点消失》入选韩国汉城国际第七届漫画展,  相似文献   

19.
作为晚清较有影响力的第一份画报——《点石斋画报》,其图文并茂的形式,以及它所描绘出的诸多丰富多彩的反映晚清时期国内外市民生活的事例,在今天看来,不仅弥补了文字传播的不足,并为研究晚清的社会史、思想文化史和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相似文献   

20.
张帆 《现代语文》2006,(1):105-107
谭恩美,名美籍华裔小说家。自其第一部、也是给她带来盛誉的小说《喜福会》1989年问世以来,谭恩美受到中美读、艺术界和评论界的关注。之后她又陆续出版了小说《灶神之妻》(1991),《百种神秘感觉》(1995),《接骨师的女儿》(2001)以及自传《命运的对面》(20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